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来的儿童养生,正在摧毁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孩子的健康,关乎孩子的未来、家庭的希望、民族的振兴,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但有时他们坚持的“爱”,却可能成为孩子的负担。你认为的“爱”,是否会对孩子造成伤害呢?你以为的“好”,有没有进入误区呢?


1.饮食



许多父母唯恐饿坏了孩子,喂食过多。


乱来的儿童养生,正在摧毁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实际上,多食反而容易加重孩子身体负担。不仅容易造成儿童肥胖,未来得及消化的残余食物也会在肠道细菌作用下产生有害物质,长此以往,容易诱发各种肠道、脾胃疾病。


尤其晚上睡觉时,孩子晚餐吃太饱,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影响到生长激素的分泌。睡个好觉,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育十分重要。


另外,孩子吃太多还可能会出现食物倒流现象,如果不及时处理,很可能因气管堵塞危及生命。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家长平时都会根据孩子的喜好买很多零食给孩子吃!但是却不知道,过量吃零食危害很大。


且不说零食中含各种添加剂,大部分零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孩子由于身体发育需要按时补充营养,而常吃零食会影响孩子的饮食习惯,从而造成营养不良。


由于很多零食里的糖分较高,如果不注意口腔和牙齿的保健,还易长蛀牙。



儿童的生长发育,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想当然地加以干涉。


父母想给孩子最好的、希望其健康成长的想法可以理解,但是吃最好的也需注意,尤其给宝宝服用补药补品,非但无益,反而有害。


乱来的儿童养生,正在摧毁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经常给宝宝服用补药补品,不仅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其正常发育。因此,若非确有需要,实在不必额外狂补。



养孩子,最重要就是养好脾胃,这个是第一原则,如果孩子脾胃受伤,我们即便补给再好的营养,也无济于事,因为这些营养没办法被脾胃消化吸收,只会变成垃圾排出体外,或者变成痰湿滞留在体内,困扰孩子。


脾胃喜欢温暖,畏惧寒凉。况且,孩子的脾胃不同于成年人,他们的脾胃非常娇弱,如果饮食不符合脾胃的特性,脾胃很容易受伤。


2.生活方式



小儿体温调节能力差,若温度变化过骤,容易感冒。因此,家里有小孩,空调风扇要谨慎使用。


乱来的儿童养生,正在摧毁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出汗后毛孔张开,不宜马上洗冷水吹风扇或空调,风寒即从毛孔进入身体,轻则引起感冒,重则血脉凝泣,引起经络不通,肢体萎废,中风,肌无力等重症。另外,孩子睡觉时也不宜直对吹空调、风扇。



家长往往会根据自己的体感,给孩子穿衣服,这是不对的。


宝宝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由于生理特点的不同,对穿衣冷热的要求也是不同的,家长如何给孩子穿衣应以孩子的体感为主,不要盲目的给宝宝“捂”或“冻”。


判断冷热,可通过摸后颈判断(注意要摸被衣服覆盖的地方,别摸露在外面的后颈):摸起来温热,说明衣服穿得很合适;后颈发凉,说明衣服穿少了;后颈出汗了,说明穿得过多。



许多家庭为孩子打造了“温室”,让孩子与外界隔绝,盲目讲卫生,甚至认为外面的所有东西都不卫生。


乱来的儿童养生,正在摧毁孩子的健康和未来


要知道孩子早晚都是要步入社会的,慢慢培养孩子适应自然的能力,而不是营造一个温室。


3.用药



儿童轻微发热感冒是常有的事,不必过分着急。但现在很多父母,只要孩子着凉感冒,马上去医院、诊所,甚至主动要求输液、打抗生素。


事实上,未必每次感冒都会发烧,也未必每次都要用抗生素治疗。用不用抗生素,得看孩子的具体症状。


所谓抗生素,是由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或高等动植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次级代谢产物,能干扰其他生活细胞发育功能的化学物质。


简单来说,抗生素只适用于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引起的炎症。而病毒性感冒并不适合用抗生素,滥用反而会杀死体内正常菌种,人体免疫力也会随之下降。



有不少家长见孩子老是喉咙发炎、便秘、嘴唇红等症状,就认为孩子是上火,甚至不经医生处方就给孩子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


但其实,以上这些症状未必是上火,也有可能是积食久了、日久化热的表现。针对这种症状,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应及时帮助孩子消食导滞,若一味地用下火的药物处理,可能会加重问题,反而令孩子更不适。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儿童   孩子   都会   寒凉   补药   可能会   脾胃   补品   抗生素   细菌   风扇   零食   家长   父母   空调   未来   健康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