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家长的视角来看,鸡娃的主要动因在于对高校质量的焦虑

转自微博,作者:飞扬南石,侵删

我过去对娃的最低期望就是,最起码上个211吧?如果不是211,感觉教学质量、学校风气啥的,都有些欠缺。再如果考得更烂,上个高职,基本上就是混了。

要破除这种焦虑,最重要的是提高所有高校(包括高职)的教育水平,让家长觉得即便“降”一个层次,也不是什么不能接受的事情。

目前的情况,一方面初等教育在拼命减负,弱化分数的作用,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呈现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导致高考中一分天堂、一分地狱。

现在高校的层级越来越明显,教育部也在刻意地加大这种层级差异。重点高校的经费花不完,普通高校苦哈哈渡日。申请课题先看出身,重点高校好申请,普通高校不好申请。其结果就是稍有点能力的老师,都往重点高校投奔,宁可去清北当讲师,不在普通高校当教授。

要真正解决初等教育的问题,高等教育也必须改革。
清北的经费在未来三年内不增加,不会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带来任何负面影响。把这些钱省下来,投入到一些高职院校去,这些高职院校立马可以提升一个大的台阶。
要积极引导优秀教师到二三线高校去任教,提高这些学校的教育水平,尤其是学校风气。

一旦家长发现高考差20分能够考上的高校也不算差,也有美好的前途,鸡娃的现象就能大幅度减少。因为鸡娃的边际效用降低了,与其把娃累个半死去争三分五分,不如让娃有个快乐的童年。

至于那种宁可累死娃也要拼那一两分的家长,只能心疼娃投错了胎。

从一个家长的视角来看,鸡娃的主要动因在于对高校质量的焦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马太   家长   高校   初等教育   教育部   动因   层级   效用   边际   讲师   风气   普通高校   经费   焦虑   视角   水平   质量   学校   重点高校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