2021成都车展 |智己汽车:数据驱动算法,增强辅助驾驶的信任感

2021成都车展期间,上汽集团旗下高端智能电动汽车品牌智己汽车,发布了一段在成都市区特定路况下的全自动驾驶。实景挑战了上匝道汇流、拥堵路况智慧跟车、遭遇近距离cut-in、大曲率U型弯道行驶、识别障碍物汇入主路等复杂路况和场景。作为近期社会热点话题,智能辅助驾驶功能究竟该如何定义、人们该如何去使用,还该不该相信它,智己汽车在一场媒体沟通会中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2021成都车展 |智己汽车:数据驱动算法,增强辅助驾驶的信任感

智能驾驶

1. 从感知到预测,再到融合、规控所有的技术模块,我们都逐步实现了全流程数据驱动的算法模式,这在行业里是非常领先的,而且我们应该是首个实现全流程算法智能驾驶能力的企业。

2. 我们要将双方(智己汽车&Momenta)最强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各自发挥所长,提供给消费者真正舒服、真正放心,真正能降低用户紧张程度的高阶辅助驾驶体验,这是我们的分工逻辑。

3. 在目前主流技术的条件下,消费者还没有到真正需要自动驾驶的阶段,消费者真正在意的是每天他从公司到家的路途中,例如在遇到堵车的情况,能否让他花在驾驶上的时间尽量低一点,舒适程度尽量高一点。

4. 我们设置了信任增强体验系统。因为在未来三到五年,我们还会处于人机共驾的状态,我们希望机器驾驶员和人类驾驶员有非常好的沟通、提醒。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信任增强体验的设计非常符合今天的行业现状。

Q1:智己L7价格策略是如何制定的?另外,销售网络如何布局?是像体验中心,还是传统4S店?

A:第一款旗舰车型智己L7天使轮版定价40.88万。从定价角度来讲,它是在豪华品牌主销价位段,例如BBA的主流平均售价就在40到45万价位段。

问题里其实提到了两个变量。一个变量是消费者,一个变量是成本。

从消费者变量看,中国豪华车消费的水平和价格段都在迅速往上走。2018年是中国乘用车市场连续增长28年之后,首次出现小幅负增长,而且是连续三年负增长。但在负增长的情况下,以BBA为代表的豪华车市场却处于正增长状态,而且同比增长都是两位数,宝马有几个月都是20%的增长。在成渝地区,目前豪华品牌新车销量已经超过了12%,长三角相对更快一些,已经超过了30%。因此,从消费者变量而言,大家更愿意去花更高的预算买一个升级消费的中高价位段车型。这是我们将智己汽车定位高端的一个核心考量。

从成本变量看,新的智能电动车技术需要相对较高的成本。例如L7超高铝合金比例的轻量化底盘、后轮转向等技术在初期成本是很高。站在时代发展的角度来看,电动车已经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因此它的成本在未来会有比较明显的快速下降。举一个不恰当的例子,传统汽油车当中,早期的ESP、ABS等,刚开始都很贵,当时十几万的车要增配ESP,需要四五千块钱的成本,但一旦规模上来后,成本就大规模下降。我们认为随着智能电动车占用率越来越高,这样高科技的技术成本也会大幅下降。

最后,整个智己汽车的品牌定位一开始就定位在高端的,未来个别车型可能会踏入中高端,但20万以下的市场,基本上是不会去的。这既符合了上汽集团对智己汽车高端新物种的定位,也符合中国乘用车市场往中高端发展的趋势。

销售网络的布局方面,我们会在城市核心商圈设立体验中心,在城市的主要汽车业态比较集中的地方,设立交付中心和售后服务中心。总体来讲,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先进的工具,让我们能够实时深度直连用户,这是最核心的。

Q2:目前,新车上市基本标配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各家的功能从体验来看开始趋同,智己汽车要如何实现自己差异化?

A:在智能驾驶方面,我们是以数据驱动的算法优势,实现四大核心价值的差异化。首先是感知。中国的道路场景非常复杂,在刚才的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有外卖小哥、中大型卡车,以及各种各样需要识别的道路物体,这方面只有通过数据驱动才能真正地解决。我们前期有百亿公里数据累计,这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目标感知识别,微小物体也是一样。

其次,预测是非常核心的底层实力基础,让我们在高速上可以准确预判他车行为或者他车动机,这对PNC规控的策略有非常重要的帮助。因此,预测这块我们同样通过数据驱动,不仅可以提前识别物体,还可以更好地进行规控和策略的预判。

从感知到预测,再到融合、规控所有的技术模块,我们都逐步实现了全流程数据驱动的算法模式,这在行业里是非常领先的,而且我们应该是首个实现全流程算法智能驾驶能力的企业。在车正式量产后,我们可以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快速迭代,遇到一些复杂场景下的corner case,也可以通过数据驱动来完成迭代。接下来也会有升级激光雷达的规划,给大家带来软硬件升级的方案。

在算法上我们采用了数据驱动的方式,但我们背后不只有数据驱动,我们是通过海量数据,加上数据驱动算法,以及一套完整的基于数据的工具链,大家可以理解为数据工厂。基于这三个因子来形成快速迭代和进化的能力。在这一方面,我们是跟上汽一起来完成智己IM AD产品的共创打造。

Q3:在软件算法上,智己和合作伙伴Momenta之间是如何分工合作的?另外,最近业内发生比较严重的辅助驾驶事故,工信部也出台了相关政策监管,那智己在智能驾驶功能的量产上车时间表方面,会不会因此有所调整?

A:具体分工是非常明确的。从上海车展到现在,我都坚持同样的观点,要做一个划时代的创新,首先,我们要非常诚实地评估各自的优势,认知自身能力的边界。虽然对于整车厂和科创公司而言,大家都想把自动驾驶这条路线和所有的技术难点全都掌握在自己手上。但是传统汽车公司在软件、算法等方面必须要诚实面对,跟真正头部的科创企业相比,略显薄弱。当然,我们会很快地补上。

第二,我们要把行业资源优势融合在一起。我们跟Momenta之间,并非单纯的供应商关系,而是合作伙伴。我们各自发挥所长,在算法、数据工厂方面Momenta非常强,目前Momenta不光在中国科创企业中排名靠前,在硅谷科创企业中排名也是非常靠前的。但在整个自动驾驶环节当中,如果把感知、融合算作前道工序,规划和控制作为后道工序,那么在规控尤其是控制领域,肯定是OEM整车厂的能力更强。因为它对底盘平台、后轮转向等应商有非常深入的合作关系,这是整车厂比较擅长和熟悉的。

我们要将双方最强的能力结合在一起,各自发挥所长,提供给消费者真正舒服、真正放心,真正能降低用户紧张程度的高阶辅助驾驶体验,这是我们的分工逻辑。

今天主流的自动驾驶,本质还是高阶辅助驾驶。在目前主流技术的条件下,消费者还没有到真正需要自动驾驶的阶段,消费者真正在意的是每天他从公司到家的路途中,例如在遇到堵车的情况,能否让他花在驾驶上的时间尽量低一点,舒适程度尽量高一点。

从客户感知角度,我们设置了信任增强体验系统。因为在未来三到五年,我们还会处于人机共驾的状态,我们希望机器驾驶员和人类驾驶员有非常好的沟通、提醒。比如它会在你想走神的时候,通过视觉、声学,甚至是安全带震动报警等方式,进行很好的交流沟通,不会让驾驶员经常遇到非预期的接管。非预期的接管是一种惊吓,不是一种舒服的驾驶体验。

另外,我们必须每时每刻都清楚,目前是在高阶辅助驾驶阶段,真正的自动驾驶还有一段路要走。而信任增强体验的设计非常符合今天的行业现状。

Q4:关于自动驾驶这块,智己如何处理corner case?

A:智己汽车IM AD智能驾驶系统解决corner case也有类似影子模式的思考和方式。我们在做智能驾驶研发的过程中,测试车辆车端是有筛选器的,在路测时会根据解决的corner case场景自动触发筛选器,回流回来的corner case数据可以快速进入到数据工厂,使其在整个数据链路闭环体系中进行快速的迭代和更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算法   数据   汽车   信任感   成都   路况   驾驶员   变量   中国   车展   消费者   核心   成本   能力   快速   智能   行业   技术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