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长寿”来临,人口老龄化该如何解决?

据外媒报道,人们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而经历“极端长寿”的人的数量也同样在增加。

“极端长寿”来临,人口老龄化该如何解决?

值得一说的是,全世界达到100岁或更高年龄的人数已经达到近50万,研究人员估计,到本世纪末,一些人可能会超过这些年龄,达到130岁。

1949年我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仅为35岁,2018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了77岁。目前除了日本以外,各个国家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当然除了印度以外......

“极端长寿”来临,人口老龄化该如何解决?

随着老龄化与生育率的比例不协调,我国也从二胎政策到三胎政策,增加基础建设、配套设施;90年代二胎罚款罚得严,以至于30年后现在三胎都放出来了....

我国的生育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遏制的呢?

从 1998 年开始,全国总和生育率一直保持在 1.5 以下,已经低于近更替水平。

“极端长寿”来临,人口老龄化该如何解决?

我认为生育率的变动是受到社会、经济、文化以及制度等各种外在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表现出来的反差”政策压力下,还敢生“现在”鼓励下,就是不生“

90年代以后是一个反差,那时国内上从沿海城市逐渐带动内地城市,重工业高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GDP)出现扩大趋势;自从加入WTO以后,经济体制改革,技术更新,调整产业结构等一大波红利

“极端长寿”来临,人口老龄化该如何解决?


我国改革开发是往周边沿海城市发展的,所以人口流动也是必然情况;教育成本的降低,线上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分配,经济的不协调必然带动文化上的不协调。

“极端长寿”来临,人口老龄化该如何解决?

其中我国最重要的一个数据是文盲率越来越低,从恐怖的33%到现在的百分之2%,我认为文盲率是跟生育率存在联系的。

“极端长寿”来临,人口老龄化该如何解决?

那时人口流动中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人口的流动对降低生育率是有积极影响的。

而目前新一代的人的文化程度,思想观念更新快,寻找个人发展的愿望很强烈,开始摒弃早婚早育的观念,自己选择自己的婚姻幸福。

“极端长寿”来临,人口老龄化该如何解决?

即便结婚以后也受生活压力、个人观念等影响;其次到目前为止,受教育发展的不平衡还会影响对子女价值期望的不同。

随着医疗环境的提升,人的寿命只会越来越长;降低生育率只需要一个政策,而提升生育率却不靠一个政策那么简单;

目前一带一路,西部大开发、WTO等一切发展背后都是带动着资源平衡,有很重要影响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大波   文盲率   生育率   长寿   反差   沿海   不协调   寿命   观念   人口   年龄   压力   年代   政策   我国   数码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