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智能汽车的“灵魂”,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各自看中了什么?


日前,关于智能汽车领域该由谁来掌握“灵魂”一事,在网上惹出了诸多的争议。

争论智能汽车的“灵魂”,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各自看中了什么?

不管是如上汽这类传统车企还是华为这种科技公司,大家各有各的看法。当然,网友们也是各自选边站队,争论不休。

那么,智能汽车的“灵魂”,到底该由车企、科技公司中的哪一方掌握呢?这个话题,值得聊一聊。

目前,在5G、数字化、智能化飞速发展的浪潮之下,已经走过百年发展历程的汽车,肯定也躲不开智能化、网联化的产品迭代。

争论智能汽车的“灵魂”,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各自看中了什么?

对于华为等科技巨头们来说,在新技术领域具有优势的他们认为,汽车的智能化、电子化发展肯定是他们天然的主场。车企是离不开他们的!

可对于传统车企而言,或许在他们内心里,智能化改变的只是汽车的操作及驾乘方式。车其实还是那个靠动力、底盘、传动、变速箱主导的机械集成产品而已。只不过,传统车企在对汽车的全面电子化升级改造还未完成罢了。

因此,科技企业也只不过是为汽车提供智能化驾驶技术的零部件供应商而已。

争论智能汽车的“灵魂”,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各自看中了什么?

按照科技企业的理解,未来智能汽车的灵魂必然是自动驾驶技术。而传统车企的理解则是未来的智能汽车只不过是汽车+智能+网络+自动驾驶技术。

正是这样的理解偏差,让智能汽车的“灵魂”到底该由车企、科技公司中的哪一方掌握,变得智者见智仁者见仁。

其实,在小编看来,不管是华为所力推的不自己造车却提供“智能驾驶技术整体解决方案”,还是特斯拉践行,小米也效仿的自主造车,都不过是想把造车能力纳入到自己的技术发展体系内。从而确保在造车方面,让自己的技术、算法与数据等核心能力得到最大化的体现。

争论智能汽车的“灵魂”,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各自看中了什么?

而传统车企,尤其是从合资发展而来的车企则还是秉承“不把所有的鸡蛋放在同一个筐里”理念,还是按“传统”生产模式,想让汽车智能化的各种软硬件产品按自己的标准体系分开进行研发、生产、采购,再由自己完成集成、组装。

在这个逻辑背后,“以我的体系为准”、“可控”才是关键词。或许这才是一些传统车企真正的“灵魂”。

从目前来看,大部分颇具实力的车企往往都不约而同地要么选择与多家科技公司进行合作,要么自主研发以及投资或者收购技术公司,甚至还有要研发自家的自动驾驶芯片,这其实都是还是想由自己来掌握智能汽车生产及发展方向的主导地位。

争论智能汽车的“灵魂”,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各自看中了什么?

由此,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之间关于智能汽车“灵魂”谁来掌握争论的背后,更像是在争夺该由谁来掌握智能汽车领域的主导地位与话语权。

据了解,有车企圈人士透露,与华为合作后,华为可能会掌握众多车企智能驾驶的数据,而一家车企却只能会掌握自家的数据。这对于单个车企来说其风险是非常大的。

而从上汽只拒绝 “由第三方公司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而不是拒绝和华为合作的动向中,已经可以知道在智能汽车领域传统车企更想依旧把智能汽车技术发展的主动权与主导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争论智能汽车的“灵魂”,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各自看中了什么?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很多大牌车企们都将自动驾驶技术视作未来品牌及产品差异化竞争的核心点之一。因此,大牌车企们将更加不愿意把智能汽车领域的主导权与话语权让给科技公司。

如果是智能汽车领域的主导权与话语权只由一家科技公司掌握,那更是会招到传统车企们“羡慕嫉妒恨”的。

不管怎么说,在5G、万物互联及智能化的进程之下,汽车的智能化已经是发展趋势。传统车企与科技巨头们,关于智能汽车 “灵魂”与“主导权”争夺,是会推动还是减缓智能汽车普及进程呢?这还有待观察。

争论智能汽车的“灵魂”,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各自看中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科技   华为   灵魂   传统   智能   主导权   汽车   公司   技术发展   主导   体系   领域   未来   数据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