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昨天在家看了会央视新闻,发现《共同关注》播出直播打赏乱象,说易造成不良攀比风气,并批评直播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对此,我举双手赞成,近年来一些低俗主播平台胡作非为抹黑行业,就是应该严厉打击。

作为直播从业者和前媒体人,在仔细看完这个长达13分21秒的节目之后,我发现节目却处处回避保护在直播行业有重大影响力的腾讯,甚至采访的专家,画面的安排能与腾讯找出千丝万缕的联系。

另外,腾讯推出的短视频直播产品视频号至今还没上线青少年模式,却独独没被这期《共同关注》给“关注”到。

以下就是我总结这期节目的五个疑点。

一、博眼球的自媒体稿件被当权威信源

报道开头用某主播短时间内获得高额打赏作为案例切入,称“不久前,一篇讲述该主播短时间获得千万元“打赏”的文章在网络热传”。

根据这个“热传”,我发现了两个疑点。

第一,画面显示,搜索框内是完整的自媒体稿件标题,这意味着,记者是直接搜索的完整标题才找到的该稿件。实际上,搜索标题里的几个关键词,如打赏、大佬等,这篇稿件均不靠前。而精准搜索之下,也只有几个链接,远远谈不上“流传广泛”。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由于这个主播也算小有名气,我就好奇去搜了一下。

结果发现第二个疑点,即该篇文章并非来自主流媒体的权威报道,而是网易上一个不知名的自媒体账号所发布。文章仅发布在网易,一共12条跟帖,63次互动,我也没搜到什么转载,肯定谈不上“网络热传”。节目中还出现了好几篇文章,也均是由百家号、网易、搜狐的网络小自媒体所发布。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网络自媒体由于没有严格的采访编辑写作的规范要求,内容往往东拼西凑,为了博眼球获取流量夸大甚至虚构事实。

拿报道中提到的搜狐自媒体账号“圈中找乐”来说,5月15号一天就发布了13篇文章,批量营销造内容,日常阅读最多只有几百,很多是个位数,文章封面图更是打擦边球,处处引人联想。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正因为如此,援引这样的网络自媒体作为信源,在普通机构媒体里都十分少见,对央视这样的国家级权威媒体更是反常。

二、与腾讯关系密切的专家出镜

顺着往下看,节目采访的专家,社科院社会学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室研究员、副主任田丰,引起了我的兴趣。作为经常谈论网络治理和青少年问题的专家,田丰老师与腾讯公司一直关系紧密。

早在2017年,王者荣耀遭遇人民网三评,田丰就曾多次发声力挺王者荣耀。他在媒体上发布评论,认为游戏是孩子必要的娱乐。他还特别指出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必须厘清政府、企业、学校、家庭之间的界限,不能一味地把责任推到某一方身上。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他在腾讯研究院官方账号上发布署名文章《“平等”的力量:一个社会学者关于王者荣耀的体验式观察》。文章称游戏制造了平等的游戏环境,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2018年六一前夕,腾讯联合腾讯联合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发布《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及网络安全情况调研报告》,称短视频对青少年影响已经超越游戏。田丰老师参与了这份报告的撰写,出席了相关研讨会。

当然,这份报告的核心结论「短视频对青少年影响超游戏」,很快就被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权威调研打脸。《2018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未成年利用互联网学习比例最高,而新兴的短视频比例40%,远低于游戏64.2%,和腾讯的报告结论正好相反。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我搜索了一下田丰老师的过往发言,发现他在谈论游戏和短视频的同一问题时,往往会产生截然相反的观点。

例如,他多次为游戏辩护,在谈及游戏防沉迷时,田丰认为“单纯依靠技术系统难以完全规避游戏沉迷行为,任何防沉迷机制都有办法绕过”,需要提升家长的网络素养和对子女网络安全的保护意识。但在这期央视节目中,田丰老师却表示,直播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算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三、节目画面疑似“保护”了腾讯

节目称,在苹果应用商店搜索“直播”二字,会看到其弹出大量App推荐,“深夜美女”“私人视频”“风味撩人”……这些带有性暗示的字样直接被列入App的名称,更有甚者直接打出“裸聊”的字样,诱导用户下载使用。

我赶紧打开手机试了一下,搜索结果排名第一的是腾讯NOW直播,介绍页说主打同城、交友、颜值PK功能,正好是节目批评的直播类型。

再一看节目画面,是从第二个搜索结果斗鱼往下拉,不得不感叹腾讯搜索结果优化能力强,不仅苹果商店排名优化效果好,央视报道里的结果也能“优化掉”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实事求是地讲,腾讯的直播业务并不小,旗下除了NOW直播、看点直播,在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中也存在大量直播业务,比如QQ音乐、全民K歌、酷我直播。多次财报曾披露,直播业务贡献了腾讯音乐大部分的营收增长。比如2019年第四季度,直播推动社交娱乐收入同比增长32.9%。

此外,腾讯还是国内最大直播平台快手的第二大股东,并作为斗鱼虎牙的大股东推动二者合并。

节目报道中的高额打赏现象,在腾讯系直播中也大量存在。比如媒体报道2018年NOW直播盛典,75天流水破10亿,在当时,直播还是个较小的市场。此后NOW直播发展突飞猛进,流水也跟着突飞猛进,就变低调多了,再也没有这样的报道。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央视节目,还痛批了大学生直播现象,称多家网络平台存在大量在校大学生主播。有的女生衣着暴露、卖笑撒娇“求打赏”,有的大学生在宿舍“组团”直播。

中国社会科学院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在对网络直播产业生态的调研中发现,大量在校大学生对成为主播有强烈向往。自媒体在网络炒作“主播获天价打赏”“主播成为致富捷径”等信息,使一些青年大学生形成靠卖笑撒娇就能赚钱的“畸形”致富观。

大学生主播恰恰是腾讯NOW直播力推的类型。腾讯NOW直播的第一批主播,来源很多是大学生。主播“音璇小汤圆”曾代表主播群体登上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当时她还是武汉理工大学在校的研究生,分享中,她介绍了自己通过QQ群导流吸粉,一年坐拥了47万粉丝的直播经验,一路被腾讯官方扶持。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NOW直播上2千万青年的校园直播生态》报告还显示,“未来NOW直播的校园直播会逐渐垂直化、分众化,通过大学生主播、观众形成直播绿色校园生态,并且也能为2千万年轻人打开一条谋职新路。”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不过这些内容,和腾讯的名字一样,都没有出现在这期央视《共同关注》的节目里。

四、采访对象全部匿名

这期节目里,除了专家以外,采访对象没一个是实名出现的。

干过媒体的人都知道,一般来说,权威媒体的采访都会具名,表明其信源的真实性。普通人起码有个姓,比如网友们熟知的“热心市民王先生”,有时出于保护信源的考虑,会直接用化名。

但在这期节目中,采访了几个路人,都以“网友”的形式出现,说的内容也是配合节目需要的观点。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还有一个“网络直播平台产品销售郭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网络打赏普遍存在让大家以为“躺赚、暴富、偷懒、啥也不干”“觉得能变成一夜暴富”。这就有点不合逻辑了,如果真的是从业者,闷声发大财是最好的,采访里这么说,是想断自己的财路?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五、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却置身事外

节目不仅没有出现腾讯的画面,反而把腾讯最大对手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作为批判的典型。开头批判的主播就是来自抖音。抖音也是唯一一个节目中被口播点名的平台。

这期节目里,还重点批评了目前短视频直播平台的青少年模式形同虚设。

大家都知道,2019年国家网信办牵头,要求视频APP上线青少年模式,几十款APP响应落实。现在每天你不管是打开抖音快手B站都会弹窗提示你要不要开启青少年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压根就没上线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甚至全程没有出现在这期节目里。

今年4月,方正证券发出的一份报告显示,视频号日活峰值为3.5亿,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视频直播平台之一。但到现在,视频号都还迟迟没有推出青少年模式。用户打开视频号更不会收到未成年人模式的弹窗提醒。

痛批直播,央视《共同关注》为何不关注没有青少年模式的视频号?

不仅保护措施缺位,视频号也多次被曝出内容涉黄。去年10月,视频号就曾被报道其产品中的“附近”页面,出现“软色情”内容,视频封面图片露骨。今年3月,视频号再度被曝出内容涉黄,搜索“性感”、“美女”、“韩漫”等关键词后发现,涉黄视频号大量存在,露骨和带有明显性暗示的涉黄视频可以通过特定的主题关键词找到。

说实话,作为现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所有人基本都离不开微信,要说哪个平台青少年用户最多,排名第一的肯定是微信。

就是这样未成年人保护“裸奔”的视频号却逃脱了央视这期共同关注的“关注”,原因是什么?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

就是这样一期批评短视频直播的节目,却放过了在短视频直播行业有众多布局的腾讯;批评短视频未成年模式,但根本不具备这一模式的腾讯视频号却没有被提及;同时画面极力保护腾讯;还使用腾讯御用专家……

但愿我只是疑心太重了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青少年   央视   模式   信源   腾讯   视频   画面   采访   节目   大学生   媒体   内容   平台   科技   网络   游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