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也许您小时曾在过年时在自己家中亲手贴过这样的木版年画,但现只有在记忆中回想,或者到极少的博物馆内去一睹它的容颜。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昨天,家乡一位影友通过微信给我发来他在头条上发的一个微头条,说是他在一间窑洞的墙上看到一份2001的临汾日报,在报纸上有我当年拍摄和采访的一篇文章,看到这里还真让我觉得有点意外和惊喜,没想到这可是十九年前的报纸和作品啦。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这篇文章是我当年采访我们临汾市平阳木版年画的守护者和传承者--赵大勇老先生所写的一个故事,在我心中,赵大勇老人是一个十分敬业、执着而又有出众才华的人,而文章中的这张配图就是在中央电视台记者对老人进行采访时,我在现场拍的一张照片。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平阳,山西省临汾市的古称,早在宋金时期,这里的造纸、刻版、印刷业就已相当发达,这也为平阳民间木版画这门集绘画、雕刻和印刷于一体的艺术发展创造了机遇,从而被誉为我国年画的“始祖”,到明清时期,平阳木版年画无论在印刷的品种还是在生产规模上在国内都达到了顶峰。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时临汾及周边地区有大小作坊百余户,每年印刷发行木版年画共计有近1亿张。平阳木版画的制作需要三个环节,一是刻制木版,二是染色套色,三是印刷,体裁大都以戏曲故事、民间风俗、神话传说、人物花卉为主。它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将木版雕刻技法、色彩、线条、题材融为一体,被国外收藏家赞誉为“东方智慧的结晶”。后因受战乱等多方面的影响和社会的进步,这一艺术形式渐渐失去了往日的辉煌。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2002 年12月,经山西省文物局批准,原临汾地区文 联副主席赵大勇,自费在家中开办了临汾市平阳木版年画博物馆,馆藏历代年画、雕版等3000余件,精品300余件,并免费让群众参观、无偿为群众服务、义务为群众讲解。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多年来,赵大勇老人不为名、不为利,为木版年画的发掘、保护、继承、整理和创新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参与并编辑出版了《晋南木版年画资料》、《平阳木版年画》等一系列专著,在他的不懈努力下, 2008年6月,平阳木版年画这一古老的艺术被列入了国家第二批非物质遗产名录。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赵大勇老人多年致力于拯救和传承平阳木版年画的工作,几十年如一日为之奔走、呼吁。积极收集、收藏、整理年画精品及珍贵资料,为这项非物质遗产的传承做出了巨大贡献。图为他在研究从民间收集的木版原物。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他曾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被称为"平阳木版年画的活化石"。他参与撰稿的《中国民间美术全集--山西分册》于1993年由人民出版社印刷发行;他编著的《平阳新年画选》1999年出版发行。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而后来随着人们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现代的东西开始冲击取代了原来只贴在墙上的木版年画这一艺术,从而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对此,老人时常抽出时间,和老伴一起动手,亲自印制一些新的木版画供参观者收藏。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为了使木版画这一艺术更好的沿续和传承,赵大勇还会不时的创作和刻制一些新的木版。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而如今,老人已去逝多年,但让人欣慰的是他将平阳木版年画这一艺术传承和保护工作传给了他的孙子赵国琦,他也由此成为了这一艺术的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从而使这一珍贵的非物质遗产得到了很好的传承。

赵大勇老人和他珍爱的平阳木版年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平阳   木版   年画   临汾市   人民出版社   临汾   木版画   山西省   老人   珍爱   遗产   物质   群众   采访   民间   艺术   数码   赵大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