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人生里第一台电脑是在2002年暑假时购买的联想台式机,掐指一算到现在已经有20年的时间。虽然电脑的具体型号已经记不太清楚(貌似是天麟3340),但是硬件配置到现在还是记忆犹新。CPU是赛扬4(1.7GHz),128MB内存,40GB硬盘,GeForce2 MX200显卡,40X CD-ROM光驱,3.5寸软驱。20年的时间里硬件飞速地更新换代,留下的是一串串珍贵的回忆,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伴随电脑一起升级的移动存储设备。今天就通过这篇图文和大家一起分享我这些年里用过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移动存储设备,看看有没有您熟悉的身影。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上图中是我曾经或者正在使用的一部分移动存储设备,都是各个时代比较有代表性的产品,下面的内容会按照我入手的时间线为主轴来介绍这些产品。虽然其中有些产品貌似已经过时了,但是在某些领域仍然在使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磁带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盒式磁带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发明的,距今已经有50多年的历史,从我记事起家里就已经有磁带的身影。可能有人会纳闷为什么我把磁带归类到移动存储设备的范畴。在我们的认知里普遍把磁带当成存储歌曲的载体,一盒磁带能存下十几首歌曲,或者大约120分钟的音频内容。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其实除了用来录制声音之外,磁带也能用来存储其他数据,并且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商业用户把磁带作为数据存储的载体。对于普通用户而言盒式磁带已经是过时的东西了,早已经被mp3和手机等取代了。

二、3.5英寸软盘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1979年索尼推出了3.5英寸的软盘,当时一张软盘的容量只有875KB。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当我上大学的时候软盘的容量已经“高达”1.44MB,放到现在来看这点儿容量连一首mp3音乐都放不下,可是在当时我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都是存放在一张软盘里就搞定的。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现在翻出这些文件发现容量还不到1MB。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当时一张所谓的Sony原装软盘的价格是10元,其他品牌的价格是5-8元不等。3.5寸软盘的优点是小巧轻便,缺点就是存储容量小,并且很容易坏掉。当时重要的文件往往需要用很多张软盘做备份,我们每个人手里最少都要有个三五张软盘。

三、光盘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在光盘还比较流行的年代,市面上常见的光盘是CD和DVD两种,那会儿还没有容量更高的蓝光光盘。常见的规格有12cm和8cm两种。CD光盘的容量大约是700MB,DVD光盘的容量大约是4.7GB。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上大学的时候因为钱包不允许,所以平时都是在音像店里购买5块一张的D版游戏光盘或者电影盘,买得多了还可以跟老板砍砍价,遇到读不出来的光盘还可以免费更换其他游戏或者电影,算是那个时代的特殊福利吧。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虽然现在光驱已经不是装机的标配硬件,光盘也越来越少见,但是在某些场合仍然也会用到。我现在仍然会买几张空白的刻录盘,遇到重要的文件还会用刻录机刻好光盘进行保存。光盘应该是目前保存数据最安全、保存时间最长的手段之一。

四、U盘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我的第一只U盘大概是在05或者06年出差上海的时候购买的。1GB容量花了我整整100块钱,不过按照当时的容量来说已经算是非常便宜的价格了。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现在这只U盘已经浑身充满岁月的痕迹,但是读写一直很稳定,从来没有出过问题。甚至比起我后来买过的很多大容量硬盘都要坚挺。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这么老的U盘虽然用起来稳定,但是速度简直慢的不忍直视,用测速软件在Mac mini上跑了一下,这速度简直太可怜了,我一度怀疑是不是Mac mini的锅。

五、机械移动硬盘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上图中的移动硬盘最大的特色就是又大又重,并且容量也不像现在动不动就几百GB起步。规格到底原因就是它是我自己动手DIY的第一块机械移动硬盘。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整个硬盘的重量已经超过了1kg,全身金属材质,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外出时是非常好的防身利器。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这只移动硬盘内部使用的就是我第一台电脑上拆下来的那块40GB的硬盘,内部还是很老的IDE并行接口,不像现在的SATA接口那么方便易用。硬盘盒只支持USB2.0接口,传输速度也是非常慢的,要想填满40GB的空间需要的时间可想而知。因为手里暂时没有D口的USB线,所以没办法测试这块硬盘的传输速度。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随着硬盘技术的不断发展,我DIY移动硬盘的方向也与时俱进。后来自己组装的移动硬盘开始往小型化方向发展,使用体积更加小巧的2.5英寸硬盘,二者对比一下无论是体积、重量还是容量都有非常明显的差距。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上图中的2.5寸硬盘是一块容量500GB的机械硬盘,7200rpm的转速在笔记本硬盘里算是非常不错的,读写速度要明显好于那些5400rpm的产品,只不过就是噪音要稍微大那么一丢丢。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同样使用软件跑一下硬盘的读写速度,比起U盘这样的结果明显要好很多,但是这个数据对于机械硬盘来说明显不太正常,一般情况下机械硬盘的读写速度在100MB/s左右才是合理的,感觉这个锅还是要Mac mini来背。

六、固态移动硬盘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前面提到的那些移动存储产品因为自身的局限性已经或者正在被淘汰,无非就是体积笨重、容量小、脆弱易坏等等这些原因。随着科技的发展,固态移动硬盘也许会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存储明星。以上图中的Crucial 英睿达 X6固态移动硬盘为例,它的体积比一张银行卡还要小巧,重量也只有40多克,但是容量能达到实实在在的2TB。能在体积和重量上比它有优势的只有U盘了,但是比起速度和容量U盘也只能是个弟弟。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和U盘来个直观的对比,X6的体积大概是U盘的3-4倍,而容量是我这只U盘(1GB)的2000倍,不得不感叹科技发展的速度太快了。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目前X6固态移动硬盘的容量最大已经做到4TB,可能比绝大多数用户电脑里的硬盘容量都要大。而且固态移动硬盘的使用场景比上面提到的其他产品都要更广泛一些。软盘、光盘、磁带只能通过软驱、光驱和磁带机等专用的设备才能读写。即使是自己DIY的移动硬盘往往也会因为接口或者供电等问题而限制使用范围。X6目前可以兼容PC、Mac、PS4、Xbox One和安卓手机等设备。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有人可能会觉得固态移动硬盘的价格比较高,价格高不高关键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去看待。以我入手的8GB+256GB的Mac mini为例,如果选择2TB容量的配置,需要额外多花6000元。但是2TB容量的X6价格只有1699元,省下4000多元买一部手机不香么?

7件私人物品展示,有些已经很难见到,浓缩20年移动存储变迁

官方宣称2TB容量的X6固态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为540MB/s,最终使用软件在Mac mini上测出的读写速度分别为517MB/s和478MB/s,和官方宣称的数据比较接近。如果按照前面U盘和移动硬盘的测速结果来看Mac mini跑分偏低,换成其他平台测试的话结果可能会更喜人。

写在最后

科技的发展让很多原本看起来很先进的技术和产品逐渐被时间埋没和抛弃,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这篇图文通过我自己用过的和正在使用的移动存储产品为切入点,给大家展示科技发展的进步,顺便也让我怀个旧。短短20年时间存储就从MB跃进到了TB,百万级别的进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固态   软盘   移动硬盘   磁带   体积   重量   容量   光盘   速度   硬盘   时间   私人物品   机械   价格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