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阿里的处罚,已经是手下留情

阿里因为涉及垄断被罚182亿,从表面上来看,似乎金额很大,但其实,这个处罚属于批评教育范围,不算太重。

对阿里的处罚,已经是手下留情

理由有以下几个:


1、这个处罚是按照上一年度销售额的一定比例来计算的。法律规定的处罚比例是,从1%到10%,执法机构可以在这个区间按照实际情况,自由裁量。


阿里目前是被裁定罚款4%。


所以,相对于10%的上限,4%的处罚比例还不到一半,执法机构显然没有想重罚。


当年高通因为触犯中国的反垄断法,被罚了8%。相对于高通的这个处罚标准,阿里相当于只有高通被罚比例的一半,算是手下留情。


2、182亿的处罚金额,看似很高,但跟阿里的营收和利润比起来,不算很多。


我查了一下阿里在上一季度的财报,最近披露的上一季度净利润是,794.27亿。大家要注意,这是净利润。而上一季度的营收则达到2211亿。


阿里真的是太厉害,赚钱的速度和能力,远远超过大家想象。


实际上,阿里在19/20年度的净利润,是1493亿。但到了上一季度,净利润就冲到了794.27亿,相当于去年净利润的一半。最近一个季度的净利润,就达到了上一财年整年度净利润的一半,可以想见阿里的赚钱速度,在以什么样的方式在增长。


3、《反垄断法》规定的最严厉处罚,不是罚款,而是拆分。


当年,微软因为捆绑销售操作系统和浏览器软件,差点被美国政府拆分。所以,中国的执法机构对阿里只是开出了金钱罚单,不算什么很重的处罚措施。


微软在1993年的时候,因为捆绑销售安装浏览器软件,被人投诉举报后,美国政府介入调查。1994年时,微软和美国政府达成和解,同意修改软件使用合约,允许其他软件生产商和微软进行正当竞争。


然而,微软随后就展开了骚操作,因为它发现跟美国政府达成的和解协议中,有一些漏洞。


于是,微软利用该些漏洞,继续搞限制竞争的行为。


当时,美国有个叫网景的公司,专门生产浏览器,生意做的特别好,占据了浏览器市场的大半壁江山。由于被微软限制竞争,于是向美国政府投诉。美国政府于是再次介入调查,指控它违反当年的和解协议。


1997年10月,美国政府再次起诉微软,指控微软存在垄断行为。


官司前后共打了数十年,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微软在支付了18亿美元的和解费用后,逃过了被拆分的命运。


而当初的这个网景公司,早已经在这漫长的诉讼流程中,因被排挤导致经营不善,而被别人并购了。


垄断行为在全世界大多数国家,都是不受待见的。只不过,资本主义国家的局限性是,当资本利益集团庞大到一定程度时,政府有时也拿它没办法。


微软当时之所以能逃过被拆分的命运,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向共和党捐献了一笔高额竞选资金,还花了很多钱进行游说,以求在垄断案中获得支持。后来,小布什当选。而微软的案件,最终也以和解结案。


这些都是公开新闻,网上随便搜搜就可以查到。


垄断有什么危害呢?


我们可以看一下微软当时在排挤网景公司的浏览器产品时,比尔盖茨在内部发的一份邮件内容,感受一下:


比尔盖茨说:“让我们切断他们 (网景浏览器) 的氧气,碾碎他们(Let’s take away their oxygen supply and crush them)


市场经济的目标,是通过健康有序的竞争,促进生产力的不断提升。


但是,垄断完全扼杀了这种竞争。


而且,垄断不仅会阻碍竞争,还会造成社会竞争能力的整体性衰退。当垄断资本集团躺着就可以挣钱时,它为什么还要搞创新呢?当垄断资本集团稍微涨点价,就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它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长久以往,垄断会侵害社会整体利益,并逐渐形成资本寡头。


而资本寡头的最高境界,是金融寡头。


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被金融资本控制后,是很危险的。


金融运作的本质,是倒腾钱。为了攫取高额利润,金融资本会不断利用杠杆,玩各种空手套白狼,以最大程度攫取超额利润。在这个过程中,风险会越埋越大,直到某一天,让全社会都来买单。


美国在2008年时发生的金融危机,本质上就是这么玩出来的。


当一个国家的政治被金融资本控制后,则可能会引发周期性的政治动荡甚至战争。金融资本在造成经济的周期性动荡后,会把这种矛盾和风险内部分化或外移,造成内部分裂或外部局势紧张甚至战争。


而在冲突或战争过程中,金融资本和军火资本勾结,再次赚的盆满钵满,普通人则上前线成为炮灰。小国或弱国,则成为炮灰中的炮灰。


西方精英们,对这个逻辑的理解,其实挺深的。如果我们去看美国的一些科幻大片,很多都是在讲,大公司或资本利益集团如何操控社会,社会严重分化,普通人穷的掉渣,有钱人则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


比如,像《时间规划局》中的故事,有钱人和穷人之间连生命时间的分配,都是不公平的。


这种故事在中国,不太容易被创作出来。主要是因为,中国几千年的朝代更迭故事,逻辑起点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新中国政府的立政根基,就是带领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主要是穷人),推翻了三座大山。


其中一座重要的大山,就是地主土豪资本利益集团。


所以,如果在中国发生像生命时间分配都不公平的事件时,这个有钱人群体早就被推翻了。


讲到这儿,大家是否可以理解,为什么阿里首当其冲被处以反垄断惩罚?


阿里最近几年的内卷,搞得太厉害。


阿里最开始想当中国的亚马逊,可是,现在已是初心不再。亚马逊可是把电商做到了全世界,但阿里的海外扩张并没有太多野心。阿里搞商家二选一,相当于利用自身巨无霸地位,要么收割别人,要么弄死别人。


当阿里想要进军金融业,马云公开演讲希望国家放开对金融行业的限制时,其实已经不止忘了初心。


所有在中国的企业家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即中国是不可能出现金融寡头的。民营资本只被允许在有限的可以促进实体发展的范围内,去搞一下金融,但不可能被允许成规模成建制的去玩金融。


这是社会制度决定的,而这个社会制度,是历史的选择。


那国企呢?有些国企也是垄断的,为什么不罚?


这个问题的答案,说复杂复杂,说简单也简单。


国企有很多,大多都已经完全市场化。目前,仍处在政策性垄断地位的国企,主要是在一些不可再生资源行业。比如,粮食、电、石油。


为什么在这些行业的国企,可以处于垄断地位呢?


因为这些行业,绝不能被民营资本垄断。而市场经济在发展一段时间后,很容易形成垄断。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中国现在所有农业用地,都可以自由买卖,那会发生什么?


很多资本利益集团可能会大肆进军农村,把农民的地,都买下来。


到时候,土地和粮食就会被掌握在资本利益集团手中。只要发生歉收,大米的价格可能会涨到100元甚至1000元一斤,大多数人都买不起。


所以,这些涉及国计民生的行业,必须要被掌握在国家手中。如果政府收割你,你还可以骂政府,但如果资本家收割你,你到时候可能连骂谁,都不知道。


因为资本家的定价行为,属于市场行为,现在粮食歉收,就是100元一斤,你爱买不买,凭什么骂人家?


而且,政府和资本家的定价趋向,是不同的。政府有维护社会稳定的职责,所以丰收时会囤粮,歉收时会放粮,以稳定粮价。但资本家反而有囤积居奇的冲动,以攫取高额利润,没有粮荒可能都会制造一些“粮荒”出来。


回到主题上来,中国政府对阿里的处罚,应该属于点到为止。毕竟,属于初犯,中国的民族企业生长到现在,也不容易。阿里虽然在初创阶段拿了外国资本的投资,并在美国上市,但也算是在中国本土生长出来的一个企业。


处罚只是为了批评教育,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它。


虽然很多人不喜欢Tik Tok,但在我看来,Tik Tok比阿里还要强一些。在中美对抗激烈的今天,能上美国制裁名单的,基本都可以归类到好的民族企业一列。而对于没上的,基本都可以归类到纯国内企业。它们体量越大,则表明可能内卷越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阿里   网景   美国政府   金融资本   炮灰   手下留情   微软   资本家   美国   净利润   国企   中国   利益集团   浏览器   资本   政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