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废弃的军工厂,曾经生产军用枪械,而今繁华不在杂草密布

三线厂,是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称谓和存在。那是发生在上世纪1965年至1980年,短短的十五年间的一段历史往事。为加强战备,逐步改变我国生产力布局的一次由东向西转移的战略大调整。几百万人远离城市,深扎在大山密林之中建起一座座“数字”工厂。

河南废弃的军工厂,曾经生产军用枪械,而今繁华不在杂草密布

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蒋李集镇有一片废弃的工厂旧址,这里曾经是生产军用枪械的军工厂,主要生产54式手枪和56式冲锋枪。这个工厂是由号称“共和国第一枪厂”的国营庆华工具厂迁建而来,对外称作“河南庆华机器厂”,军工番号是“126”。

河南废弃的军工厂,曾经生产军用枪械,而今繁华不在杂草密布

当时随着工厂一起迁移而来的职工加上家属共计6000多人,除了满足正常的生产之外,这些人如何在此荒凉的地方也是一大问题。于是厂区修建了马路,修建了宿舍、电影院、卫生所,托儿所,幼儿园、学校、食堂、澡堂、市场、邮局、灯光球场、俱乐部等配套生活设施。工厂宛如一个微型社会,若非特殊的日用采购,这座庞大的工厂无需与当地发生任何关系。

河南废弃的军工厂,曾经生产军用枪械,而今繁华不在杂草密布

80年代初期,126厂也开始进行“军转民”。工厂开始生产三轮摩托车、内燃机、开关、发令器、春天牌电热毯等民用产品。2005年,126厂宣布破产改制,职工多数都回到原址,旧厂房托给地方保管。但是厂区疏于管理,大多数建筑、设施处于荒废状态。

河南废弃的军工厂,曾经生产军用枪械,而今繁华不在杂草密布

而如今厂子已经废弃,宽阔、平整、热闹的景象不见踪影,旧日的模样荡然无存。厂区内部的水泥路因为多年少有人走,裂缝之处早已长满了杂草和两侧也是不知名的小树,一片郁郁葱葱,遮天蔽日。一栋栋建筑就这样荒废着,任凭风雨的侵蚀,被杂草小树所覆盖。高大宽广的厂房现在已是破败不堪,内部也是污水横流,空气中也是满满的机油味道。

河南废弃的军工厂,曾经生产军用枪械,而今繁华不在杂草密布

办公楼的四周都是各具功能的车间,昔日人来人往的繁忙和机器的轰鸣声早已作古,在四周一片葱茏映衬下,这座大楼尽管已经相当破旧、颜色也没有了光彩,但依然格外显眼。漫步于厂房内部,原始复古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跌进了旧时光的怀中,一路不敢高声阔谈,感受岁月的沧桑,甚至让人不自觉开始想象当年的画面。

河南废弃的军工厂,曾经生产军用枪械,而今繁华不在杂草密布

工厂搬迁可能有一万个理由,但留下的厂房却没有一个理由可以让他破败。三线军工企业让人回忆起了多少往事,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多少军工人献了青春献子孙。而如今的这里犹如一位满脸皱纹中写满故事的老人,在静静地向人们诉说着早已远去的庆华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东向   杂草   许昌市   建安   枪械   河南   小树   军工   厂区   繁华   厂房   职工   往事   设施   工厂   年代   理由   地方   军工厂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