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纪兰代表平凡而不平庸的一生,见证了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申纪兰出生于1929年12月,山西平顺人。

1946年,17岁申纪兰嫁到了山西长治平顺县西沟村,如果没有三年后那一场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她的命运不过是被淹没的无数农村妇女中的普通一员罢了,也不至于在历史的长河中泛起这一朵浪花。

申纪兰代表平凡而不平庸的一生,见证了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1951年,申纪兰22岁,当地已经成立了初级合作社,说白了就是农民团结起来搞大生产运动——今天的人或许觉得很搞笑,毕竟机械化已经广泛普及之后,人们还不至于为种几亩地发愁,可是在半个世纪之前的太行山里,种地,还真是天大的事!

合作社成立之后,很快就遇到一个难题,要想完成既定的计划,就必须解决一个关键的问题:劳动力稀缺!男人,历来承担了主要的劳动力,可是男人不够用,怎么办呢?三个字——女人上!

这个时候,22岁的申纪兰肩负了发动妇女同志下田劳动的使命(要想明白这项工作的艰巨性,至少先搜索一下什么叫做三寸金莲),毕竟在那个革命热情高涨的年代里,广大妇女同胞被很快发动起来了,这就遇到了第二个问题:

妇女和男人干同样的活,可是挣得工分比男人低。

不服输的申纪兰开始发动姐妹们跟着男人学“技术活”——比撒肥、比间苗、比锄田,样样都不落下,甚至有些比男人做得更好,就这样,经过申纪兰和姐妹们的多次争取:

只要妇女和男人干同样的活,就拿同样的工分,不分性别,只看效益!

1953年,人民日报报道了申纪兰与众姐妹争取“同工同酬”的故事,并在全国引起了大范围的讨论,并在第二年,申纪兰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同样是在这一次人大会上——诞生了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同工同酬被写了进去!

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

1955年,贵州妇联发表了《在合作社内施行男女同酬》,毛主席看到后批示说:“建议各乡各社普遍照办”,随后又有一句传遍大江南北的话——妇女能顶半边天!

这才有了中国妇女被封建礼教束缚两千年之后的真正解放——经济上同工同酬,政治上参政议政,而不再被束缚于政权、神权、族权的三座大山之下,所以,仅凭此一项贡献,你还觉得申纪兰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大妈吗?

今天享受着同工同酬的女性同胞们,不应该忘记,这项权利不是从天而降的,而是申纪兰当初和自己的众姐妹争取出来的,所以我说这是申纪兰的历史性贡献——男女同工同酬!

申纪兰代表平凡而不平庸的一生,见证了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2019年,申纪兰成为8位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之一,其最根本的贡献,就是男女同工同酬:申老当年为全国妇女同胞争来的男女同工同酬,实乃足以彪炳千秋的贡献!

申纪兰的两会提案,整理摘录自观察网:

1954年,申纪兰当选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男女同工同酬”被写进《宪法》。

1960年,关注农业。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讨论,申纪兰发言:“把农业搞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没粮就乱、没粮就慌,没粮就没了主张。”发出基层代表的声音。

1996年,申纪兰联名其他代表,呼吁开通了长治到北京的直达列车。

2000年,提案关于农村小康建设、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2001年,关注山区交通建设;重提修建邯郸到长治铁路的议案(已经提出两年了);尽快解决山西农村干旱地区人畜饮水困难。

2002年,交通、水利建设方面的提案。她说:“我们农民懂得,‘只有吃饱肚,才能上得路’、‘土地是宝中宝,什么也离不了’,离开农业生产,吃不上粮食,什么事也干不成!”那几年,申纪兰先后提出了关于农村的增收减负、学校教育、人才培养、医疗卫生等方面的议案。

2003年,保护耕地;修建林长高速公路(山西长治—河南安阳—山东聊城跨省高速公路的关键路段)。申纪兰联名林州市代表王发水等提案,修建安阳至长治高速公路;此前由李克强拍板将之列入河南省重点项目。申纪兰连续多年在全国人大会议上提关于此高速的相关建议。

2004年,保护耕地。当时已经75岁的申纪兰,领衔提交了保护耕地的议案,她说:“中国人这么多,土地是命根子。没有地种庄稼,大家吃甚?”此后,对于保护耕地,申纪兰多次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不断提出。

2007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乡村干部素质、重视农村环境保护;铁路建设。

2008年,关注交通、教育、企业发展,看老区如何致富。

2010年,为西沟修路,村村通公路。申纪兰:“上一届我提的修路的问题比较多,都解决了。我们村通水泥路,周边的村也通了水泥路。现在道路开到了农民家门口了,多好。”

2011年,山区水利建设。申纪兰:“今年干旱了,冬天没下一点雪,我们村也干坏了。现在下了场小雪,但要彻底解决还不够。所以,我的提案是搞山区水利建设。我是农民代表,只要重视农业,我就放心了。”

2012年,加强农村教育;农村失地问题;农村干部选举;文化改革也要政治挂帅。关于农村建设中新修建公路侵占耕地的问题,申纪兰认为:“管理好土地也是经济建设,需占就要占,总不能让高速公路在天上;又说,耕地能不占尽量不占,也是发展农业的保障。”农对于村干部选举,申纪兰认为:“一年选,二年看,三年要换”短一些,建议改为五年一任。当时即有在农村基层生活过的人表示,对基层三年换届的做法也有同感,但很少听地方官员如此建议。

2013年,贫困地区发展,“贫困地区如何建成小康社会”;加大贫困地区旅游开发力度。

申纪兰代表平凡而不平庸的一生,见证了共和国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

2014年,平顺至长治二级公路正式通车,申纪兰出席通车仪式。据媒体报道,这是申纪兰的最新功绩,申纪兰则表示修路是县委提出的,自己只是帮忙去找找领导,“为了平顺改革开放,修不好路就迈不开步。”

申纪兰代表终身恪守的“六个不”原则:“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工作关系、不脱离劳动”。

申纪兰代表的一生,见证了共和国一日日的发展壮大,也以实际行动参与到了共和国建设的整个过程中,她深入三农、扎根三农、服务三农,她的议案从来都是围绕“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生活”的根本问题展开——因为,她是真正的人民代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共和国   平顺   长治   安阳   同工同酬   代表   水利建设   贫困地区   山西   议案   耕地   提案   平庸   见证   历史进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