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行业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国产文具品牌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文具行业的形成时间大概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90年代初,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从百货业中分化出来的。文具行业在中国的企业家眼里似乎是不太起眼的,但文具行业却也成了中国轻工产业发展最迅速、最完善的一个行业。中国文具及办公用品市场的年销售额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文具发展初期,国内生产厂家较少,产品较多依赖进口,且需求不断增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文具行业从过去的简单消费转变成当前全方位消费,企业、个人对文化用品的需求也越来越成熟。

文具消费趋势分析

随着出生率的变化,国内文具市场的增长驱动力已经不主要依赖于销售数量的增长。国内文具消费呈现品牌化、创意化的趋势。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单单在今年6月,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实现433亿元,同比增长25.9%,增速环比5月加快12.8个百分点,相对去年同期提升17.8个百分点,单月零售额相对2019年6月增长34.89%。而回顾今年上半年整体情况来看,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累计值为1804亿元,同比增长22.9%,增速相对去年同期提升21.3个百分点。

从我国文具的进出口单价比较,进口文具主要集中于高端价位,白乐、三菱等高端中性笔价格多为5-10元/支,而出口的低端国产品牌中性笔价格在1元/支左右,故存在消费敏感性较弱的特性,有利于产品提价。

随着我国教育投入、城市人口比例的提升,将推动文具用量持续提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城镇人口比例约为63.89%,相比日本、美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城镇人口比例上升将直接带动城镇学生比例上升,且城镇学生的人均文具用量要高于农村学生。

国产势力正逐步抢占市场

且因“国潮风”的兴起,国产品牌依靠本地化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以全球最大的文具制造商之一——晨光文具为例,近年快速布局线上,依据流量分析实现爆款开发及精准营销,扩大国潮之风。根据欧睿数据,晨光文具市场份额从2016年的16.5%提升至2019年的21.1%,国产势力正逐步树立品牌,抢占市场。

对比海外成熟市场,我国文具市场集中度仍较低,但龙头企业的收入增速显著高于行业,市场份额持续向龙头集中的趋势已显现,具有广阔的整合与提升空间。参考日美市场,产业集中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未来在消费需求升级、产品设计创新及技术提升、以及办公集采业务发展的推动下,国内文具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向晨光、得力、齐心等具有品牌、设计及生产技术优势、以及完善的物流体系的龙头企业集中。

文具市场未来发展趋向

回顾办公文具市场,它经历了从线下零售、线上销售到B2B一站采购的三步跨越式发展,采购逐渐趋向数字化、平台化和定制化。

国内供应商主要包括办公文具垂直供应平台、综合电商平台两大类。我国文具行业TOP5分别为晨光、齐心、得力、广博、真彩均为本土企业,年销售规模均达到10亿元以上,但集中度较低,CR4不到17%,龙头晨光文具市占率仅7.3%。而综合电商平台如天猫、苏宁易购、京东等,优势在于产品综合性强,价格较低,且物流派送能力强。

综上所述,整体文具行业的投资逻辑在于市场规模稳定增加、办公文具市场正从集中度较低,低端价格战向更高维的产品创新、并购重组方向发展。

文具行业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国产文具品牌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文具   晨光   零售额   行业   齐心   品类   高于   百分点   中国   城镇   我国   品牌   国内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