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墙还是造桥,腾讯给出了答案


筑墙还是造桥,腾讯给出了答案


最近,我找到了一个新乐趣:看小学生“分手”。不是和女朋友分手,而是和心爱的游戏分手。


事情的起因还是上个周末,国家要求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


小学生哭了,原来这个夏天末尾的痛苦不仅是还没写完的作业,还有难以再玩到的游戏。


各大游戏官博下涌入了大量留言,什么“等我成年,我就来接你回家”,“突然的分手,不是我想要走”“我要证明给爸妈看,就算玩不成游戏,我的成绩还是那样”。

筑墙还是造桥,腾讯给出了答案

图/来源:网络


这可真是太惨了,一想到以后打游戏,再也不能甩锅小学生了,禁不住泪流满面,差点笑出声来。


其实,看国家的政策走向,封印小学生是迟早的事情,严控青少年模式是大势所趋。


今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双减”政策,彻底扫掉了释放焦虑的内卷教培机构。


这些被解放的学生,突然收获了大量自由时间,那就有钻入手机这个时间黑洞的可能。所以国家政策一直在推动青少年健康使用互联网产品,呵护祖国的小花骨朵们。


青少年模式最早是2019年网信办牵头,在短视频平台和直播平台上线的“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主要在时段、时长、功能和浏览内容方面对未成年人的上网行为进行规范。


但事实上,大部分的青少年模式有些应付任务,简单地砍掉一些功能,粗糙地剪掉不利于青少年成长的内容。却也没有拿出面向青少年的内容,流于形式,空空如也。


这种青少年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需求了。


自从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后,想要切断青少年与网络的联系几乎不可能了,作为一个工具,它是与时代碰撞灵感火花的地方。


而另一边,对家长们来说,APP一定程度上是一个安置孩子的地方,让他们在疲惫的工作后不用太操心孩子。


但很多事情偏偏事与愿违,之前在网上看到过一个故事。


一个老师跟班里孩子们课间聊天,听孩子们说:“我妈给设置了一个青少年模式,可是这样我只能看到花园宝宝、巴啦啦小魔仙什么的视频,那都是我幼儿园看的了,我现在一点也不喜欢那些。”


筑墙还是造桥,腾讯给出了答案

图/来源:《巴拉巴拉小魔仙》


不少应用推出的青少年模式太过简单粗暴,简直是幼儿模式,这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反而只会让孩子逃离到其他更加未知的地方,那会更为可怕。


在应对这个难题上,腾讯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合作了一个公益项目,试图解决青少年模式内容稀缺的问题。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是中国最早的几家基金会之一,1982年邓小平同志倡导,为纪念国家名誉主席宋庆龄而诞生,经验丰富,鼎鼎有名。


这一次的合作,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发挥资源优势,腾讯发挥平台优势,计划邀请1000名来自科学、艺术、体育等领域的专家人才。


这个由真大师们出场的《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响亮亮地登场,其首发预告《开学季》中就邀请了张伯礼、吕思清、范迪安、苏炳添给开学的孩子们带去寄语。


现在,在多个产品的“青少年模式”里,腾讯以10分钟视频的生动形式拓展了多彩的科普文化内容,更加纯粹、更加健康。


这样的青少年模式,其实是一个重投入,却几乎没回报的产品,腾讯选择花精力在这上面,属实良心。


以前说起青少年模式,总说是坐“监狱”,举目四望,一无所有。现在,总算是有点盼头了,腾讯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项目,就像是在搭建图书馆。知识的味道,让人舍不得离开。


其实前些年,教培和游戏的火爆也能理解。青少年总是要通过学习才能更好地成长成材,但市面上很多的知识都颇为“填鸭”,非常无趣,这也就让很多青少年讨厌学习,沉迷游戏。


而现在不少知识,已经通过视频、音频的加工变得非常有趣了,有趣、有料的知识正在成为青少年模式的王道。


腾讯作为中国互联网最重要的流量入口,承接着大量未成年用户。腾讯不把未成年用户当成盈利的流量,而把为青少年提供优质内容作为使命,体现了一个互联网公司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决心。


引导青少年,如同治水,堵不如疏通。一味地筑墙,限制青少年,只会激发他们的叛逆情绪。不少青少年,在过去就开始通过买号,盗用父母身份证等等方式来绕过监管。


而现在真正的大师们出现在大师讲堂:副国级的中科院院士王志珍;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嫦娥之父”欧阳自远;被《自然》期刊称为“量子鬼才”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陆朝阳。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是中国现在的脊梁和中国未来的希望在做一次亲密的互动。

筑墙还是造桥,腾讯给出了答案


大师们,不仅仅可以解决世界性的难题。他们的渊博的知识,和科学素养,还能够很好地引导孩子们对人生做出负责任的选择。这是难得的机会,更是科技带来的赠与。


从9月1日起,在微信、QQ、腾讯视频、腾讯微视、QQ音乐等腾讯旗下产品的“青少年模式”下,家长和孩子都可以看到这些内容。


在课堂之外,青少年得到了一个免费的图书馆,在义务教育之外,又为全面发展提供了健康生长的空间。


其实防止沉迷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推荐算法让成年人都会深陷其中,更何况孩子们。互联网下个阶段的命题,一定是掌控技术,而不是被技术掌控,而青少年模式正是一个试行的方向。


对青少年来说,防止沉迷,不能光靠防止接触,更需要孩子们自己站起来,自主学习,自主收获,这样的未来更有期待和希望。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六十五条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网络内容创作与传播,鼓励和支持以未成年人为服务对象、适合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技术、产品、服务的研发、生产和使用。


目前,大部分主流APP中都接入了青少年模式。而现在腾讯升级内容,先行一步,算是开了个好头,其他APP或许今后也会借鉴学习。


保护青少年一直是个很犯难的话题,它不是一方努力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监管、企业、家长、孩子,需要一同激发能动性,才能让青少年模式真正落地。


腾讯和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的这次努力,为青少年模式的发展破去了一层坚冰,虽然前路漫漫,但只要同心协力,则虽远必至。


其实最好的青少年模式,从来不是筑墙,而是造桥。腾讯的青少年模式,值得点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腾讯   宋庆龄基金会   未成年人   中国   小学生   青少年   事情   答案   模式   孩子   国家   知识   内容   产品   科技   视频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