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面对营收暴跌的至暗时刻 华为如何自救

两年极限施压,美国终于把华为消费者业务逼到极端困境之中,华为最新一期半年报在三伏天显出凛冽深寒:2021年上半年营收相比去年直落30%,从去年同期4540亿直线下跌到3204亿!其中消费者业务营收以接近腰斩的惨烈降幅,预示今年华为的冬天将极度深寒!

深度揭秘:面对营收暴跌的至暗时刻 华为如何自救

然而这还不算是华为最“冷”的时候,面临着无“芯”可用的消费者业务,其下半年营收预料将会进一步下滑,目前来看,消费者业务几乎确认下半年比上半年更加惨不忍睹。

由于制裁,缺乏产业链最关键元器件支撑,导致消费者业务无从开展,面对这样的绝境,华为没有坐以待毙,接连出大招进行化解自救。

首先,华为在2020年底做出分拆出售荣耀的第一招应对!

迄今为止荣耀出售的价格仍然是一个迷,但是我们可以从一些蛛丝马迹分析出来大致售价区间。

荣耀自己的具体营收数据没有正式公告,通过分拆时候一些支离破碎的信息,2019年荣耀销售收入大约为700—800亿元,荣耀占华为消费者业务营收比重为15%—17%,占整个华为营收的8.2%—9.3%;而到2020年,按第三方数据荣耀国内手机销售量4380万台,加上电脑等业务,推测2020年荣耀营收应该接近千亿,但是肯定没到千亿。因为分拆时候赵明透露,“荣耀很快就会达到千亿规模,成为世界500强”。

确定营收大致数据后,按照华为2020年整体利润率7.2%,荣耀属于华为消费手机中低端,利润率只会比这个更低,我们就按7%计算,推测荣耀2020年全年利润应该不超过70亿元,应该在60-70亿之间。

对比市场给予小米20倍左右的市盈率,荣耀业务和生态相对来说还差小米一段距离,加上面临众所周知的困难和挑战,因此估值不会超过小米,合理估值应该在15倍-18倍市盈率,即估值1000亿到1200亿水平

所以有些大V说荣耀成交价400亿美元,完全是缺乏根据的胡说八道。我们从华为年报中也可以看到一些蛛丝马迹,“出售荣耀的100亿定金已经到账”,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定金不超过全款的20%,因此荣耀成交价不可能超过2千亿,一般来说定金都是按10%正常水平,由此华为出售荣耀,收取千亿现金卖掉应该是大概率事情。

别认为这笔钱没啥意义,按华为2020年报中披露,华为经营活动现金流为352.18亿,同比下降了61.5%,为5年来最低,可谓站在现金流悬崖之上,深国资这笔钱简直堪称是救命钱!

不过对于华为体量来说,千亿现金也就是应急,并不能在根本上改变其危险的境地,要从源头上解决,华为必须做出更多的改变。

果然等到2021年年中,华为接连大动作再度出招。

第二招,华为在6月7日拆分出能源业务,成立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将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业务悉数打包进去,按照第三方估计,2020年该部分业务对应营收在300亿左右,放在华为似乎不起眼,但是放到市场上,却足以碾压大部分新能源企业,比如以光伏逆变器发家的新能源新贵阳光电源,年营收不到200亿,但是市值已经超过2300亿,而这个领域华为才是老大!

深度揭秘:面对营收暴跌的至暗时刻 华为如何自救

但是光伏板块只是华为数字能源发力的一个方向,另外一个方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和解决方案商方面,华为开始发力,已经完成了从电驱、动力包、充电桩到智能驾驶一整套完整的新能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比起新能源汽车龙头的比亚迪和宁德时代,华为比特驱动瓦特的数字能源战略,立意更高,技术含量更大。

第三招,一个月后的7月8日,华为再度成立一家名为超聚变技术有限公司,耐人寻味的是,这家新公司的名字不仅仅很让人误解是搞核聚变的(很多大V和键盘侠还真认为华为要放大招改变人类能源进程),而且罕见去掉了华为前缀,将注册地放在了苏州!

从超聚变技术有限公司的注册经营范围来看,华为将云计算、集成电路设计、计算机和物联网、人工智能和视频放进去,正好对应华为企业业务,从经营范围来说可以囊括华为云、华为电脑业务、海思半导体等业务产线,几乎把华为IT业务全部包圆,当然现在业务整合打包尚未公开,我们尚不得而知华为最终将打包多少业务进入超聚变。

深度揭秘:面对营收暴跌的至暗时刻 华为如何自救

深度揭秘:面对营收暴跌的至暗时刻 华为如何自救

联系到市场传闻华为打算卖掉x86服务器业务,接盘者将会是苏州国资,目前X86业务因美国对华为芯片的断供处于困境中,华为有动机变现,华为2020年服务器业务以250亿的销售额位居国内第二名,x86服务器业务是企业业务的支柱。

深度揭秘:面对营收暴跌的至暗时刻 华为如何自救

不过在八仙看来,华为单独卖掉该业务意义不大,首先,服务器业务想象空间不大,国内市场不算太大,2020年不过1300多亿规模,华为服务器业务拼死做到第一名也就是500多亿(2020年浪潮以530亿名列第一),而目前浪潮市值也才480亿出头,按它的估值华为这块业务撑死值200-300亿,比起荣耀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对于华为来说也是杯水车薪,还容易造成撑不住的假象。

华为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将IT这块业务全面整合,将海思全部打包进来,转移控股权实现资本市场的上市,按照芯片行业在创业板或者科创板上市的话,超聚变或许会创造创业板或科创板新IPO记录!

毕竟比起创业板上一个最大IPO东风集团和科创板上一个IPO记录中芯国际来说,超聚变的业务更有想象空间。2020年东风集团申请上市,其汽车业务市场营收509亿,市场估值为2104亿元,融资210亿;而中芯国际19天闪电过会,实际募资额高达532.3亿元,公司估值2029.09亿元!而中芯国际2020年实现的营业收入274.71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3.32亿元。整合了华为IT业务和海思后的超聚变无论是想象空间还是营收、利润都可以全面超出上述俩家(企业业务350亿+海思320亿)。何况海思这个稀缺芯片资源在资本市场,毫无疑问将成为新的龙头被追捧!

显然,打包上市是华为最佳的选择,按华为该业务的营收和利润以及巨大想象空间,预期超聚变可最少实现3000亿以上估值(预测在3000亿-5000亿之间),融资500亿到750亿(IPO上限不超过总量25%,一般10%-15%),可惜决定超聚变IPO前景的并不在华为掌控之中,而在遥远的太平洋对岸。

如何让海思芯片避开制裁,实现自由代工出货和自由购买X86芯片,是华为继续控股超聚变公司绕不开的死结!

要避开制裁,在目前美方制裁措施毫无松动的情况下,超聚变就必须同华为彻底脱钩,一如荣耀,然而这部分业务又是华为核心业务之一,如果选择彻底放手转移股权,尽管可望收回2500亿以上现金(IPO前的转让势必要折价,这个价格看起来数字很大,其实考虑海思十多年研发投入据估计至少1000多亿,华为并没有赚什么),但是这样一来,华为不仅仅是十多年在芯片产业上持续投入成为其他人嫁衣裳,而且斩断了华为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将不得不退回到运营商业务和数字能源业务俩大板块,这对于华为来说无疑于挖肉剔骨一般痛苦。

如果下半年华为芯片面临的制裁毫无松动,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营收进一步大幅度萎缩,华为现金流将面临史无前例的断流危险,到了那个时候,不管愿不愿意,华为都必须在数字能源和IT&芯片业务之间二选一断臂求生!

如果超聚变无法变现,那么重任将落到华为数字能源身上,无论如何,面对凛冬,华为需要有大把粮草渡冬,不管是超聚变还是华为数字能源。

相对来说,IT&芯片业务耗费华为40%以上的研发费用,但是当前却无输出产品机会,毫无疑问是优先断臂的选择。

凛冬已至,华为一定要顶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华为   荣耀   聚变   现金流   技术有限公司   定金   新能源   小米   深度   芯片   消费者   时刻   能源   服务器   业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