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牛根生的蒙牛:究竟是如何败给伊利的?

中国乳业双雄争霸,蒙牛和伊利二十年来争斗不已。

近日,伊利官方微信发文,再次引爆蒙牛和伊利的口水大战。且抛下这些冲突放眼大局,这些年蒙牛已经被伊利甩得越来越远,其原因何在?

失去牛根生的蒙牛:究竟是如何败给伊利的?


1

失去牛根生,蒙牛跌下神坛


1999年,伊利“重臣”牛根生被董事长郑俊怀逼走,随后创办了蒙牛乳业。郑俊怀怎么也想不到,被自己逼走的牛根生,会成为伊利最强大的对手。

蒙牛乳业成立三年便开始股改,先后引进了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等三家外资机构,大有一飞冲天之势。反观伊利,由于牛根生的出走和管理的混乱,其业绩直线下滑。

2007年,蒙牛的业绩正式超越伊利成为乳业老大。但随着2009年,牛根生淡出管理层后,蒙牛就开始走下坡路。

2011年牛根生彻底离开蒙牛,全心投入他的慈善事业。第二年,伊利就再次反超蒙牛,重新坐上乳业霸主的地位,并把蒙牛甩得越来越远。

失去牛根生的蒙牛:究竟是如何败给伊利的?


2018年年度财务报告显示:伊利市值1989亿,而蒙牛市值仅1203亿,二者已经明显不在一个等级;营收方面,伊利年营收795.53亿元,蒙牛年营收689.77亿元,二者相差也达百亿;利润方面,伊利净利润为64.52亿元,蒙牛仅为32.03亿元,不足伊利的一半。

根据2016-2018年的财务数据计算,蒙牛与伊利的营收差额分别为65.33亿元、73.92亿元与105.76亿元。可以预测,在未来蒙牛与伊利的差距会进一步增大。

失去牛根生的蒙牛,为何会败得如此之惨呢?

2

用户为中心

牛根生带走了蒙牛的营销能力


牛根生时代的蒙牛,可以称得上中国最擅长营销的企业。

1999年,刚成立的蒙牛第一个广告是:蒙牛甘做内蒙古品牌第二,蒙牛向老大哥伊利学习。

当时的蒙牛在内蒙古前100都排不上,可是在内蒙古都知道乳品行业的老大是伊利。蒙牛通过傍大款的方式,借用伊利的知名度迅速崛起。

同时,牛根生整合农村信用社,与政府联手打造农村扶贫工程。农民到信用社贷款买牛,蒙牛品牌做担保;他们的奶牛产出的牛奶,由蒙牛负责包销。

就这样,蒙牛一分钱没花,既解决了蒙牛的奶源问题,又赢得了扶贫的好名声。

此外,蒙牛在2003年与中国航天合作,借势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上天事件,让“航天专用奶”的口号响彻大江南北;2005年赞助超级女声更是让蒙牛大火一波。

失去牛根生的蒙牛:究竟是如何败给伊利的?


蒙牛出神入化的营销手段,带动了蒙牛销量上的突飞猛进。然而,牛根生离开之后,蒙牛失去了主心骨,不管是品牌代言还是营销都找不到方向。

蒙牛一直选择年轻的时尚明星做代言,而伊利围绕奥运会展开,选择了具有影响力的明星运动员,如刘翔、易建联等。虽然时尚明星也能够带来一定的关注度,但是相比借势奥运会这类重大活动,显然远远不及。

这几年里,蒙牛最有影响力的营销是去年借势世界杯,可那场营销是蒙牛花了20亿砸出来的。即便如此,其营销效果远不及仅花3000万的华帝。

反观对手伊利,这些年拿下了《爸爸去哪儿》、《最强大脑》、《我是歌手》、《奔跑吧,兄弟》、《奇葩说》等现象级综艺节目,赢得大量的流量,在营销层面全面超越蒙牛。

3

多元化大单品争夺战,蒙牛惨败而归


2005年,在牛根生指挥下,中国第一个高端牛奶品牌“特仑苏”诞生,它一度成为中国家庭送礼必备产品,把伊利打了个措手不及。

失去牛根生的蒙牛:究竟是如何败给伊利的?


面对蒙牛的来势汹汹,伊利不甘寂寞,果断推出了“金典”、“ 安慕希”、“ 畅意100%”、“ 畅轻”等高端产品。

高端牛奶品牌的争夺,引爆了蒙牛和伊利的“多元化产品争夺战”。而缺少牛根生指挥的蒙牛,在这一战中惨败而归。

截止去年底,蒙牛手中除了“特仑苏”和“纯甄”两张王牌以外,仍拿不出其他像样的产品;反观伊利的多元化不仅中,拥有3款单品破百亿,11款单品过10亿。

同样是多元化布局,为何蒙牛的大单品这么少?

其原因在于他们的资源分配不同。伊利主要把资源用于品牌塑造上,它致力于打造更多的大单品,为营收增长提供持续的驱动力。而蒙牛选择疯狂的并购,它企图通过收购雅士利与君乐宝来等品牌,实现营收增长。


失去牛根生的蒙牛:究竟是如何败给伊利的?


蒙牛花巨资收购现有品牌,而伊利把精力用在塑造自身品牌上,这便是他们多元化战略上最大的区别。

事实证明,蒙牛收购的企业,都在走下坡路。比如蒙牛收购了雅士利和现代牧业,两者都曾拖累蒙牛的业绩,甚至在2016年导致蒙牛净利润亏损7.5亿。

蒙牛的疯狂收购,消耗了它大量的资源,拖累蒙牛旗下单品的发展,惨败给伊利也在情理之中。


4

渠道加盟模式的副作用凸显

蒙牛新一代领导层不知变通


在快消品行业中,渠道为王是亘古不变的定律;蒙牛的失败,同样是在渠道上的失利。

作为老牌企业,伊利很早之前就开始建设自己的渠道。它通过全国中心城市分公司直营销售体系的布局,以直营和分销相结合的模式,提高了流通链的效率,其终端配送能力远超过竞争对手。

在渠道全面落后的情况下,牛根生另辟蹊径,采取了一种“财散人聚”的策略,通过让经销商和管理团队入股,来团结经销商团队。

这种经销商加盟的模式,让蒙牛的渠道扩展非常迅速,让它在短期内弥补了自己的渠道劣势,并连续5年全面超过伊利。但是随着蒙牛的逐步强大,这种加盟模式的弊端显露无疑。

一方面,加盟模式增加了加盟商的风险。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让中国所有乳制品企业都深受重创。由于蒙牛采用的是加盟模式,三聚氰胺事件带来的风险由蒙牛和渠道商共同承担。表面上看,蒙牛的做法很明智,可减少风险的同时也让渠道商心存芥蒂。

另一方面,加盟模式让蒙牛对渠道的控制力减弱。

由于加盟模式会过度依赖一些大经销商,他们对蒙牛的议价和谈判能力会变得越来越强。

2018年蒙牛加大了加大三四线城市销售渠道投入,但并没有拉动同等比例的营收增长,这便是因为蒙牛对渠道的控制力太弱。

是牛根生的渠道加盟模式错了吗?

不,在当时渠道几乎为零的情况下,要想超越伊利,这种另辟蹊径的思路也许是最好的方法。但是市场环境在变,蒙牛的处境也在变,蒙牛新一代的领导层没有顺应环境做出战略调整,这才是蒙牛惨败的原因。

失去牛根生的蒙牛:究竟是如何败给伊利的?


牛根生之于蒙牛,如同乔布斯之于苹果!失去牛根生的蒙牛,在各方面都开始下滑,追赶伊利变得遥遥无期。但是一个真正优秀的企业,缺了任何人都能够继续成长,显然蒙牛尚不具备这一特质。


本文由陈雪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另辟蹊径   走下坡路   领导层   控制力   争夺战   新一代   中国   牛奶   业绩   渠道   经销商   风险   模式   品牌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