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滴公司20亿融资“没处花”经营环境承压

水滴公司20亿融资“没处花”经营环境承压

撰文|张晓峰 编辑|江远

由互联网巨头公司美团10号员工,沈鹏创立的互联网保险水滴公司,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计划在纽交所上市。

水滴公司盈利模式的主线逻辑则是依靠“水滴互助”、“水滴筹”两大平台引流,依靠“水滴保”平台销售保险产品从而实现流量变现。

这一模式此前普遍被人看好,他们认为“有重病经历的人群普遍投保意识较强”,因此流量转化率也较高。水滴公司也因此受到腾讯等一众资本的青睐。

但睿蓝财讯在研究这家公司后发现,它们对于融资的利用效率极低,近两年正面临所筹集资金“花不出去”的窘境。究其原因,一方面,监管层对于“网络互助”的越来越重视,迫使水滴互助业务在上市前关停;另一方面,水滴筹业务风评每况愈下,正面临整改压力。而现阶段,水滴公司并没有找到有效地解决办法。

融到资金“吃利息”

正在赴美上市的水滴公司(WDH.N)目前估值已近百亿美元,这“得益于”多家机构扎堆投资。公开资料显示,水滴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拥有经纪、公估、代理三张保险中介牌照,已获7轮累计数十亿元的融资。

目前,水滴公司已有众多资本加持。WIND数据显示,创始人兼CEO沈鹏持有26.6%股权,腾讯持股22.1%,博裕资本、高榕资本、瑞再保险分别持股11.9%、6.5%、5.7%,合计持股72.8%。

而水滴公司回报投资人的方式则是近三年的连续亏损,2018年-2020年分别亏损2.09亿元、3.22亿元、6.64亿元;并且亏损速度越来越快,2019年和2020年分别同比下滑53.7%、106.47%。

相比互联网公司亏损,投资人最怕的则是这类公司没处“花钱”。近两年来,水滴公司共计融资人民币约30亿元,可这些钱几乎一直“趴在账上”,并没有对实际经营起到帮助。

企查查数据显示,2019年3月,水滴公司宣布获得近5亿元的B轮融资;同年6月12日,公司又宣布已完成超10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到了2020年8月,公司又完成2.3亿美元的D轮融资。

水滴公司20亿融资“没处花”经营环境承压

可这些钱大部分还“趴在”它们的账上,投资人们的大部分资金在水滴公司手上,去年仅获得了1.18%的收益率。

据招股书显示,在连续多轮融资后,水滴公司的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在2019年、2020年,相比2018年有着大幅增加,具体如下图所示。

水滴公司20亿融资“没处花”经营环境承压

截至2020年底,水滴公司近两年所筹集的近30亿元资金,到年底还有22.55亿元仍停留在账面上;其中,货币资金为10.62亿元,短期投资11.93亿元。

并且,这部分资金的利用效率极低。据招股书介绍,公司的短期投资主要包括3个月至1年的定期存款,以及在活跃市场上没有市场报价的债券投资。

这直接导致以上资金仅能获得极低的收益率。

水滴公司在招股书中介绍,它们2020年的利息收入为人民币2650万元,较2019年的1050万元增加1600万元。这主要因为现金余额增加,这部分受益的主要构成是公司2020年收到了来自私募股权融资的收益,以及短期投资的利息收入。

依此计算,水滴公司2020年新增加的11.33亿元短期投资的收益率为1.41%,而综合来看,水滴公司近两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的20多亿资金,仅取得了1.18%的收益率。

我们认为,与其趴在账面获取如此微薄的收益,投资人更希望看到水滴公司能够有效地将这些钱花出去。这样的情况也可以理解为,水滴公司目前并没有找到扩大经营的有效办法。

还可以认为,现阶段的水滴公司并没有这种体量的融资需求,众多资本扎堆除推高公司估值外,对公司经营并无实际帮助。

经营环境恶化或为主要原因

有关水滴公司连年扩大亏损看法,市场观点普遍认为“大手笔”营销是造成公司持续扩大亏损的主要原因。

但睿蓝财讯认为,目前的花销对于一家百亿美元估值的公司还不够。

据招股书披露,2018年-2020年,水滴公司运营成本和费用分别为4.26亿元、17.05亿元、35.24亿元,近两年同比增速分别为300.05%、106.64%,其中,营销费用在总成本中一直占据大头,三年投入近30亿元,2020年同比增长101.7%。

水滴公司20亿融资“没处花”经营环境承压

同期,水滴公司的营收分别为2.38亿元、15.11亿元、30.28亿元,同期分别增长532.44%、100.75%。可以看到,虽然公司还处在亏损状态,但水滴公司基本能够靠营收“养活”自己。

水滴公司20亿融资“没处花”经营环境承压

但从增速来看,与同行相比营收规模本就不大的水滴公司,它的营收增速已经出现明显的下滑,这更加令人质疑水滴公司大规模融资的合理性,以及公司正面临有钱花不出去的困境。

造成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恐怕是水滴公司目前生存环境逐渐对它们不利。

从主营业务来看,水滴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互联网保险销售,并且公司越来越依赖这部分收入。WIND数据显示,2018年-2020年,公司的经纪业务收入分别为1.22亿元、13.08亿元、26.95亿元,分别占营收的比例为51%、86.6%、89%。

这部分业务主要的获客渠道则是水滴公司的另外两个项目:“水滴互助”及知名度很高的“水滴筹”,通过保险销售顺利实现客流变现,它们已经把旗下的产品做成了一个完整的商业闭环。

得益于这两个项目的公益属性,水滴筹的获客成本仅为0.3元。据易简财经报道,淘股吧曾做过梳理,据2018年的数据,淘宝想要获得一个新用户,需要花费至少78元;京东是104元;拼多多比较厉害,只要54.71元;而水滴筹的平均获客成本只要0.3元。

可是这样低成本的获客方式,因监管趋严,水滴公司并不能在此追加投资以加强获客能力。4月16日,银保监会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开表示:“打着互助旗号从事金融保险是偏离互助本质,需要纠正”。

而水滴公司“先知先觉”地在今年3月底关停“水滴互助项目”。时间上的巧合,令人猜想它们是否已经意识到这个业务本身存在隐患,为了能够顺利上市不得已“砍掉”。

虽然此次关停也令水滴公司造成了一定的损失。据招股书披露,在本次业务调整中,公司自愿承担互助参与者在2021年3月31日之前诊断出的疾病引起的医疗费用。此外,公司还为每位参与者提供为期一年的与水滴互助保险范围类似的补充健康保险。

而另一个更主要获客来源“水滴筹”因各种乱象频发,正在遭受社会舆论的压力。据根据艾瑞数据显示,中国的医疗筹款市场高度集中,前三大平台占了95%的市场份额。2020年,水滴的筹资额达到106亿元,占了65.4%,占绝对优势,是水滴公司主要获客手段。

但这项业务的风评却越来越差,近年来,多家媒体曾相继报道,水滴筹存在“业务员在病房扫楼”、“申请条件宽松”、“审核有漏洞”、“有能力自救的人选择保留资产依靠水滴筹占便宜”等问题。

如果水滴筹整改这些问题,将会大幅降低获客量,获客成本也会因此增加;如果放任发展,这些乱象也可能面临监管风险。对于以上公司所面临的经营风险,水滴公司对此并未对睿蓝财讯表态。

综上,睿蓝财讯认为,目前正在面临业务整改的风险。并且,如果业务被强制整改,以它目前的能力,并不能与一众互联网保险经纪公司抗衡。

最重要的是,水滴公司目前还没有找到“破局”的有效办法,投资者如果有意涉足须谨慎。

睿蓝财讯出品

文章仅供参考 市场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来源:睿蓝财经(ID:ruilan808)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水滴   融资   账面   腾讯   公司   投资人   收益率   利息   收益   资本   收入   资金   环境   业务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