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队持有的3大科技龙头深度盘点,这就是中国顶尖科技力量

一.长春高新

持仓币值:60.63亿

总市值:2030亿

A股市场向来流传一句话:“投资不过山海关”。意思就是东北的企业不能投。然而就在去年,一家东北药企的强势崛起,终于打破了这个“魔咒”。它就是长春高新!2020年年报净利润同比增长71%,不要太厉害!

长春高新成立于1993年,经过头十年的技术深耕和业务拓荒,终于在2005年成功推出亚洲首个生长激素水针。之后,长春高新又用了十年时间,于2014年推出全球首个长效型重组人生长激素。不仅奠定了长春高新在生长激素行业龙头地位,更让它赚得盆满钵满。为何长春高新把重点放在生长激素呢?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约有320万的生长激素适用人群, 截止2019年,全国的治疗率,不到3.50%,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得我国生长激素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生长激素样本医院销售额从2012年的1.8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95亿元,超高的毛利率,让站在行业金字塔的长春高新的总营收,在2012到2019年的8年里暴增了5倍。

有机构预测,在国内生长激素整体市场渗透率不到4%的背景下,随着未来更多适应症的获批所带来的增量市场,作为该赛道领域中的龙头企业,长春高新可以很好的享受市场扩张的红利。


二.立讯精密

持仓币值:55.65亿

总市值:2448亿

成立于2004的立讯精密,以电脑连接器起家,2010年登陆创业板,随后通过纵向垂直整合与横向业务拓展,逐步实现全方位发展,业务横跨消费电子、通信及汽车等领域。

2019年以来,立讯精密的股价一路上涨,涨幅近一倍,市值突破千亿,成为了资本市场追捧的热点。而在上游消费电子行业遇冷的背景下,立讯精密增速不降反升。2019年一季度的扣非净利润增速达到了108.03%。更不用提,立讯精密的营收10年间翻了60倍,背后靠的正是国家的力量!

不可否认,立讯精密的发家离不开富士康,但富士康成就的只是苹果,而立讯精密背后站的则是整个国产手机市场,无论市场空间还是锻炼机会,都远远大于苹果所能给的,正因此,立讯精密实现了快速成长,并最终在2011年成功打入苹果供应链直到今天。

就在去年,立讯精密接连收购江苏纬创与昆山纬新100%股权,震动了整个代工行业,因为只要收购了这两个代工厂,立讯精密将完全具备iPhone的代工能力,而最紧张的非富士康莫属。因为仅仅5年前,富士康子公司鸿腾精密净利润还是立讯的2倍还多,短短5年后,立讯精密的净利润就已经达到鸿腾的20倍。果不其然,就在不久前,相关消息显示立讯精密已获得iPhone12 mini约20%的订单量,离正式进军iPhone产业链又进了一步。

除此以外,随着立讯精密在智能耳机、整机制造、无线充电、汽车应用等领域的积极布局,使得其避免了因为过度依赖智能手机代工而在未来可能面临的业绩萎缩,多管齐下的业务线,正是立讯精密,能保持高成长的核心所在。

为何立讯精密这么猛?因为立讯精密的创始人,正是在富士康工作了十年,并做到大陆员工最高职位的王来春,其对富士康可谓知根知底。

从业绩看,立讯精密从2016到2019年净利润增长分别为,7%、46%、 61%、 74%,动态市盈率48倍,那么它能超越富士康吗?我们拭目以待!


三.恒瑞医药

持仓币值:43.96亿元

总市值:4571亿

对于任何企业来说,要想保持稳定增长,就要不断推出爆款产品。上一个产品的红利吃光后,一定要有下一个顶上,这样,企业就能持续不断的增长。

而成立于1970年的恒瑞,就是这么一家成长性极高的中国医药公司。

恒瑞医药主要从事抗肿瘤、麻醉、造影剂等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了片剂、针剂、胶囊、粉针等制剂,涵盖了抗肿瘤药、手术麻醉类用药、特色输液、造影剂、心血管药等众多领域,已形成比较完善的产品布局。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恒瑞医药近年成长均保持在20%到30%。而抗肿瘤药正是那个爆款产品,2019年全年营收中,光抗肿瘤药一类就贡献了45%的收入,是恒瑞首个总营收突破100亿元的板块。

而在保持抗肿瘤产品线优势的同时,恒瑞还通过打造以肿瘤、造影剂、手术麻醉剂、等为特色的庞大而丰富的产品管线,逐步改善肿瘤业务一家独大的模式,寻求更多增长点。而在这一系列成绩背后,强大的研发实力功不可没。

截止目前,恒瑞已经打造了一支拥有3400多人的研发团队。包括2000多名博士、硕士及200多名海归人士,并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多地建有研发中心或分支机构。先后申请了874项发明专利,其中,国际专利335项。

不仅如此,恒瑞在研发投入方面的表现更为亮眼。从2018年起,恒瑞的研发投入占总营收比重逐年上升,今年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33.44亿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投入,创新药研发数量领跑国内同行,使得恒瑞成为当之无愧的国内药企“研发一哥”。但问题是,行业并非一成不变,恒瑞的优势能保持多久?

一般来说,新药研发周期大概是8-10年,其他公司要超越恒瑞,最起码在2020年这个时间点上先立项70个以上的新药临床项目,同时在这期间,恒瑞没有新的研发项目,这才在理论上有可能超越恒瑞。因此,从恒瑞目前能稳定保持每2-3年都有创新药上市的良性发展态势来看,短期内想要超越恒瑞,难度还是相当大的。

而这,正是恒瑞的成长密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生长激素   币值   造影   精密   长春   年成   科技   代工   红利   净利润   中国   国家队   龙头   深度   去年   力量   领域   业务   行业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