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造芯,这家中企却花7500万买入光刻机,外媒:为华为铺路?

文 | C君科讯 排版 | C君科讯

头条号原创文章,禁止抄袭,违者必究

不造“芯”却买光刻机的企业

不造芯,这家中企却花7500万买入光刻机,外媒:为华为铺路?

最近几天,国内科技企业也是动作频频,其中影响力最大的一件事发生在9月29日,因为在这一天,一家不参与造“芯”的中企居然花了7500万元从SK海力士手中购入了一台ASML公司生产的二手光刻机,这家中企就是晶瑞股份。

根据公司信息披露内容显示,晶瑞股份是一家从事微电子化学品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公司。也就是说其本身的业务范畴和半导体芯片的研发并没有任何的关系,那么这么一家企业花费重金购入光刻机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对此外界有诸多传闻,有声音表示,晶瑞股份是打算进军半导体行业,也有声音表示,晶瑞股份是想学习台积电那样,开辟出半导体芯片代工业务。

不造芯,这家中企却花7500万买入光刻机,外媒:为华为铺路?

不过这些声音都没有成为主流,反而是外媒方面的一句评论引起了大众的关注,外媒表示,这难道是在为华为铺路吗?

为华为铺路?

为何会有此一问呢?要知道晶瑞股份和华为似乎两者并不沾边啊。

事实真的如此吗?

不造芯,这家中企却花7500万买入光刻机,外媒:为华为铺路?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据悉晶瑞股份如今正在进行高端半导体用光刻胶的研发,一旦该光刻胶研发成功,那么后期华为等国产半导体行业的发展速度将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当下,大众都只知道我国芯片的高精度发展需要有高精度光刻机、高精度蚀刻机等精密设备的参与,却不知道在具体的芯片制造的过程中,除了这些设备很重要,还有一些辅助产品同样不可或缺,其中半导体用光刻胶就是其中之一。

在半导体芯片的生产过程中,光刻的过程大约参与到了四成到五成,而最终光刻的精度却取决于光刻胶和光刻机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必须相互依存,无法单独发挥作用。

不造芯,这家中企却花7500万买入光刻机,外媒:为华为铺路?

而目前我国虽然在光刻胶领域多有建树,但是在核心的半导体用光刻胶领域我国也几乎处于“空白期”,绝大部分的半导体用光刻胶都只能依靠从日本的TOK、JSP、富士,美国的陶氏化学,欧洲的AZEM等公司进口。

必须自研的技术

这也就是说光刻机和光刻胶一样,已然成为了我国必须自研的技术,而如今晶瑞股份引入ASML公司的光刻机也就是为了打造出自主化品牌的半导体用光刻胶,不得不说晶瑞股份也是重任在肩。

不造芯,这家中企却花7500万买入光刻机,外媒:为华为铺路?

当下高精度光刻机领域的突破重任已经被我国最高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承担,再加上上海微电子等企业也在积极参与,相信很快我国的高精度光刻机发展会有一个大的突破期,而如今晶瑞股份对于半导体用光刻胶的入局也算是一种协同性的技术发展。

总结

在打造高精度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的道路上,技术瓶颈有很多,光刻机、光刻胶也只是其中一部分,还有最底层的芯片指令集架构的开发、芯片架构设计软件EDA的研发、芯片代工工艺的突破等都需要我国相关企业去努力突破。

不造芯,这家中企却花7500万买入光刻机,外媒:为华为铺路?

好在当下我国相关领域的企业都在积极行动,如今光刻机有中国科学院扛起重任,光刻胶领域有晶瑞股份在投入研发,EDA软件方面华为已经加速布局,芯片指令集架构领域我国多个企业也在积极推进开源指令集架构RISC-V的入局。

相信5年之后我国的相关科技企业必将在特定的技术领域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你觉得届时美国会是一种什么表情呢?

科技自媒体撰稿人,以不一样的视角,解读不一样的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华为   光刻   中国科学院   大众   用光   半导体   架构   芯片   领域   我国   股份   数码   技术   科技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