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COS Engineering是台湾在地品牌,可简称COS或中文名称可韵,这是由具备数位电子工程背景的专业人士同时也是音响爱好者所创立,经营、设计、供应、制作、组装全部都在台湾完成,所有产品都是以DAC为基础定位,产品有D1、D2、D10与H1。COS最早的产品是在2014年推出D1 DAC前级,去年到今年则推出了最新的D10,D10是一部具备多功能的DAC,同样以数位类比转换电路与具备音控的前级扩大电路为基底,具有多组数位输入与类比输入,其还可额外选配扩充模组,包含网路流媒体电路与唱头放大电路,一机整合多种数位流媒体输入与类比输入,在功能上能满足大多数的音响玩家,且具备扩充性。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态度决定产品高度
在与COS讨论D10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他们对于产品完成度的重视,看得到的机箱外壳制作非常精准,除了背面板以外见不到螺丝,铝金属箱体材质的切削打磨都是极高品质,就连遥控器也同样是铝金属切削制作,这一切都必须与供应商不断往来沟通,过程是很繁琐伤财的,坦白讲光对外观的要求与制作水准就高于其他台湾品牌不少,也把台湾金属加工业的优势真正展现出来。另一点是D10电路其实早前已设计完成,但坚持等到Roon Ready认证完成后才进行量产上市,而非先上市后通过软件升级,这一耗便是半年之久,也看得见经营者的完美坚持,也难怪COS在国外已经有不少合作代理商。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铝合金外部箱体质感精致
D10的正面具有一个显示面板显示输入源、音乐档案资讯和音量,简单直接。左方有耳机输出,在COS的产品线中,H1便是一部数位类比转换器加耳扩的产品定位,因此耳机输出电路对COS来说并不陌生。右方则是控制旋钮,旋转可调整音量,按压可以切换输入源,长按则是待机,这些动作也都能通过精致的遥控器完成,在背部电源线旁则有总电源开关。机箱顶部与底部都有散热孔,顶部穿孔制作成品牌字样,底部的固定角锥同样是铝金属材质,与音响架接触处则是橡胶材质。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从近距离可以看到箱体上的Logo与表面处理相当有水准。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流媒体支持度齐全、规格充足
D10的网路流媒体支持度相当广泛,包含刚刚提到的Roon Ready,还有Tidal、Spotify、qobuz、deezer、UPnP、dlna。背面板可以看到多组输入与输出,这部让我们测试的器材是全配,包含网路模组与唱头功放模组,用户可以另外选购,也可以逐步增加,模组化的设计让升级非常简单方便。数位输入方面具有USB、SPDIF BNC、AES XLR、TosLink、I2S,支持取样率为192kHz/24bit,DSD64(全部)与DSD256(USB),并且支持MQA解码格式。前级部分支持1组XLR类比输入、1组RCA类比输入,类比输出也同样是1组XLR与1组RCA。唱头功放部分提供1组RCA输入(含接地接口),并且能在背面板上直接调整增益、阻抗、容抗等设置。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网路模组与数位输入位于同一侧,网路模组是强烈建议要加购的模组。在下方数位输入的最右侧有一个BUF拨杆,这是缓冲播放的开关,开启时会延迟一秒钟的播放时间,但有最好的声音表现。如果要与图像一同使用时可以调整至off档位同步影音速度。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类比电路端则安排在箱体另一侧,上方是选配的唱头放大电路模组,在听黑胶唱片时可以搭配使用,在调整上相当容易,包含阻抗、容抗与增益都能直接调整。下方则是类比输入与类比输出,各有1组XLR接口与1组RCA接口可以运用。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独家FIR滤波器与升频处理
数位信号处理与转换为类比信号是COS D10的技术核心,在内部电路中会将接收到的信号利用线性相位延迟FIR滤波器的专用演算法先升频至176.4kHz或是192kHz (44.1kHz/48kHz倍频),接着通过小于1ps的晶体震荡器与重新计时电路将信号整理后存入缓冲区中,在进行最后的数位类比转换工作。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内部电路整齐紧凑
直接看到D10的内部电路,这部D10包含唱放模组与网路流媒体模组,是完整的全配机,因此可以看到所有电路配置。下方照片中的左半边是电源与数位电路的部分,右半边则区隔为类比电路的部分。两者各自使用独立环形变压器供电,虽然D10的机身不大,但仍尽力坚守数位、类比电路区隔的设计方式。在AC输入滤波上,电路本身不难,但是要挑到声音最好的组合,COS花了超过半年的时间,最后采用nano-crystalline材质做成的common mode choke。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类比电源使用两阶稳压器,第二阶左右声道各自有自己的稳压器,都是自行设计的op-amp based,而不是现成的晶片。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这块为网路流媒体模组,在其正下方就是数位信号处理电路,采用4倍升频,以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取代IIR(infinite impulse response),FIR需要更多的运算,但是更精准。采用linear phase delay digital filter,达到最小失真,更完整保留呈现原始的音乐。运用4096 taps,每个新的data是由原来的4096个data乘以相对应的是数再加总之后得到。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COS DAC DSP电路位于下层。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类比电路分布,下层为数位类比转换电路与前级电路,照片左上方上层为唱头放大电路,可以看到采用左右声道对称架构,电路用料相当实在,并非简单的小型电路。下方靠近前面板上层则是耳扩电路。中央有压克力板遮住的地方为数位类比转换电路与解码晶片位置,往接口处便是前级电路。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左右声道个用一颗PCM1792A,它的规格不是最高的,但是这是COS试过市面上现有高端DAC之后选定,因为它的声音表现设计者最喜欢。搭配精度小于1ps的音乐用时钟。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整体采用平衡电路对称架构,达到最小的失真,最低的噪音,这包括 DAC,放大电路,音量,输入电路等。可以看到都是采用对称设计。用料方面使用Vishay军规through hole电阻、WIMA薄膜电容器、电源滤波ELNA电解电容器。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耳扩电路同样是对称架构。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唱头放大电路同样是对称架构。输入端采用低噪音的JFET pair,电源端有低噪音的独立稳压电路供应,RIAA电路使用的电阻器与电容器一律用手工测量、筛选、配对。音乐信号完全不经过电容器以避免音染。这次试用我也试了这套唱放电路听黑胶唱片,声音相当干净,几乎听不到电路底噪,整体动态灵活性都很好,对正常需求的发烧友来说非常足够,比许多综合功放内置的唱放电路要好得多,也难怪得另外加钱购买。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接上我们平时参考使用的综合功放与音箱并以网路流媒体播放音乐,发觉声音真的非常好,清晰度、动态、清晰度都让人相当惊艳,我真诚推荐大家多注意这款产品,别让国产品牌总是得由国外红回台湾,COS D10的实力看来极具水准。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最简单的使用方式就是连接网路线聆听数位流媒体,直接类比信号给功放播放。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播放音乐时会显示信号源档位与档案取样率。右方则是音控,在使用综合功放或是另外有前级时一般将其设置在0。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多种耳机接口可用
COS D10既是数位信号源、DAC、前级以外,也提供耳扩功能。提供1对XLR-3 pin的左右声道平衡输出,并且也可用于1/4″两声道耳机非平衡接口,等于可同时提供2只采用1/4″接口的耳机使用。也提供1对XLR-4 pin的平衡输出,位于正中央。音控部分由-63.5dB到+6dB,调整时每阶为0.5dB,以Sennheiser HD800测试适当音量区间约在-20dB到-15dB。推力相当好,声音清晰干净明亮,低频与音场空间感表现不错。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网路流媒体时能全解MQA,数位处理路径便不经由自家升频设计。MQA以外的档案会经由内部DSP作升频至176.4kHz或是192kHz后再行解码。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Sennheiser HD800的阻抗为300欧姆,以D10的耳扩电路推动完全不成问题。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足以撼动进口品牌的水准
COS D10是近期接触中很少见的台湾品牌器材,又是寻求网路流媒体、数位信号源与数位类比转换的领域,比较少有这样High-End的台湾产品,从D10的身上看到本土厂商的开发实力一点不输日韩欧美,对品质的要求绝对满足苛求的发烧友。D10是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多功能产品,摆脱台湾器材总只给人耐操粗壮的刻板印象,从外观看D10很细致不笨重,简约大方,而内部电路上与一线大厂齐头,线路布局、元件搭配、架构概念都与我们过去开过机壳的欧美日大品牌属于同等水准。就光说网路流媒体这一块,在我使用D10大约一个月来,一次都没出过状况,流畅度和稳定性甚至胜过某些大品牌,功能这么多整合在这样精巧的空间中其实并不容易,尤其是还得保持着发烧音质的设计思考,COS能这么完美地完成D10也说明了开发团队的高水准是经得起考验的。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所有功能的水准都很一致
在这么长的试用时间中,我主要测试了网路流媒体、黑胶信号源,以音箱和耳机各做聆听,首先网路流媒体当然是这个时代主要潮流,也是我们最常听的方式,对于声音表现我感到非常肯定,我长期试用过不同品牌的网路流媒体播放机,坦白说每部器材在声音水准都不会差太多,多数时候是各自有突出的特点,也有一两部器材是特别优秀的,但这与价格也通常呈现正相关。现在多数网路流媒体播放机还是会自带DAC解码,某些顶级型号则会把解码拿掉或分开,强调单纯低干扰,这部分用户应该视自己需求去选择,没有一定的建构方式。所以通常评断网路流媒体播放机的声音也同时要把DAC解码给一併考量进去,你很难断定A器材好听是因为网路流媒体还是因为DAC解码,甚或是类比电路。而COS D10在网路流媒体与DAC解码同时使用时是很高分的,代表这两者都具有相当好的水准,而依照官方报价,DAC、音控前级、耳扩是D10的基本配置,价格为15万元、网路流媒体3万元,加起来18万,对比欧美日韩品牌,这个价格与表现完全超值,我能说没得挑剔。如果用户有黑胶信号源的聆听习惯,D10同样随时可以加上唱头放大电路模组,售价是2.5万元,声音表现同样也很有水准。就我看COS D10里所有功能,没有一项是半买半相送的,没有鸡肋功能,全都精心设计过足以独当一面,如果用户买了这部器材真的要全部功能都拿来使用,把D10给榨干你就会知道他有多棒。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好声音是一听就有感受 (Ted Chen)
播放Yosi Horikawa的《Wandering》专辑,这是我近期非常喜爱用来测试器材的曲目,我觉得这张专辑的辨别力非常好,在不同的器材搭配上可以很快找出异同点,本身声音自然、音场宽阔、音响密集、动态充足且背景干净漆黑,虽然没有人声但仍可以在一两首歌曲中找到一些器材特点,很建议大家去找来听。在这张专辑的测试下,COS D10的声音密度非常够,音响较大,但是在密集复杂的声音重播下,音响仍然有很清晰的区隔,毫不混乱,而且每个声响都相当细致清晰,使用D10能够将音箱再拉得比平常开一些,会更进一步加大音场阔度。有些器材能量足音响大但是不精细,就像HD画质放在100吋电视上,而D10则是画面既大、细节又够细致,是很少见的表现。在三频段的均衡度上原厂调整得蛮好的,低频的冲击力和速度很有劲道,人声中频段上柔情饱满,D10在聆听时可以放得很大声也不会感到刺激,我听起来是极为满意。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音质更为绵密滑顺 (Emma Lin)
聆听Jasmine Choi专辑《Claude Bolling Suite for Flute and Jazz Trio》,相当轻快的爵士风格,以长笛为主奏呈现出不一样的爵士乐,音色格外清亮,一开头以长笛与钢琴使用相当绵密的音色演奏一段旋律,爵士乐加入后,钢琴的节奏随即转换成较为性感的律动,使用D10聆听音乐的这阵子,音乐的音质我都很满意,D10将过往我聆听过的音乐都有些微的改变,而其中最具明显的就是音质上的变化,音质的密度更加紧密外,也变得绵密许多,音色上也是饱满柔和的色彩,像是此首歌曲的长笛音色,高音清亮外,并未觉得过于尖锐,反而相当滑顺。低音到高音没有任何停留的,很容易地将音乐延续,并且使得音场更加开阔,钢琴的音色也是活泼生动地跳跃着,并且有方向性地演奏着,左右来回的旋律、上下的旋律都能感受得到,钢琴与长笛在重复音竞奏时的桥段,也是特别的过瘾,重复音带有弹性,并不会觉得死板无聊,加上两着相互映的对唱让这部分显得格外有趣。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凝聚力强烈,立体感优异
音乐通过COS播放出来的声音表现,我自己是很喜欢这种绵密的感觉,播放人声的部分一样是相当滑顺,milet的歌曲一开头的低频相当有力,加上他的声线属于带点雄厚的嗓音,不过播放出来的效果并不是很粗糙的颗粒感,而是带了一点温润的感受,而且因为低频相当低,因此音场的下沉度很深,厚度也多了很多,人声在唱高音的部分结像更加突出,背景的特效也是此首歌曲的亮点,扎实有力,让整曲的力量感受更多,而且凝聚感相当多,能听见立体的声响,整体能听见丰富的音乐来创造各种可能性,展现出实力派唱将威风感,并且清出的知道丹田用力的Power,相当的扎实。D10的网路流媒体支持度相当广泛,平常聆听有使用Tidal、Spotify两种来进行播放,在切换的过程都是相当顺手,以便利性来说是很符合现在的消费者,外观上为简约设计,上盖的散热设计为自家的Logo字样,整体来说我觉得是非常美观。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精彩的音乐张力与情绪
聆听Brahms:Piano Concerto No.1的第一乐章以定音鼓与弦乐开场,此曲对于布拉姆斯来说无疑是模拟当下对于爱人的心情写照,通过作曲传递出心中矛盾的情感,开场长达3分半的乐团齐奏,汹涌磅礡,层次堆叠鲜明,打击、弦乐、管乐每声部的加叠使开场丰富性十足,主角钢琴加进后,由弱拍小声逐渐渐强地和絃,与前面乐团宏伟的齐奏形成鲜明对比,而钢琴循序的堆砌旋律和弦,让音乐有前进的方向感,这样的素材也很有布拉姆斯的风格,整曲的情绪张力起伏相当明显,钢琴与弦乐的齐奏搭配起来,通过D10的播放,感受上是像海浪声一样饱满、深沉,而钢琴其实也不单单只有做好自己的部分,运用不同的力度,来模拟乐团中各声部的声响,这也是在考验演奏者想象力,强而有力的八度低音,模拟管乐中铜管那声势浩大的声响,情绪是相当激昂,精彩的和弦堆叠,不断将音乐推向顶端在弱下的那种氛围,通过D10的处理是相当有情境,也让我感受到布拉姆斯寄託在音乐中的感情。

COS D10 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详细评测

COS Engineering D10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焦点
● 功能多样,数位类比转换器、音控前级、耳扩
● 可外加网路流媒体模组、唱头放大电路模组
● 平衡电路结构,包括 DAC,放大电路,音量,输入电路等
● 自家设计AC输入滤波器
● 自家开发演算法的「线性相位延迟 FIR 滤波器」
● 缓冲播放设计,采用误差低于1ps的内部时钟校正电路
● 数位跟类比电路隔离(Galvanically isolated),而且各用一颗环形变压器独立供电。
● 类比电源使用两阶稳压器,第二阶左右声道各有自己的稳压器,都是自行设计的op-amp based
● 左右声道个用一颗 PCM1792A,是为设计者最喜爱的声音
● 网路流媒体支持Roon Ready、MQA、UPnP、DLNA、TiDAL、Spotify、Deezer与Qobuz
● 声音特色: 音场宽阔深邃、音响清晰分明、动态充足且耐听。
● 搭配建议: 声音密度高且音响较为庞大,音箱距离可以更加拉开,声音中性有厚度,功放搭配弹性高,不必过于限制。耳机则可以搭配厚声一点的机型。COS Engineering D10网路流媒体/DAC/耳扩/前级/唱放规格
● 类比输出: 平衡XLR x1, RCA x1
● 类比输入: 平衡XLR x1, RCA x1
● 数位输入: USB, BNC, AES, 光纤, I2S (HDMI)
● 耳机输出: 6.3mm 非平衡 x 2、XLR-3 平衡 x 1 及 XLR-4 平衡 x 1
● 解码能力: 最高 PCM 24/192kHz, DSD256
● 显示屏幕: 256*64 白色 OLED
● 流媒体模组(选配): WiFi无线/有线, Roon Ready, MQA Full Decoding
● 唱放模组(选配): 增益40, 50, 60可调,阻抗/容抗可调
● 尺寸: 415 x 280 x 100 mm
● 重量: 10 Kg
● 定价: D10 NTD 150,000,流媒体模组NTD 30,000,唱放模组NTD 25,00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流媒体   唱头   网路   信号源   台湾   模组   功放   数位   声道   水准   电路   耳机   声音   器材   数码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