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车数月连展车都被卖掉,芯片短缺或致下半年汽车“变相涨价”

近日刷微信,惊奇地发现某车企一把手竟然在线求购芯片,且极富诚意地列出了所需芯片的型号,称只要有货就直接联系。


扩大到整个产业链,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可见汽车行业缺芯,已经到了多么严重的程度。


等车数月连展车都被卖掉,芯片短缺或致下半年汽车“变相涨价”


去年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由于汽车行业复苏远超预期,芯片厂商对需求预估不足,且手机、电脑等电子消费品抢占了不少份额,汽车行业持续“缺芯”。


尽管从芯片到Tier 1、Tier2供应商,到汽车制造商,再到消费者手里,产业链很长,但近期,终端的消费者也开始感受到了压力,尤其是想买进口车、或者15-20多万合资车的消费者们,眼睁睁看着终端优惠减少,交付时间变长,甚至无车可提,汽车价格持续上涨。


从替代芯片到车辆涨价,将就一下


前段时间,有特斯拉车主在微博发文称,自己买的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配备的FSD芯片HW3.0被悄悄换成了FSD芯片HW2.5。而HW3.0芯片的算力是后者的21倍,是特斯拉自动驾驶中实现交通灯识别功能的核心。


随后,特斯拉在微博发布说明称,因为“供应链状况”的影响,特斯拉才偷梁换柱的,但强调,使用不同芯片的车型在驾乘体验和使用安全上基本不存在区别”。但是紧接着,特斯拉在7月底表示,可能会重写汽车软件,用替代芯片来解决全球性的芯片短缺问题。


等车数月连展车都被卖掉,芯片短缺或致下半年汽车“变相涨价”


缺芯之下,浓眉大眼的保时捷也叛变了。据外媒报道,保时捷计划在部分车型上使用临时芯片,当真正芯片有货时,再进行替换,如同电脑预留显卡位。不过为了安抚消费者,保时捷强调,这些临时芯片只会使用在车辆的非必要功能上,并不会对车辆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缺芯直接导致汽车交付时间变长,经销商开始收紧购车优惠


具体到终端销售,一款售价50多万元的豪华SUV,如今等三四个月是正常,个别型号甚至需半年以上。长城“坦克”SUV订单已累计上万辆,但因缺芯,提车时间要在半年以上。同时,现代汽车的一款新车受芯片短缺影响,推迟了上市时间。


等车数月连展车都被卖掉,芯片短缺或致下半年汽车“变相涨价”


更多品牌的4S店收紧了优惠,奥迪不如以往动辄20%的优惠,如今只有15%不到,一汽-大众把探岳的优惠收紧到不足4万,东风日产某4S店表示,因为芯片不足,前段时间轩逸、奇骏的展车都卖掉了。对于不少热销的车型,下半年加价提车的情况将是常态。


业内分析人士称,目前芯片短缺对合资和进口品牌影响较大,自主品牌由于采购方式更为灵活,缺芯的影响相对较小,且由于激烈的行业竞争无法大幅涨价,只能把有限的芯片集中到利润率高的优势车型上,拉长交付时间。


从芯片暴涨到车企停产,无奈之举


提高售价,使用替代芯片,车企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毕竟,谁也想不到,自己年产能数十上百万产能的工厂,怎么就被一个小小的芯片狙停了工。


与手机等电子消费品追求5nm、7nm这类先进制程芯片不同,汽车所有的芯片约在20nm到45nm之间,且很多是MCU微型处理器,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提高,搭载的激光雷达、摄像头增多,芯片需求量高涨。


等车数月连展车都被卖掉,芯片短缺或致下半年汽车“变相涨价”


疫情扰动产业预期,加上生产芯片的厂商数量和产能都有限,芯片价格一路走高,以往靠博世这类一级供应商采购整合的车企也不得不直接面对缺芯的挑战。据媒体报道,近一年多来,不少原本只有几毛钱的芯片涨到了数百块,甚至调价周期早已不按天而是按小时来算。


相比芯片原厂涨价往往会提前公示,且幅度有限,黄牛或者分销商往往囤积居奇,坐地起价。勤劳的牛牛们,秉持着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市场的原则,加剧了芯片的供需矛盾。某国内大型车企供应链总监表示,每隔几天就要去数百公里外的代理商处抢芯,甚至背着一书包现金抢货,“早上报价100元一个,下午可能就变成了300块一个。”


今年以来,受芯片短缺影响,丰田、大众、宝马、奔驰、福特、通用等车企全球范围内减产甚至停产停工,部分车型减产,车辆上新周期变长。国际咨询公司AlixPartners警告,芯片短缺或导致全球汽车产业损失1100亿美元,今年全球汽车产量将下降390万辆。


芯片“卡脖子”?


汽车芯片短缺的情况,何时可以解决,车企什么时候才能用上平价芯片?FCA与PSA合并后企业Stellantis的首席财务官表示,预计芯片短缺问题到今年四季度之前都不会缓解。也有分析机构称,芯片短缺局面会持续到2023年。


等车数月连展车都被卖掉,芯片短缺或致下半年汽车“变相涨价”


相比海外厂商,中国车企还要提防“卡脖子”的问题。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汽车芯片市场规模约为475亿美元,但我国自主品牌车企芯片产业规模不到150亿元,约占全球的4.5%,而中国汽车产业规模占全球的30%。有业内人士指出,随着汽车智能化升级,芯片将代替发动机成为未来汽车产业的“生死命门”,也是中国企业必须跨越的难关。


目前,汽车芯片全球五大厂商恩智浦、瑞萨、英飞凌、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合计占了80%左右的市场份。但是这次芯片涨价,更多的中国资本和企业涌入这个领域参与竞争,加上这些来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企业习惯于慢节奏迭代,以士兰微、地平线、比亚迪半导体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有望化危为机,将这次短缺转化为发展芯片的良机。


更何况,美国多次把各类以华为代表的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多次严厉制裁,也为中国企业敲响了警钟。


写在最后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完善自己新能源和智能汽车供产业链,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是难题。


在汽车由传统汽车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转型的浪潮中,零部件也在进行天翻地覆的变化,芯片只能说是一道开胃菜,未来的自动驾驶会需要更多的半导体工业品。降至25万的特斯拉Model 3、白菜价的五菱宏光mini EV、以及价格屠夫小米,汽车这个家庭最贵工业品在进行新一轮变革,芯片短缺造成的汽车涨价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近几十年来,汽车从未出现大范围涨价的情况,却有过一波又一波的官降,“买房保值,买车贬值”深入人心,毕竟当年一辆桑塔纳的价钱可在一线城市买套房,而现如今一辆帕萨特终端价格只要15万起,而有些城市房子一平米也要这么多。


因此,买车这种事情,如果着急用就早些买,如果不着急,就干脆做个“等等党”,等这波芯片慌过去,精挑细选买个心仪车型。

等车数月连展车都被卖掉,芯片短缺或致下半年汽车“变相涨价”

等车数月连展车都被卖掉,芯片短缺或致下半年汽车“变相涨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短缺   保时捷   特斯拉   芯片   汽车   终端   中国企业   产业链   半导体   中国   下半年   车型   车辆   厂商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