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美丽宜居乡村

近几年,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农村四好公路建设成效明显,村组内部道路硬化逐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覆盖,生活垃圾实施专人清运处理,农村生产生活秩序得当,村容村貌日渐改善提升,从公厕建设到安装洗手台,从房前屋后5包责任制到护路员配置,从安装水表到人蓄分离······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质增效。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一是产业发展缺乏因地制宜的规划。特别是在偏远山区,基本没有产业可言,更多的是荒地荒山成片,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内只有年迈的空巢老人和上学的留守儿童。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因地制宜,规划农产品产业发展,做好产销对接工作,首先做好产业振兴,打好乡村振兴的基础。

二是缺乏可行性的村庄编制规划。很多乡村,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几乎没有编制可行性的乡村发展规划,即使有,也是抄其他村的方案,完全没有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编制出符合本村发展的规划。

三是村民意识不高。人居环境要有质变,必须是全民参与,因此,村民自身素养提高,习惯向优改变是乡村环境持续优化的核心。然而,我们有的村民,几十年的生活习惯很难在短期内改变,甚至不愿意多学习。

四是便民服务功能弱化。很多基层政府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到位。村民想要发展养殖业或其他产业,基层政府不参与指导,不积极协调,服务质量和态度有待提高。

五是乡村河湖保护不够重视。很多人以为保护河湖工作只是城里的事情,忽视乡村的水土保护、河湖保护工作,生活垃圾、化肥包装袋、农药包装袋等随意扔进山间小溪,缺乏保护。

只有破解上述难题,美丽乡村建设才能从根本上解难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乡村   村组   村内   青壮年   水表   荒地   荒山   因地制宜   可行性   村民   基层   农村   美丽   产业   政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