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当手机收到“在吗”时,如何优雅的回复?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刻

一位不常联系的好友,突然发来单独一条「在吗」,心里不禁一咯噔,脑补出接下来可能进行的一场尬聊,心照不宣地等着对方说出自己的「不情之请」……
年底了,当手机收到“在吗”时,如何优雅的回复?

经过一番心理建设,终于怀着英勇就义般的心态,小心谨慎地打出「在」并发送。

相信我,你不是一个人在颤抖。

以下回复技巧仅供参考,请注意使用剂量,避免因使用不当造成的不良后果。

友尽反击型
年底了,当手机收到“在吗”时,如何优雅的回复?

适用范围:无惧被对方拉黑或删除的「好友」。双方对话频率<一年一次,常见于小/初/高中同学、或是某次社交场合上加的陌生人。

在吗?

不在。

只要你无惧得罪人,有直抒胸臆的勇气,那么这个被自己脑补过无数次的「不在」,真正发送出去的一刻,保证你爽过抢红包了。

在吗?

你是?

一般人见自己在你这儿这么没有存在感,可能也就自动消失了;若对方是一个执着的人,可能会耐心地自报家门,然后你可以尴尬而不失礼貌地说上一句:「年底了,当手机收到“在吗”时,如何优雅的回复?好久没联系了,抱歉之前没有备注。」
年底了,当手机收到“在吗”时,如何优雅的回复?

在吗?

我没有钱。

年底了,当手机收到“在吗”时,如何优雅的回复?​能有效击退以借钱或凑份子钱为目的发来的「在吗」。

在吗?

这秒钟在,下一秒不一定。


无奈回应型

适用范围:即使收到这样让你糟心的信息,仍想与之维持交际的好友。

在吗?

在吧。

健在。

年底了,当手机收到“在吗”时,如何优雅的回复?

装疯卖傻型

适用范围:只要你开心,没有限制范围,但是有被当成 2B 的风险。

在吗?

不是本人。

不如我们就互相假装是爸爸在线好了。

在吗?

在还是不在,这是个问题。

其实「在吗」是个哲学问题,每次被这样问,我都会质疑自己存在的真实性。

在吗?

对不起,您的消息发送失败。

您呼叫的用户暂时无法接通,有事请留言。

对不起,您的消息旨意不明,已被系统自动过滤。


见色忘病型

适用范围:应用范围极窄,如果你有暧昧对象或暗恋对象,不妨一试。

在吗?

我随时都在。

你要跟我表白吗?

使用前务必把握好和对方关系的火候,否则有适得其反、把对方吓跑的风险。


大仙算命型

适用范围:熟知对方套路,八成他又是想找我干嘛了。但当下就是任性不想理他。

在吗?

(直接不回复,此时无声胜有声。)

一般半个小时后,对方就会耐不住直接说事了;或者,对方也把这事儿忘了,就让往事随风都随风……
年底了,当手机收到“在吗”时,如何优雅的回复?

在聊天时,人们都习惯于通过分析对话信息把控接下来的节奏,而面对「在吗」,生出的失控感和未知感会让人感到焦虑。

开门见山地聊天,直接道出原委,是在给对方留有余地,是高「聊商」的表现。

人们之所以对「在吗」感到压力,也许是因为,它成了一种套路的先行者,带给了我们「联系必有事,有事才联系」的印象。
年底了,当手机收到“在吗”时,如何优雅的回复?

我们期待着「在吗」过后,紧接着的是温情的问候或好久不见的寒暄,而不仅是冷冰冰的索取资源。毕竟我们心中真正的朋友,并不会单方面索取,而是尽量不给对方添麻烦,共同支撑前行。
各位是怎样回复“在吗”的呢?欢迎大神留言分享,让世界多点真诚,少点套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在线   糟心   不情之请   多点   直抒胸臆   自报家门   目的   装疯卖傻   套路   适用范围   优雅   年底   对象   风险   好友   留言   消息   数码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