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电信 | 红色电信基因薪火相传,通信普及跨越发展创佳话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通信建设使命如磐。新中国建立后,中国的电信事业以革命战争中创建的人民电信为基础,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中国电信人艰苦创业、砥砺前行,克服重重困难,架起来、连起来、通起来,实现通信的跨越发展, 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人民邮电为人民,恢复和发展通信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迅速恢复与发展维系国计民生的通信,邮电事业确立“人民邮电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发扬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投入通信建设,揭开了我国电信发展的新篇章。

以北京为中心的国家干线通信网建设首先展开。从1950年3月到12月,新建明线线路8154公里,整修线路4027公里。1951年、1952年又新建明线线路8600公里。至此,北京至各大行政区的干线都已联通,国内长途通信网初具规模。经过3年恢复时期和“一五”“二五”的艰苦努力,中国电信较快地建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全国电信网络,全国报话业务由原来80%靠无线电路传递变为80%经有线电路传递,城市间也陆续开通了依靠人工接续的长途电话。

同时我国开始自主研制生产电信设备,1957年,第一家自动电话交换设备厂建成投产,从此我国有了自己制造的自动电话交换机,1959年,第一部1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交换机研制成功并投入使用,装备水平和通信能力大幅提高。

红色电信 | 红色电信基因薪火相传,通信普及跨越发展创佳话

1957年,自动电话交换设备厂开工典礼现场

国际通信能力也大幅提高,为了形成覆盖全国、连通国际的短波无线网,邮电员工不到1年时间就在北京建成了当时亚洲最大的国际无线电台,北京成为国际无线电通信枢纽;到“二五”时期,我国直通联系的国家有31个,报话直通线路70多条,1976年中日海底电缆建成投产,增加了国际通信通道。

红色电信 | 红色电信基因薪火相传,通信普及跨越发展创佳话

中日海底电缆上海南汇登陆机房

改革开放腾飞,固话实现大跨越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公众电话网容量435万门,电话用户214万户,电话普及率0.38%,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我国县以下都使用“摇把子式”人工交换,地市以上多是外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使用的步进制交换机,通信能力的落后和电话的匮乏,严重阻碍了改革开放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变革的推进。中国通信人采用高起点、大跨越的方式,精心调研、引进吸收、实现规模发展。

1982年11月27日,中国第一套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在福州开通。一夜之间,福州的电话通信实现了从摇把子、步进制、纵横制到数字程控的跳跃发展。

红色电信 | 红色电信基因薪火相传,通信普及跨越发展创佳话

安装程控交换机

数十万通信人开始掀起电话大发展热潮,信息通信走入寻常百姓家。1997年8月,中国县级以上城市全部实现电话交换程控化,国家公用电信网电话交换机总容量突破一亿门,建成了世界第二大电话网。2002年,中国电话用户总数超过两亿,电话网总体规模和用户数双双跃居世界第一。中国电信通过调研、引进吸收,自主创新,一跃成为固定电话大国,筑就了中国通信业跨越发展的历史丰碑。

红色电信 | 红色电信基因薪火相传,通信普及跨越发展创佳话

在此期间,“八纵八横”干线网筑起中国通信业的脊梁。从1992年11月24日,首条干线南沿海光缆建成开通到1998年8月7日,兰西拉工程竣工开通,总长7万多公里,覆盖神州大地的“八纵八横”光缆干线网络建设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不但彻底改变了我国长途通信的落后局面,而且为我国通信迈向现代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纵八横”光缆全面建设的同时,国际光缆也在同步建设进行中。1994年成立的中英海底系统有限公司,成为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实力并参与国际光缆网络建设的合资企业。此外,由中国电信发起建设了全长3万公里的中美第一条直达海缆,其中上海的崇明以及广东的汕头设有两个登陆点。

1996年,中国电信主动发起建设中美第一条直达海缆,全长3万公里,共有九个登陆点(我国上海崇明和广东汕头均为全登陆),能解决100万路电话的通话需求,曾是中美间和东亚间容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海缆,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目前,中国电信国际海陆缆通达全球72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全球5大流量转接中心。

移动通信大发展,开启通信新时空

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民生发展的基础电信领域,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在改革开放后,迎来飞速发展。

1987年,我国第一个规模商用蜂窝式移动通信系统借全国六运会的东风在广州正式开通。由此,移动通信拉开了在神州大地发展的序幕。

红色电信 | 红色电信基因薪火相传,通信普及跨越发展创佳话

但是,当时以模拟技术为基础,在设计上只能传输语音流量,跨区域漫游、不同网络之间的连通存在很大的困难。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移动电话因体积大价格昂贵,仍定位为“豪华通信”。1992年,中国的移动电话用户还不到20万户。

1993年,世界移动通信开始从1G向2G迁移,中国果断选择了GSM技术,有效解决了模拟技术的问题。从此,吹响了大规模建设数字移动通信的号角,全国掀起了数字移动通信的建设热潮。 

红色电信 | 红色电信基因薪火相传,通信普及跨越发展创佳话

1995年上海电信大楼金八角大厅里的移动电话现场大放号服务

1997年,我国的移动电话用户数达到1000万户,1998年突破2000万户,到2001年,用户数量突破1亿户,成为全球用户数最多的国家。

如今经过中国通信人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移动通信技术实现从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的历史性跨越。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1年5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16.08亿户,移动通信的发展极大满足了人民对美好数字生活的向往。

红色电信精神仍代代传承,历久弥新。站在新时代的今天,中国电信传承红色基因,笃行红色通信使命 不断夯实网络基础,为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谱写发展与进步的时代新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中美   通信   电信   中国电信   薪火   电话网   佳话   光缆   干线   北京   中国   基因   移动电话   红色   我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