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砸锅卖铁供丈夫读书,供出一个中国革命播火者

题记:她虽是一生无业的农村妇女,但她的职业一栏赫然写着:革命者。

那年她16岁,他10岁,他们成为了夫妻。因为他,李大钊,其父母在他很小时候就过世了,由其祖父含辛茹苦将他拉扯大。但此时祖父年事已高,不忍看他将面临独自一人成长,于是做主帮他娶了一个大媳妇,赵纫兰。

28年后,他被绑着粗黑链子,却从容走向绞刑架,英勇就义 。丧心病狂的敌人为了折磨他,反复绞了三次,共历时40分钟。

妻子赵纫兰听到噩耗后哭晕三次,醒来她和孩子说:记住,昨天是你父亲遇难日。这一天是1927年4月28日。

他们俩的一生,一个是以家国为重的赤胆忠心,舍弃小我为大我的大义人生;一个是为他而生,坚定他后方的至情人生。


她砸锅卖铁供丈夫读书,供出一个中国革命播火者

1899年,成为李大钊妻子的赵纫兰,即是妻子也为长姐 ,一边打理着家务,一边照顾着李大钊上学。她自己虽是文盲,却很希望李大钊能学有所成。

1905年,李的祖父过世,各路亲戚们看他们俩势单力薄,纷纷来抢家产,家业所剩无几,而此时李却考入县城的中学堂。赵纫兰二话不说,一个字,读!凑钱也供他读!

1907年,李大钊又考上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此时他们第一个孩子刚刚夭折不久,而李这次一念就要六年。强忍着丧子之痛,赵纫兰默默扛下了所有家庭重担,决定变卖田产,砸锅卖铁也支持李大钊的学业,支持他的理想和梦想。

李大钊《狱中自述》说:“钊在该校肄业六年,均系自费。学费所需,皆赖内人辛苦经营,典当挪借,始得勉强卒业。”

1913年,李大钊终毕业,但此时他萌生要去日本留学的念头,回家怯生生的跟妻子商量。赵纫兰望着他的双眼,深情的问了一句,需要多少钱。

那一刻,李大钊的眼泪,叭嗒的掉了下来。此时的赵纫兰因长期操劳家务和农活,面容憔悴,略显老态,双手粗糙。他深知妻子自从嫁入他李家后,就没有享过一天的福,但她依然还是如此的通情达理,善解人意,这么多年,为了他,为了这个家操碎了心。

李大钊这一去又是三年,回国后为理想到处奔波,赵纫兰没有丝毫地怨言,一直抚养着孩子,承担着家庭的一切责任。

李大钊学成归来,成为北大图书馆主任后,他们这对聚少离多的夫妻终于得以团聚并定居北京,这一年,他们已经结婚20年龄。

此时李大钊一身儒雅,气度不凡;而赵纫兰却因长年劳作,面目犁黑,皮肤粗糙,常被人误认为为家中的保姆。

为不给她丢人,家中来客人时就躲起来。李大钊知道后,就拉着她的手,情真意切的向客人们介绍着。

为让妻子住的舒服,他在家里盘了炕。有客人他们在书房开会,她就坐在炕上缝补,时不时给他们添茶水。闲时教她读书认字,也能读写些简单信件。

她砸锅卖铁供丈夫读书,供出一个中国革命播火者

此时的李大钊影响力与日俱增,自是有不少女生对他递送秋波,也有人为他介绍大家闺秀,只是他都不为所动,一颗真心只为他妻子。

而赵纫兰用饭菜和温暖支持丈夫理想,这样平淡又温馨的幸福,赵纫兰很满足。

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却打破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当陈独秀被捕,李大钊不惜设法营救,赵纫兰总担心受怕。那时她又怀有身孕,为了安全,李大钊把她送回老家。

生完孩子后,赵纫兰坚持跟李大钊回北京。她受够了分离,哪怕他身边再危险,也要寸步不离的守着他。

动荡年代,他们被流氓毒打,书房被乱翻,为安全起见只得搬家。那时小女儿又因病去世,又一次丧子之痛让赵纫兰自责没照顾好女儿。

悲痛未过李大钊又成了通缉犯,便避难昌黎五峰山,她则带孩子回老家。不久收到丈夫来信:“我工作很忙,今后再也没空照顾家庭了,你应当坚强起来…..我要去苏联了,但具体回国时间,无法确定。”

1924年李大钊终回北京,但依旧从早忙到晚。1927年4月6日,李大钊和妻女被捕,所幸大儿葆华外出春游,小儿寄养别处,因此躲过牢狱之灾。

为了妻女安全,法庭上他撇清关系:“我妻子是乡下人孩子还小,他们什么都不知道,我做的事情也与他们毫无关系。”

那次他妻女被释放,赵纫兰没想到,这一面竟是永诀。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惨遭毒手,享年38岁。妻子听到噩耗哭晕三次,醒来她和孩子说:记住,昨天是你父亲遇难日。长子葆华被朋友送日本留学,她吩咐要好好学习,继承父业。

她砸锅卖铁供丈夫读书,供出一个中国革命播火者

李大钊每月工资300大洋,去世后仅留给妻儿1银元。友人帮忙凑钱买棺材,因无钱送老家安葬,只好先放寺庙。

李大钊走后,赵纫兰的身体越来越差,为了孩子她拖着病弱身体回老家,在友人和北大救济下,艰难生活。

每一天她都盼着革命成功,安葬丈夫。或许知道自己时日不多,就给李大钊好友蒋梦麟写信,希望他出面操办李大钊丧事。

1933年,李大钊牺牲6年后,灵柩终于被安放在香山东麓的万安公墓。


她砸锅卖铁供丈夫读书,供出一个中国革命播火者

心愿已了,一月后赵纫兰撒手人寰,临终前她唯一遗愿是陪在他身边。1936年,为了表彰她对中国革命的突出贡献,赵纫兰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他是大学教授,收入颇丰,足以闲适精致的生活,可他偏偏过得穷困潦倒。

他有以家国为重的赤胆忠心,舍弃小我为大我的牺牲精神。这种为革命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先辈,永久值得后辈敬仰。

赵纫兰有着伟大而又奉献的一生,她对丈夫无条件的支持和拥护,是他心无旁骛地投身革命事业的动力,更是他心中温暖的港湾。若没有她,就没有革命烈士李大钊。

她虽大字不识,却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英雄背后最稳固的后方。他为大义而生,她却为他而生,一生默默奉献,用柔情和温暖支撑丈夫前行的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万安   赤胆忠心   丈夫   砸锅卖铁   妻女   小我   大义   噩耗   祖父   北京   客人   妻子   温暖   理想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