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作战—最艰难的时期


撕裂作战—最艰难的时期

说明:本文节选自王树增先生的《远东朝鲜战争》,仅以此文向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值此美帝疯狂打压我国的时刻,每读此书,无不为志愿军的顽强精神所鼓舞。

我2004年在学校图书馆借阅到此书,爱不释手。后来去新华书店买了一本,珍藏至今。

以下文章所描述的是志愿军在第四次战役防御作战阶段的节选,纯手打:

阻击战打到最艰苦的时候,前线传来的一个消息令各级干部紧张了起来:一名中国士兵用机枪把一架美军飞机打下来了。

关崇贵是三五七团一连一排二班的副班长,机枪手。24日,他所在的连队在614高地阻击英军二十七旅一个营的进攻。一连连夜上的阵地,挖了一夜的工事,天一亮敌人就攻上来了。一连的官兵又困又饿,仗打起来本来就窝火,打到下午的时候,英军的攻击不但没有停止,反而更加猛烈,十几架美军战斗机也飞来助战。美军飞行员自从入朝作战以来,从来没有遇到过地面的射击,因此他们从来都是贴着中国士兵的头顶飞,俯冲时机翼几乎能掀去中国士兵的帽子。飞机射下来的机枪子弹和扔下来的炸弹在中国士兵中造成极大的伤亡。机枪手关崇贵被炸急了,端起机枪就要冲飞机打。弹药手马可欣赶快制止:“副班长,咱可别犯错误!”

志愿军有条纪律,不准对空射击打飞机。规定这条纪律是有道理的:轻武器对空射击不仅打不下飞机,反而会暴露地面目标,从而招致更准确的轰炸。这是中国军队在入朝参战的初期用鲜血换来的教训,以至于这条纪律被强调的十分严格,违反后的处理也很严厉。

急了眼的关崇贵大叫:“大不了枪毙我!”

关崇贵开枪了。第一次射出的七发子弹没有打着。一架飞机向他俯冲下来,他又开枪了,还是七发,结果眼前的情景连他自己都看呆了:一架P-51型战斗机翅膀一斜,屁股后面冒出黑烟,一头栽进山沟,然后就是剧烈的爆炸和一团冲天的火焰。

“打中了!把那家伙揍下来了!”阵地上的中国士兵们欢呼起来。

飞机上的美军飞行员跳了伞,但由于高度太低,没等伞张开就掉在树上被树枝戳死了。

一连一排有个兵用机枪把美军飞机打下来了的消息迅速传到团里,团里立即命令查是谁开的枪。营部派人上阵地问,没人敢承认,都说不知道。关崇贵认为“好汉做事好汉当”,不能连累别人,于是,站出来承认是自己干的。

没等营部的人通知如何处理关崇贵,英军更疯狂的进攻又开始了,关崇贵端起机枪在阵地上来回扫射,他想自己只要还没死就先多打死几个敌人。

一个营的英军仍没有强攻下中国的阵地。英军伤亡50多人,还有飞机一架。

关崇贵打下飞机的事逐级上报,一直报告到彭德怀那里,以请求处理意见。正为志愿军防空火力薄弱而焦急的彭德怀一听,异常兴奋。在询问了打飞机的经过之后,他说:“这个纪律犯出了条经验,就是手中轻武器是可以打下敌人飞机的,鼓舞了志愿军战士对空作战的信心,要对这个战士重奖!”

宣布立功命令的时候,关崇贵觉得是在做梦:他被授予了“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记特等功。

关崇贵还是觉得自己违反了纪律,好歹要求记一个处分。三五七团政委包柄森对他说:“你别犯傻了,再犟下去,我真的处理你!”

志愿军总部决定在全部队开展向关崇贵学习的活动,推广用轻武器击落敌机的经验。

关崇贵的斗志因此受到极大的鼓舞,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他表现出惊人的勇敢和顽强。他率领一个班坚持阻击敌人,全班战士先后全部伤亡,阵地上只剩下他一个人。大部队向后撤退了,三天之后,美军的飞机还在向这个阵地轮番轰炸,轰炸的间隙他们依稀听见有抵抗的枪声。绝大部分美军说,轰炸已经好几天了,不可能再有中国士兵的抵抗,但枪声确实还在响。军长吴瑞林放心不下,下决心派两个营从阵地的两侧包抄上去。部队冲上去以后,看见在这个布满英军士兵和中国士兵尸体的阵地上,果然还有个活着的中国士兵,他就是关崇贵。

原来,在大部队撤退的时候,关崇贵没有下来。他隐蔽在阵地的石缝中向敌人射击,始终没有让敌人占领这个小阵地。弹药和食品没有了,他就在尸体中寻找,孤独的他竟在这个阵地上坚守了两天三夜!当冲上去的中国士兵们看见他的时候,他由于饥饿和疲劳,已经站不起来了,在他的身旁,堆着从英军尸体上搜集来的步枪、机枪、冲锋枪,竟有30多支。

关崇贵的顽强精神令所有的中国官兵肃然起敬。

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得知后,命令:对这个士兵连升三级使用!

关崇贵从副班长直接被任命为副连长。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了关崇贵“一级战士荣誉勋章”。

撕裂作战—最艰难的时期

关崇贵是勇敢的,也是幸运的。在中国军队处于最艰难的时期中,中国士兵们所面临的困苦和牺牲都是巨大的。春寒料峭,冰雪未融,冷雨霏霏。没有粮食,很多部队开始吃野菜和树皮。一套棉衣一个冬天没能脱下过,屁股的位置甚至已经露肉,战士们用粗针缝上一块布遮住,被磨烂的袖口使露出的半条胳膊冻的发紫。士兵们手上冻裂开了大口子,血流的令士兵不得不自己用线缝合以止血。每撤退到一道阵地上,饥寒交困的士兵立即就用简单的工具修筑阻击工事,同时还要修筑防炮洞以应付坦克大炮的轰击和飞机的轰炸。如果还能再有点时间,战士们就拔掉阵地前的野草,扫清射界,订出防火带。天亮了,除了警戒哨在警戒外,只要敌人没有进攻,战士们就随便往嘴里填些什么,然后倒在冰冷的泥水中闭上眼。在战斗中,弹药的极度缺乏令中国士兵们丧失了保卫阵地和他们自身的基本条件,朝鲜中部那些山岭上的石头常常是他们用来与大炮坦克搏斗的武器。无数的中国士兵腹中空空衣衫褴褛的倒在了没有人烟的荒山野岭中。当大部队向后撤退时,他们的遗体从此默默的躺在一阵阵的冷雨之中。连美军陆战一师的士兵们看见中国士兵的这些遗体时,都不禁感到一阵浑身的震颤。美军陆战一师军史上记录道:“这些尸体横七竖八的躺卧着,很多还与美国士兵的尸体抱在一起。由于尸体的冷却,已无法把他们分开。中国军队撤退的时候,有时也掩埋尸体,但是由于匆忙,无论是本国士兵还是敌国士兵的尸体,均掩埋很浅,几乎仅仅是一层被炸弹翻耕过的尘土。”

撕裂作战—最艰难的时期

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元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作战   轻武器   志愿军   机枪   弹药   英军   阵地   中国   纪律   美军   士兵   尸体   部队   敌人   艰难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