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系统研发简史,屡败屡战原因令人深思,遇到鸿蒙却不管用

上世纪70年代,在上海的一个厂区,“有电脑”成了这个场子“有实力”的象征,那些上海来的操作员也成了全国各地工厂眼里的“香饽饽”。到了95年前后,随着微软发布Win95,电脑开始在部分收入较高的家庭中普及。

国产系统研发简史,屡败屡战原因令人深思,遇到鸿蒙却不管用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一分钟用五笔能打多少字成了中小学生的电脑课标配,扑克接龙、红心大战、扫雷等这些电脑小游戏泽在普通家庭娱乐中乐此不疲。而此时美丽国的青年精英,正在办公室熬着夜,想着如何用系统改变世界。

所以说,无论是电脑还是操作系统,这些玩意对我们来说最初都是舶来品。当然,在不断购买他们产品的时候,国内也有不少技术牛人看到了这些技术对于未来工业的巨大影响,以及可能潜在的风险。

国产系统研发简史,屡败屡战原因令人深思,遇到鸿蒙却不管用

相信有人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大时代》,就讲述来人一批中国年轻程序员对于国产系统的坚持,并且也研发出了比微软还好用的系统。可这个玩意容易做却不容易活下来,因为它拼的是生态。微软在中国流行的那些年,早就培养了大批习惯性用户,哪是说抛弃就能抛弃的。很明显,他们的创业以失败告终。

时间拉到2010年,当时也有不少技术大牛称赞国产操作系统。可运气不好的是,这时安卓和iOS系统又流入了中国,功能更加丰富,国产操作系统再次失去了机会。信息产业革命就在眼前,高科技产业正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中国的企业说什么也要做出自己的系统了,鸿蒙也就是在那几年就开始研究。

国产系统研发简史,屡败屡战原因令人深思,遇到鸿蒙却不管用

这个时候西方的野心开始暴露了,你越研究就越阻拦你,以至于华为在外处处受阻。其实这就是现实,拿来主义虽然好用,但你永远只能顺着他的意来,一但形成竞对就无法动弹。就像欧洲,安卓都已经开始收费了,这一天离我们又有多远呢?

但美丽国万万没想到,他们的极力阻碍却促进了国产系统和制造的进步。就像这次鸿蒙系统发布,更新的用户当天就挤爆了服务器,全国14亿用户,大多数人希望尝试这个系统。同时,包括京东、格力以及上千家硬件制造商都介入了系统,开始为这个生态出力。

国产系统研发简史,屡败屡战原因令人深思,遇到鸿蒙却不管用

据相关数据现实,目前纯鸿蒙开发者有近50万,争取年底达到120万。未来,鸿蒙也将在车载、智能家居等方面发力。这些方面,之前基本上都是被外国系统所占有的,接下来都可以用上国产。

老谭认为:永远要记住,免费的不一定真便宜,谁拥有核心技术,谁才能有最终的话语权。国内迫切需要有自己的独立操作系统,需要的是从地基到大楼的全部独立建设,而不是在别人的地基上建设自己想要的。过去几十年已经错过几次崛起的机会,这一次,我们真的不该再错过机会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鸿蒙   商都   华为   屡败屡战   系统   微软   简史   地基   管用   中国   玩意   实力   操作系统   独立   原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