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第四次"破净",这次可以抄底吗?

文/大寒

继昨日强势大涨之后,港股今日(8月25日)早盘冲高后回落小幅收跌,抄底的呼喊声似乎消停了下来。

8月20日,恒生指数跌破24500点创下年内新低,其市净率水平一度低于1倍,即跌破净资产,是恒生指数历史上的第四次"破净"。

历史上的三次"破净"

恒生指数目前有58家成分股,代表了所有的12个月平均市值涵盖率的63%,反映了香港股市的价格波动趋势。

从1969年11月24日正式对外发布至今已有超过40年的历史,而这么长的历史中仅发生三次"破净",分别是1998年、2016年以及2020年。

史上第四次

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席卷马来西亚、新加坡、日本和韩国、中国等地,港股同样受到巨大冲击,在持续下跌后恒生指数市净率跌至0.93倍,首次破净。但是很快就开始绝地反击,从最低点6544点涨至18397点,超过了危机前的高点,涨幅高达163%。

2016年,美联储加息和人民币汇率贬值对经济活动造成了不小干扰,同时A股发生史无前例的熔断带崩港股,使得恒生指数再次跌破市净率,最低跌到0.98倍。随后恒生指数从最低18278点涨至最高点33484点,期间涨幅达到了77.76%。

2020年受全球新冠疫情影响,全球主要资本市场均大幅下跌,恒生指数市净率第三次破净,估值最低到过0.86倍。同样地反击迅速,从最低点21139.26涨至最高点31183.36,涨幅47.51%。

可以发现这三次破净均是受外部因素影响导致的指数快速暴跌,破净期间没有保持太久恒生指数便开始走出修复行情,甚至超过暴跌前的高点,最低涨幅也达到47%。

而第四次破净则与前三次有所不同,与其说是受外部影响不如说是"操作失误"。

指数编制调整惨变高位接盘

恒生指数最初包含33支成分股,2012年恒指成分股数目达50支,而目前则增加到了58支,根据恒生指数官网公告,成分股数量还会在下个月增加到60支。

史上第四次

此前,恒生指数的成分股选择标准十分苛刻,除了在市值、交易量、上市时间方面有限制,还将同股不同权公司及第二上市公司排除在外。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

2020年8月14日,恒生指数公司发布了修订指数编制方案的公告,决定将将来自大中华区域的同股不同权及第二上市企业纳入至恒生指数选股范畴。

很明显,这样的调整就是为互联网科技等新经济企业准备的。

我们对比调整前后的行业权重可以发现,资讯科技业从调整前的权重11.68%大幅上升到18.78%,上调了7.1%。

而增长比较落后的金融业则从48.61%权重下降至44.47%,下调4.14%。

史上第四次

一年之后,这种变化似乎更加明显了。根据恒生指数今年7月份发布的数据,金融业的权重大幅下降到35.96%,较上次调整后又大幅下调了9%左右,而资讯科技业的权重则大幅提升到了26.37%。

史上第四次

从恒生指数的十大权重股来看,截止2021年7月30日,阿里巴巴已成为第一权重股占比10.22%,其余还有友邦保险、汇丰控股、腾讯、美团、港交所、建设银行、中国平安、小米以及药明生物,共包含5支金融股,4支资讯科技股以及一支医药健康股。

史上第四次

那么在这个权重变化的过程中,资本市场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滴滴事件"、平台反垄断以及教育培训行业新政等接踵而来,互联网科技企业如腾讯、美团等市值大幅缩水,阿里巴巴被纳入恒生指数后在去年10月份创新最高点,之后便大幅下跌,到最低点已经腰斩。

史上第四次

恒生指数的这次破净明显与前三次不同,说是"操作失误"似乎更恰当。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在指数大幅下跌的过程中,一批基金经理及投资者被"坑"惨。

投资了腾讯、阿里巴巴、美团、小米等一批美国、香港上市的企业,交银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指数与易方达中证海外50ETF联接基金近一年跌幅达到28%以上,而同时期沪深300的收益率为2.86%,过去一年投资互联网科技企业的收益率远低于投资A股的沪深300。

在经历了大幅下跌后,本次破净能否重演绝地反击的历史?

史上第四次

第四次破净,能抄底吗?

金融业权重大幅下降,资讯科技业权重上升,恒生指数本次破净似乎更显得低估,但是历史重来都不是简单的重复。

目前,一批投资者已经在抄底的路上,据天天基金网资料显示,截至6月30日,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净资产达到197.69亿元,较年初55.41亿元已大幅增长257%。

易方达中概互联50ETF跟踪中国互联网50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包括阿里巴巴、腾讯控股、美团、小米、京东、百度、拼多多、网易、快手以及哔哩哔哩这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港美股上市互联网科技企业。

史上第四次

从申购份额来看,可以发现今年仅2季度就已有62.21亿份申购,这个数值比之前各季度的申购份额总和还高。

而从中概互联网ETF的走势来看,6月30日的收盘价是1.932,今日收盘价则为1.555,这意味着二季度买入的62.21亿份基金悉数被埋,最高亏损接近20%。

而从港股通的南向资金流向来看情况似乎又不一样,近一个月流出294.1亿,这意味着南向资金正在逃离港股市场。

史上第四次

原因之一是恒生指数目前的市净率距离之前的最低点还有10%的空间,而在政策不确定性加大的情况下似乎没有人敢100%肯定历史会重演。

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明白抄底的"底"是一个区域,而不是一个点位,这么看来现在大概率已进入底部区间,投资者在这里要做的就是仓位控制与风险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抄底   恒生指数   腾讯   阿里巴巴   科技   最低点   权重   金融业   最高点   涨幅   大幅   指数   成分股   历史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