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示过量食用荔枝易得荔枝病荔枝应该怎么吃人群容易患荔枝病

主要有两大原因:


1,果糖导致的【相对】低血糖(或者说胰岛素错峰)


可能有人纳闷,为何大量吃果糖,反而会导致低血糖呢?


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果糖这东西,挑战了我们人体的胰岛素分泌。


大家知道,饭后血糖会身高,其实这个糖,是指葡萄糖。葡萄糖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最后回归正常。


然而,果糖的大量出现,扰乱了这个机制,果糖和葡萄糖很像,它一样可以激发人体胰岛素升高,但是,又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胰岛素并不能消耗果糖。


结果就是,你吃的荔枝越多,摄入果糖越多,人体于是分泌的胰岛素也越多,然而这个时候,你体内的葡萄糖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果糖转换为葡萄糖需要很长时间),于是就呈现了胰岛素相对过高的情况,结果就导致了低血糖。


当然,上面有些夸张了,事实上,荔枝中同样含有葡萄糖,只是葡萄糖相比果糖更早容易被吸收。


于是出现了,葡萄糖第一波进去,导致胰岛素升高,按理说要下降了,结果果糖又来了,它们又把胰岛素给拉起来了,结果这个时候,其实葡萄糖已经没那么多了,如果体内的糖原补充本身又不足的话,然后就形成了相对低血糖。


2,荔枝中的一些其他成分


目前认为,荔枝中有一些额外的成分含量较高,比如次甘氨酸A(Hypoglycin-A),这是一种存在于无患子科植物中的非蛋白氨基酸。


要知道正常人即使血糖不足,我们体内也有产生血糖的机制。


然而,次甘氨酸A会阻断这一过程,导致我们体内储备的能源不能及时的补足血糖,结果就是血糖下降。


因此,美国FDA发布了一份指南,建议扣留或拒绝进口次甘氨酸A毒素含量在100 ppm以上的西非荔枝果产品。


值得一提的 ,无患子科植物有两种常见的成分,荔枝和龙眼,所以估计不只是我一个人觉得荔枝和龙眼像吧。


————也不用过度担心————


最后,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不同人对于食物的耐受性不一样。


事实上,人体依然有强大的代谢能力:


1,果糖尽管转换慢,但是果糖依然可以转换成葡萄糖。


2,正常吃饭其实不用特别担心,因为正常人摄入食物后,并不会一下子就消化完了,还会持续的给机体提供血糖。


3,正常人还有强大的糖维持能力,从糖原甚至脂肪中给你产生糖。


总体上,人体并没那么脆弱,荔枝也不至于是毒药。


本着过犹不及适可而止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西非   荔枝   糖原   甘氨酸   低血糖   果糖   胰岛素   葡萄糖   血糖   正常人   体内   含量   成分   事实上   人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