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8年英国汉学家炮制中国文明起源于欧洲的学说得到中国学界认同

19世纪后半期,早期中国文明西来说一度流行,且演化出多个版本。英国汉学家斯密的中国文明雅利安起源说亦是其中一家之言。

1868年英国汉学家炮制中国文明起源于欧洲的学说得到中国学界认同

若将其观点置于19世纪东方学研究的背景中可以看出,中国文明雅利安起源说代表了西方人试图通过民族学研究,将中国文明这个分支接入人类整体文明史的一种尝试。

随着东方学的兴起而逐渐繁盛的近代民族学,就这样被以一种不怎么恰当的方式应用到了对中国的研究当中。

从斯密运用民族学方法对上古中国历史进行的重新解读中,不难发现那个时代的汉学研究所带有的浓厚的民族学色彩,以及来自东方学的影响。   

1868年英国汉学家炮制中国文明起源于欧洲的学说得到中国学界认同

在今人对近代汉学的研究中,英国人斯密的名字似乎早已被淡忘。《近代来华外国人名辞典》中对他有一个非常简短的介绍:“英国人。早年来华,1887年应山东巡抚聘,测量运河北段,后来有调查山东和四川的煤矿资源。金氏旅居上海多年,汉学有相当基础,常在亚洲文会的刊物上发表文章。著有《中国铜钱与茶叶贸易》(1868年),《中国内地的交通和欧洲的交通》(1893-1894年)等等。”

1868年英国汉学家炮制中国文明起源于欧洲的学说得到中国学界认同

事实上,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此人是汉学界的活跃分子,上海皇家亚洲文会的骨干,一度担任过会长。

他所提出的中国文明雅利安起源说,试图用近代民族学的方法解释中国文明的起源。

这一如今看来颇有些怪诞的解释却折射出19世纪东方学在思想和方法上对早期汉学研究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汉学家   汉学   中国   东方学   后半期   民族学   巡抚   欧洲   英国   山东   学界   学说   英国人   上海   起源   近代   交通   方法   世纪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