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你再这样夸孩子,孩子可能再也不想进步了

越来越发现,年轻一代的父母,都不吝于赞美自己的孩子。

当然,当孩子的表现达到甚至超出自己的期待时,父母及时地夸奖表示肯定,强化孩子正面的一面是理所应当的。

抱歉,你再这样夸孩子,孩子可能再也不想进步了

然而,不少父母在夸孩子时,用词实在很“匮乏”:你真聪明、我的宝贝真厉害、你真棒或你真漂亮

这样的夸奖固然会让孩子心里美滋滋,认为自己很优秀,却实际上起到的作用不大,甚至还会在暗中埋下隐患而不知。

越夸孩子聪明,孩子竟越退步

来自斯坦福大学发展心理学教授卡尔·德韦克Carol Dweck教授便通过对纽约20所学校的400名学生、开展一项叫做“称赞方式与思维模式发展”的实验。

在实验中,教授让孩子们独立完成一系列难度不同的拼图任务。

这些孩子被分成两组,第一轮他们完成任务后,工作人员分别用不同话来对他们的表现进行点评。

抱歉,你再这样夸孩子,孩子可能再也不想进步了

第一组的孩子完成任务后,被夸“你很聪明”,而另外一组会被表扬“你非常努力,所以表现得出色”。

随着难度逐步加大的三轮测试下来,结果令人震惊。

被夸聪明的孩子,在第二轮的任务中,大部分选择了简单任务;而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难度较大的任务。

他们对面对高难度第三轮测试,虽然两组都失败了,各自的反应也让人有点意外。被夸聪明的孩子认为是自己不够聪明,很灰心;而被夸努力的孩子则认为自己不够努力,还要继续努力

当挑战完成后,两组孩子再次做了最简单的测试。

结果被夸“你很聪明”的孩子分数退步了20%,而“你非常努力”进步了30%。

夸奖不同,思维方式不同

为什么同样是夸奖,前面一种越夸越让孩子退步,而后面一种夸奖,让孩子越挫越勇呢?

卡尔·德韦克从这个实验得出的结果是,那些常常被夸聪明的孩子,他们陷入“固定型思维”,认为“聪明”是天生的,后天无法改变。

而被夸努力的孩子则形成了“成长型思维”,这类孩子会认为自己之所以收获赞美,是靠自己的用功,态度和汗水决定了一切

前一种思维让孩子耽于努力,忽视自己的力量,面对挫折时束手无策,后一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拥有掌控的能力,遇到挑战积极面对。

所以,当父母过多夸赞孩子的“聪明”、“漂亮”、“厉害”等这些不受他们控制的固定性特质,会就让小小年纪就以为,靠“聪明”就可以轻易获得赞美,他们的脑海里并不会建立起“聪明”与“自己主动”之间的联系。

可当周围的人都只强调他们的天分,而忽略或不鼓励发展那些后天能够提升的成长性特质时,这可能会引导他们走向“不思进取”的歧途,宁愿停留在原地保持自己的“优秀”,从而慢慢地扼杀掉自己的成长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能让孩子走得更远

如果不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因为你陷入“固定性思维”,那么,当我们在称赞孩子时,不如试着从多个方面,来鼓励他们发展更多美好的内在品质,激励他们形成“成长性思维”。

比如当孩子完成了一场表演,你可以把“你演得真好!”换成“我注意到你不仅不紧张,而且讲台词时声音也响亮,眼睛也跟观众有交流,比之前进步了很多,真的很好

这样表扬进步而不是表现,就能引导他们和过去的自己比较来感知进步,积极地去扩展自己的能力。

抱歉,你再这样夸孩子,孩子可能再也不想进步了

当孩子用更快的时间拼完同一副拼图,你可以把“你拼得真快”,换成说“你怎么那么快?!我发现你拼的过程很专注,而且你好像还找到一些技巧,可以和我分享一下吗?”。

表扬过程、方法而不是结果,将孩子的注意力从结果转到到过程,会让他们自动思考做事的方法,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

即便在挑战难度较高的拼图中失败了,也不会过于陷入结果而不能自拔,而是从失败中汲取经验。

抱歉,你再这样夸孩子,孩子可能再也不想进步了

一个从小到大对“夸奖”有清醒认知的人,会明白想要真正一直赢得他人的赞美,就是一定要走在不断修炼、不断提升自我的路上。

所以,不要让孩子在该努力的年纪,就选择窝在“天分”的温床里,扼杀了自己的创造力。

要让孩子知道,我们之所以不吝于赞美,是因为他们拥有自我成长的力量。

你平时是如何夸自己的孩子?在你的夸奖中,孩子是否有发生了哪些变化?

如果你有这方面的心得和体会,请留言和我们一起讨论交流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斯坦福大学   卡尔   固定性   孩子   退步   天分   拼图   抱歉   难度   思维   聪明   教授   父母   过程   努力   测试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