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截至今日收盘,港股上市的“潮玩第一股”泡泡玛特的市值为808.92亿港元,延续了自8月以来的持续走低状态。


去年12月11日,泡泡玛特港股上市,发行价38.50港元,开盘大涨100.26%,当天市值就突破了1000亿港元。之后大概三个月的时间,泡泡玛特一路高走,巅峰时期市值达到1500亿港元。


巅峰之后就是持续至今的低迷,泡泡玛特失去了资本市场的宠爱,股价开始持续走跌,市值一度惨遭腰斩跌到700多亿港元,如今虽然有小幅回暖,但距离超越“过去的自己”还很远。


8月底,泡泡玛特发布了今年上半年的财报,业绩很好看,但却没能止住泡泡玛特继续绿油油,这场景神似去年底全网嘲盲盒“智商税”也挡不住泡泡玛特上市大涨的样子。


泡泡玛特不香了,是泡沫破裂后终于回归理性平稳发展,还是高光已过的“凉凉”先兆?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营收、净利双双大涨。


根据财报,泡泡玛特上半年录得总营收17.73亿元,同比增长116.8%;调整后净利润为4.35亿元,同比增长144.1%。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按照业务划分来看,6.75亿元的收益来自线下零售店,2.28亿元的收益来自机器人商店,批发收益1.91亿元,线上销售营收为6.78亿元。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上半年,泡泡玛特在国内大陆市场新开线下门店32家,门店数量从去年的187家增长至报告期内的215家(有4家门店因为商业原因关闭了)。机器人商店的增长也很迅速,上半年新开126家,目前大陆市场共有1477家机器人商店。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图片来源:@POPMART泡泡玛特


虽然盲盒总是自称或者被称作Z时代消费品的代表,但盲盒是不可能脱离线下消费场景的,毕竟虽然同系列盲盒从外包装看一模一样,但对于“熟手”来说,是可以通过手感、重量、摇晃的声音等各种实操小技巧和一些玄学判断出具体款式的——带电子秤直接称重,通过微小的重量差别判断里面装的是哪一款只能算是基操了,前两天鲜姐还在小红书上刷到了带着磁铁进去“吸”出特定款的,瑞思拜。


就算不会各种技巧,一般人买盲盒时也会自然地掂一掂晃一晃,或者左右摇摆纠结一下,这也是盲盒消费的乐趣之一嘛。从心理上看,消费者亲自上手经过各种纠结、对比、“挑兵挑将”等程序后才到手的盲盒和在网上购买、由商家随机发货的盲盒是不一样的,后者不仅没有主动挑选的乐趣,还有一种无奈的命定感。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图片来源:@POPMART泡泡玛特


线上渠道则主要为电商平台品牌店和泡泡玛特抽盒机微信小程序,仅抽盒机小程序就营收3.25亿元,同比增长101%,微信小程序收入占到所有渠道收入的47.9%;电商平台渠道营收3.53亿元。今年618活动期间,泡泡玛特天猫官旗销售额达到6143万元,同比增长94%,高居天猫潮玩行业榜首。


还值得一提的是,泡泡玛特的会员系统愈发壮大,目前累计注册会员已达到1141.5万人,半年增长401.5万人,会员的购买力和粘性都十分惊人,贡献的销售额占比达91.8%,复购率为49%。


就这些数据来看,泡泡玛特的门店扩张速度,线上线上收益增长都还是蛮健康的,会员系统也很强大。


那为什么一直绿着呢?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来康康不好看的那部分数据。


首先是毛利率和库存。财报显示,泡泡玛特整体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65.2%下降至63.0%,对此的解释是主要由于自主产品的毛利率下降。而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已经从2019年的46天,增长至2020年的78天。


更重要的是,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出现断崖式下跌。2019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净利润收益率达51.92%,到了今年上半年,净资产收益率仅剩下5.77%。


这说明泡泡玛特赚钱的效率越来越低,投资者们不可能不担心。


而盲盒生意本质上是IP生意,IP的创作、运营也是财报上的重要数据。比起之前只靠Molly打天下的局面,泡泡玛特如今能“扛事儿”的IP更多了些。


上半年,泡泡玛特的自有IP、独家IP、非独家IP分别录得9亿元、3.94亿元、2.88亿元,分别为泡泡玛特上半年贡献50.9%、22.2%、16.2%的营收。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图片来源:@POPMART泡泡玛特


具体来说,Molly和Dimoo两大“顶流”平分秋色,分别获得营收2.04亿元、2.0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81.9%和74.5%,占比所有IP营收的11.5%、11.6%。而新推出的SKULLPANDA是亮眼的后起之秀,录得营收1.83亿元。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但盲盒表现得太好也不是一件绝对的好事。


过于依赖单一业务并不健康,尤其是盲盒这种本就存在争议的消费产品。一直以来,关于盲盒是不是“智商税”的讨论就没有消失过,而无论是本来就在做盲盒生意的品牌还是想要跨界分羹的其他领域品牌,都不够“自重”,亲自给争议颇多的盲盒添上了不少负面信息。


泡泡玛特也是其中之一。


泡泡玛特的负面舆情其实一直都没有断过。


受限于盲盒消费的小众属性,泡泡玛特的一些产品问题很难出圈。比如一直被消费者诟病的质量问题,虽然泡泡玛特将公司毛利率下降的事实归因为提高产品工艺质量、原材料成本和供应链人工成本上涨,但还是不断有消费者买到瑕疵品的反馈出现。


而且,成本上涨了,产品也涨价了呀,反倒是工艺质量到底有没有提高还有待商榷,掉漆、味道大、有瑕疵等问题还是没看到有效解决。在黑猫投诉上,有关泡泡玛特的投诉已超过4700条,不只有质量问题,还有很多售后问题。不得不说,泡泡玛特常给人一种“店大欺客”的feel... ...


更过分的是,不只一个消费者反应过泡泡玛特存在二次销售盲盒的问题,在官方店买到了已经拆封的盲盒——这件事倒是出了圈,但那也是上过微博热搜之后了,泡泡玛特后续给出的回应是工作人员个人行为,已经开除了。但根据网友的反应,不只一家门店、也不只线下渠道存在这种问题,这管理漏洞也是蛮大的了。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除了盲盒产品本身,泡泡玛特还在不久前因为歧视女性出过圈。在开放三胎政策后不久,有网友爆料泡泡玛特公司面试时会直接询问生育计划,且这是女性求职者专享问题。




2019年印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里有明文规定:在招聘计划和信息中不得限定性别或性别优先,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不得询问女性求职者婚育情况,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一家女性消费者占比超过7成,女性员工占比近70%的公司,泡泡玛特,真的6P啊。


后续当然是道歉啦,分公司管理的锅啦。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反正不是个别门店、个别员工的问题就是个别分公司的问题,习惯了习惯了。


哪怕是真的步子太大,管理跟不上,要给新企业机会,但作为一家“基于IP”的潮玩公司,抄袭又要怎么洗?


泡泡玛特之前推出的一款产品艾拉兔,被网友发现与DC娃娃、网易第五人格、阴阳师游戏的多款人物形象相似度极高。最开始设计师本人和泡泡玛特都拒绝承认抄袭,甚至还发了创作过程,但很多消费者有自己的判断,并不买账,“作为有基本三观的人,想要退款”,但却退款无门。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抄袭事件发酵一周多的时间后,泡泡玛特才在官方微博发布致歉,并表示将全系列产品下架、召回。


但在寻求退货过程中被客服阴阳怪气“不喜欢可以不买的呢”的消费者,不知道有没有等来一个道歉。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泡泡玛特占了中国潮玩市场的先机,但却不可能一直这么傲慢地高枕无忧下去。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潮玩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2020 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接近 300 亿元,预计 2021 年中国潮玩市场规模增至 384.3 亿元。潮玩的诱惑依然巨大。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这个赛道也越来越拥挤,除了52TOYS、奥飞娱乐、名创优品等企业想要分羹,还有乐高、万代、迪士尼等外国品牌强势入局,盲盒产品的内卷已经到来。


当然,这是消费者们喜闻乐见的,这意味着更多的IP、更精细的做工和更贴心的售后,而“店大欺客”的终将被消费者抛弃。


无论泡泡玛特愿不愿意,作为营收支柱的盲盒都会是一门更加激烈的生意。


而另一个事实是,泡泡玛特正在进行一系列“去盲盒化”的操作,CEO王宁甚至直接表示,“泡泡玛特不是一家盲盒公司,其本质上是一家基于IP的潮玩公司”。


比如出一些大娃,Molly 400%系列就是盲盒Molly的4倍大,还有Molly 1000%,10倍大Molly。但价钱可不只4倍、10倍,4倍Molly定价899元,是盲盒的15倍;10倍Molly定价原价4999元,现在在二手市场能卖到88888元。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大娃不仅大,还少、贵、精致,这背后是泡泡玛特发力高端和多元化的野望。


说到底,还是潮玩圈的小众生意,还养活了不少黄牛。


此外,泡泡玛特有个更大的目标,成为迪士尼。王宁曾说,“再给五年的时间,泡泡玛特会成为国内最像迪士尼的企业,会像迪士尼一样拥有很多有价值的IP”。而在今年三月,王宁宣布,泡泡玛特正在逐步发展主题乐园及内容业务,望尽快面世。


根据天眼查信息,泡泡玛特已经注册成立北京泡泡玛特乐园管理有限公司,业务涵盖游乐园、游艺娱乐活动等。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图片来源:@POPMART泡泡玛特


有目标有野心是好的,但做主题乐园可不是只把《过山车之星》玩明白就行的。毕竟,中国403家主题乐园中只有53%盈利,25%为亏损。


一般来说,做主题乐园的先决条件就是你要有足够好的IP,并且能讲出好故事。比如迪士尼和环球影城,各自手里握着海量IP,而且每个IP背后都有强大的内容支撑,不仅是爱好者们的圣地,也是路人回忆童年、回忆快乐的地方。


当然也有星黛露这样没作品但人气爆棚的“女明星”,但露露背后也是有迪士尼老板亲自背书的,而且迪士尼这么多园区这么多年也就出了一个女明星,完全不具备普适性。


国内的华强方特也是如此,这些年一直都在努力做出像迪士尼、环球影城那样的IP,近几年靠熊出没吸引到了不少小朋友。


相比之下,泡泡玛特的IP就显得不够看了。


目前,泡泡玛特现在一共运营93个IP,其中自有IP只有12个,这12个IP中,只有4个销售额超过1亿;其它25个独家IP及56个非独家IP都有可能随时被收回。


泡泡玛特,泡泡碎了

图片来源:@POPMART泡泡玛特


而泡泡玛特自有的这些IP,都是“徒有其表”的空白IP,没有故事、没有性格、没有背景、没有人物关系,只有一套套漂亮的衣服,完全不“鲜活”,对游客的吸引力有限。


所以,泡泡玛特做主题乐园,可能是和目前这些成功乐园们反着来,前期得用足够出色的策划和运营能力才能吸引并留住游客;同时,搞主题乐园对资金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说到底,泡泡玛特的护城河并不够深,如何不断创作、运营出成功的IP,如何利用这些IP多元化“搞钱”都是需要持续摸索的问题。


而在摸索出答案之前,可要小心别把消费者都“作”没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泡泡   毛利率   港元   市值   上半年   收益   渠道   生意   消费者   来源   女性   主题乐园   图片   产品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