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之后,医美为何不会成为下一个教培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同年8月,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专门通知,拟对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月通报一次。

至此,双减政策给野蛮生长时代的校外教培画上了句号,在双减政策下,许多教培机构濒临关门,就连巨头培训机构也不例外,纷纷开始转型,寻求自救之路。


“双减政策”之后,医美为何不会成为下一个教培

反观作为消费升级明星赛道的医美行业,近年来在社交媒体和资本市场都获得了不小的关注度,但随着今年五月国家八部委联合印发《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医美行业进入新一轮力度空前的整治期,不少医美从业者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医美,会成为继双减政策之后的又一只惊弓之鸟吗?答案是:不会。

本轮整顿是医美行业常态化监管的深化,核心初衷与规范教培行业存在差异

对医美行业的导向性监管可以追溯到很早,自2002年起,我国监管部门就多次颁发过相关文件,其中涉及到行业标准方面、监管行动方面,都旨在规范医美行业发展,肃清消费环境。

从政策周期上看,2010年及以前的相关文件主要侧重于行业建设标准,2010年以后的政策则侧重于监管整治行动,这无疑表明了医美行业已经由野蛮生长的时代过渡到需要精耕细作的时代,医美成为消费升级的版图之一。

和教培行业存在的“内卷”现象一样,医美经历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无序发展,“容貌焦虑”和“教育焦虑”本质上都是催化社会矛盾的不利因素,但对两者的整顿却存在着明显的逻辑差异。

对教培行业的整顿应该在宏观审慎的角度来进行评析,教育乃国之基本,在当前我国人口生育率持续走低的情况下,揭示出教育成本高昂的弊端,对教培行业的整顿,成为继抑制房地产之后的一大基本国策;

而对医美行业的整顿,纵观整个政策布局和侧重点,更多的是对行业乱象的拨乱反正,对消费环境的重塑与清洗,引导行业回归理性发展而非限制发展。

医美机构是否也将面临转型

虽然本轮整治不会像双减对校外教培的影响一样给医美行业带来灭顶之灾,但毫无疑问将成为医美行业分化的一个分水岭。

从需求端看,宣扬“容貌焦虑”的广告被严格取缔,禁止医美贷入池、反对医美消费低龄化等措施,医美市场会流失以学生群体为代表的消费人群,这有利于构建新的消费体系,转而拥抱更具消费理性和消费能力的社会人士群体,其次,医美行业的合规发展,有利于提高社会信任度,从而提升医美的渗透率。

从供给端看,大量非法医美机构和产品以及广告被驱逐出场,行业集中度将大大提高,减少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利好头部企业。

从这两个逻辑上来看,医美机构在新风向下的“转型”,不等于教培行业的“转行”,新时期医美机构的转型之道,重点在于目标客户的重塑、营销方案的变革、合规风控优化等方面。

作为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活活性材料公司,华熙生物面对新时期医美的反应可以作为范本,以供广大医美机构采集新思路和新方向。

公司倾力打造的轻医美品牌润致推出的御龄双子针卡位精准、具备了C位出镜的诸多要素,具有合规、适应症、效果三个纬度的加成,有了新式营销的助攻,携手业内知名专家发布品牌挚友系列,并将意念扩大到非遗文化传承人,发布《润物致汲》系列短片;品牌推广曲特邀流行歌手黄龄主唱,迅速引爆消费端的流量。

综上所述,医美行业的未来和教培行业的未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教培行业已经熄火,行业转型知易行难;而医美行业在经过多次整顿纠偏后,势必重新进入一个新的轨道和阶段,像华熙生物·润致这样紧跟风向寻求破局的国潮品牌,将会掀起新一轮的消费潮流,速写中国医美的传奇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国务院办公厅   中共中央办公厅   遗文   句号   政策   校外   新时期   容貌   焦虑   野蛮   机构   品牌   时代   行业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