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名化”老年代步车不是健康的社会心理


“污名化”老年代步车不是健康的社会心理

老年代步车,俗称“老头乐”,在老年群体中备受欢迎。这种车型速度低,价格低,准入门槛低。就这三低特点,适应了老年人慢节奏求安全的生活方式,虽然车况一般,但速度慢,完全满足老年人代步需求,给生活带来巨大的方便。

十多年来,在法规的夹缝中,老年代步车获得井喷式的发展,我国目前有超1.5万家企业名称或经营范围含“低速电动车、老年代步车”,生产规模庞大。发展到现在,全国已形成上千万的保有量。但由于长期没有详细法规约束,交通乱象也接踵而至。

据有关资料统计,十多年来,一边是巨大的产销量和市场需求,另一边是突出的事故量。截至目前,因为低速电动车造成的事故多达84万起,其中造成死亡人数已经接近1.9万人,而伤残人数更是多不胜数,数据惊人。

就在国家努力研究出台政策规范老年代步车的时候,社会上诟病老年代步车的呼声同时也越发响亮。

要当正视:对老年代步车违法乱象的批评,无可厚非。但是由于老年代步车现象有其复杂的发展背景,折射着着一些社会深层矛盾,有些批评也开始越来越走样。一种污名化老年代步车的倾向也随之产生,而且逐渐大有市场,这现象就不得不发人深思。

交通利益受影响者批评老年代步车占用了道路资源,影响汽车通行。

汽车业批评低速电动车大发展抢占了市场,挤压了汽车发展空间,造成汽车销量热度下降。

交管部门批评低速电动车没有合法身份,没有专用道路属于“四不像”产品,管理难度大,管理成本太高。

。。。。。。

这些站在各自角度上的批评集中发展汇集,形成了一边倒的声音。老年人正当的出行需求和低速代步车的适用化优势,以及很多守规矩的安全驾驶的老年人全被抹杀了。只有一个个响亮的指责在各个场合回响:

比如“非法产业”、“三无产品”,先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极度不安全的恐慌,然后再以制度和法规的名义去鼓励消灭封杀老年代步车。

“污名化”老年代步车不是健康的社会心理

还有那么多的标签;疯狂老头,车不合法。三无产品,山寨低端。闯灯越线,违规驾驶,随意违章,马路杀手。非法劣质,无牌无照,粗制滥造,横冲直撞。逆行闯灯,主路穿行,乱停乱放,无法无天。态度蛮横,倚老卖老,,,,,

一切可用的指责之词都可以顺利的安在老年代步车头上,老年代步车从此整体形象变得很劣质 。同时一种歧视老年人的心理也趁机膨胀表现。

某些人批评可就不是善意的,是狭隘自私片面的,也是不健康的,污名化的批评是引发社会阶层矛盾的导火索。

让人吃惊的是,就连某知名主流媒体也加入了指责大战,撰文要《是时候给“横行”的老年代步车踩下刹车》,也要高高举起毫不留情狠命封杀的大棒。

老年代步车已然成为一种恶劣形象的存在,以至于不管合理不合理,不管老年人出行怎么办,这些批评者都摆出了强烈要求取缔的态度。

这些批评的确有一部分合理成分,但明显不合理的就是把老年代步车的缺点放大化,把事故和危险扩大化,把个别人的违章行为普遍化,从而为制造全面取缔而大造舆论化。

这些批评者的角度站得有问题。没有看到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老年人出行需求的刚需,没有想到应当如何满足这一民生最切实问题。他们的批评不是建设性的,不是改进措施,都透着对老年群体的歧视和漠不关心。

开代步车的老年人没有那么坏。他们中大部分都是为共和国奋斗过的人。所以开代步车是因为出行有困难,而国家没有法规约束,原来可以随便买随便上路,没人管。这种事实的造成的并不是他们主观违法,政府本来就应该顺应他们的需求,给他们创造一款合法合规的低速代步车,而没有实现就去指责他们主观违法?违法乱行的毕竟是少数,但是什么事情要看主流,不能以小盖大,以偏概全。对老年代步车的批评,污名化就走偏了。

只是批评,没有建议。只是指责,不立规章。只说太乱,没有同情。只提限制,没有疏导。只求封杀,不管出行。只许高速,不许低速。。。。。。

批评者这样一种态度和做法真的于事无补,只能凭空增加矛盾,什么作用也没有。

再说的深一点,对车的态度就是对人的态度。对老年代步车的态度,就是对老年人的态度。

一些人甚至错误的认为老年人是社会包袱,已经不能给社会创造财富,而是社会的累赘,开代步车上路纯属给社会添乱。这样的看法,甚至和特朗普政府一样,十分危险和可悲。

西方世界在新冠疫情当中,把老年人当作社会包袱的惨状,难道与某些人的观点一致吗?年轻人觉得老年人是累赘,所以悲催的欧美老人,就只能大面积被感染,大面积死亡。美国政府为了掩盖他们对新冠疫情应目的就想通过新冠病毒,达到去老龄化的目的,他们认为老年人就是社会的包袱,让他们感染死去,留下的才是社会精英。

在中国,老年人绝不是社会的包袱,中国和西方世界决然不同。美国人在新冠疫情到来之时,就这种歧视老年人的思潮造成恶果,在我国就绝不应该有这种思潮的影子和市场。

污名化老年代步车,看似是一个现象,实际破坏了老年人和青年人,中年人的代际关系,威胁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增加了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矛盾,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关注。

社会需要的是理智的,科学的来看待老年代步车现象,在善意的批评和建议中,积极加快规范的步伐,这才是健康的社会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污名   老年   目的   社会心理   疫情   电动车   中国   老年人   包袱   批评   矛盾   态度   现象   需求   法规   社会   健康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