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小年,虽不同时,吵吵嚷嚷中开启各具特色的热闹中国年

中国幅员辽阔,南北地方差异一直以来是人们津津乐道又争论不休的话题。小年到了,每年这个时候大家又“争端再起”。是二十三还是二十四号过啊,吃什么啊,有什么习俗啊,这个问题我想还会一直争论下去,但在这种吵嚷的热闹氛围中,浓浓的中国味、新年味已经来了!

南北小年,虽不同时,吵吵嚷嚷中开启各具特色的热闹中国年

南北小年,这个问题由来已久

说起小年,当时是历史悠久了,之所以南北地方出现日期上的差异,据说关于小年,最早是这么规定的,即“官三民四船五”,官方是二十三、民间是二十四,船家是二十五。

北方地区在南宋以前都是政治中心,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廿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廿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廿五。这一说法的形成有何典故已不得而知,但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们的等级观念比较强,因此过小年也分不同的身份地位及职业。

南方北方,开始为春节忙碌了

南方北方过小年的日期虽有差异,但是无论是哪天过小年,人们辞旧迎新的愿望却是一致的。过小年,人们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开始忙碌了,打扫庭院房屋、祭灶、剪窗花、吃灶糖、饺子等等。

扫尘土。小年离春节是越来越近了,所以打扫房屋很关键,扫尘土为了除旧迎新,拔除不祥。干干净净,焕然一新的房屋迎接新的一年,心情也会大好。

南北小年,虽不同时,吵吵嚷嚷中开启各具特色的热闹中国年

祭灶王。“灶王”也就是厨房之神,“祭灶王”的习俗源自一个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于是小年这天,人们会摆一些甜瓜、灶糖在灶王像前,以表自己真诚祭拜灶王爷,为的就是让灶王爷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也是图个吉利。

剪窗花。在以往的年俗里,剪窗花是一项传统的活动,通常人们会剪一些吉祥喜庆的东西,如动植物,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子滚绣球,三羊(阳)开泰,二龙戏珠,,五蝠(福)捧寿等等。

南北小年,花样美食来咯

南北小年,虽不同时,吵吵嚷嚷中开启各具特色的热闹中国年

吃灶糖。民间有一个谚语,“二十三,糖瓜粘,灶王老爷要上天”。小年,大年的伙伴。每年腊月二十三日的时候,它都会派小年先到人间,看看都有哪些人需要吉祥能量的补充,为它通报情况。小年爱吃灶糖,于是人们为了小年和灶王爷能“上天言好事”,就形成了中国人过小年吃灶糖的民俗。

吃饺子。饺子真是受欢迎度非常高的食物,小年的时候一般也是祭祀灶君的时候,而北方地区的人在小年给灶君上供的时候,就要端上一碗饺子,因为“送行饺子迎风面”,给灶君送行,所以要准备饺子。

米饼。在广西的部分地区,在小年这天,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米饼的原材料是糯米粉,在里面添加一些芝麻,花生,白糖,然后放入圆形的模具中蒸熟,在小年这天食用,寓意团团圆圆。

麻糖。有句俗语叫做“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指的就是在小年这天要准备麻糖,麻糖是一种方块糖,先将大米,花生,枣子炒熟之后,加入糖浆,使大米,花生,枣子黏在一起,这个就是麻糖了。

火烧。在小年这天,北方有些地方也会吃火烧,主要的食材有面粉,新鲜的肉,香葱,花椒等等,而各个地方由于当地风俗的不同,添加的食材也有所不同。

粘糕。山东的部分地区,有一句民谣叫做“二十三,粘糕粘”,指的就是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天要吃粘糕,粘糕的粘性很足,也有着希望灶王粘住嘴的意思。

南北方小年,时间、习俗、饮食虽有差异,但是喜庆热闹的中国年里大家对节日的向往是不变的。在小年这一天,开启属于你的新年期待吧,祈愿过一个热闹、圆满、喜庆的春节。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小年   北方地区   灶君   麻糖   灶王爷   船家   窗花   枣子   各具特色   腊月   喜庆   习俗   饺子   差异   热闹   春节   地方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