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贷合规大限将至 银行资金存管成护身符?

一纸令下,或成为网贷平台生死存亡的高压线。2月23日,由银监会拟定的《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如期而至,银行直接存管成为网贷平台唯一的合规路径,资金存管作为行业合规与否的“紧箍咒”,正在施展魔力。

现状:银行存管上线率不足一成

这个窗口期刚开启,马上便有平台挥手呼应。

2月26日,国内一线网贷平台PPmoney理财宣布携手厦门银行正式上线资金存管系统。这记快拳,意味着PPmoney理财合规化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资金安全再上新阶。按照其CEO胡新的解释,早在2015年年底PPmoney理财就先后接触了多家银行,在审慎甄选分析后,最终选择了技术实力强并注重用户体验的厦门银行。按照相关规则,今后该平台上的所有资金交易将在厦门银行全程流转,平台资金和用户资金严格隔离,平台无法直接触碰用户资金,保障了资金流转环节的安全性。

又一平台大佬迅速登岸,昭示着这个行业的走向。实际上,伴随着网贷监管的加料加码,资金存管不仅是正规机构的“防火墙”,也是整个行业的“试金石”,更成为普罗百姓用钱袋子投票的“硬指标”。

然而,按照第三方机构盈灿咨询的统计,截至今年2月23日,只有209家正常运营平台宣布与银行签订直接存管协议,约占总数量的8.75%;其中真正与银行完成直接存管系统对接平台仅有118家,占4.94%。

不论是4.94%还是8.75%,都如沧海一粟,不仅意味着绝大多数小伙伴们没有“上岸”,背后更折射了行业的复杂,管理的艰难,银行的尴尬,以及大众的观望。

抢滩者:怎样打好资金存管这张牌?

眼下,剩下的时间和机会无多,冲刺的号角悄然吹起。但是,此前那些抢跑者、捷足先登者,能否赢在起跑线上?已经获得银行“加持”的平台,是否就有天然免疫力,可以高枕无忧?对于行业秩序和大众教育而言,“免疫”是一个伪命题。

“银行存管只是合规的前提,不是免死金牌。”这是不少有识之士的共识。诚然,合规之路远无止境,上线银行存管只是迈出了第一步的始发点,而不是收尾。

深圳一家网贷高管对此深有体会:银行存管不是我们想象中“接入了就可以”这么简单的,后期存在着大规模的客户迁移、旷日持久的体验优化工作,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前功尽弃!该人士称,此前部分接入银行存管的平台在大规模客户、资金流失面前畏缩不前,甚至出现倒退,就是没有打好资金存管这张牌。

网贷合规大限将至 银行资金存管成护身符?

“面对未来发展和市场挑战,我们不敢有丝毫怠慢。”PPmoney理财CEO胡新坦言,接入厦门银行资金存管系统后,银行为平台开设独立的银行账户系统,并为投资人和借款人开设独立的个人银行存管账户,进行分账式管理;与此同时,银行将根据出借人、借款人发出的指令和合同约定,确保对该项资金的使用、划付进行管理和监督,银行存档的所有资金都有流水记录,操作透明,监督有效。

胡新称,希望该资金存管合作模式能为整个网贷行业带来样板探索,无论是银行侧的监管体系、平台侧的用户管理,还是两侧共担的底层技术结构,都为资金存管合作设立了一整套标准。未来,在合规道路上,PPmoney理财还将推出一系列“组合拳”。

存管之下行业洗牌加剧

“此前种种都像是练兵,资金存管后,才是实战开始。”有行业分析师表示,银行资金存管,更像是一面“明镜”,映照出赶考者的实力、担当和良心,而非行走天下的“护身符”。但是,如果失去了这张令符,或许只能退出舞台。

按照网贷之家的报告,截至1月底,全国网贷行业爆出64家停业及问题平台,其中停业平台就达33家。深圳互金协会秘书长曾光表示,真正出现大规模退出是在监管具体规则出来之后,一些企业主动或被动出局。

可以预判的是,强监管时代更多平台会选择退出或者转型。网贷行业要打通“任督”二脉,根本要义是把用户的核心需求放在首位,银行存管系统上线即是核心要素之一,而最终的解决之道,仍是要回归帮助用户解决财富增值的问题。平台需利用差异化服务方式,持续地多层次、多角度满足用户对综合收益和安全的双重需求。此时,关乎合规的时代命题,自然也能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大佬   资金   银行   借款人   大限   护身符   大众   厦门   深圳   命题   账户   此前   上线   用户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