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看到“中国芯”崛起?台积电张忠谋发声:反对芯片自给自足

实现芯片自给自足是近几年我国芯片市场的诉求,对此,我国定下目标:在2025年之前实现70%的国产芯片自给率。

近段时间以来,我国芯片界频频传来捷报,不止中科大、清华大学等科技机构在芯片研发方面获得新进展,国产芯片的日产量更是创下新纪录!

不想看到“中国芯”崛起?台积电张忠谋发声:反对芯片自给自足

据国家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我国半导体制造厂商单单是在今年的6月,便生产了308亿颗芯片,平均日产量超10亿颗!

这个数据放在过去根本想都不敢想,如今却实现了,足以证明中国的芯片产业链蕴含巨大的增长空间。

我们完全可以自信地说,国内半导体市场已初步具备取代国外芯片的条件,距离70%国产芯片自给率也更近了一步!

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开端,距离完全的胜利尚还有漫漫长路要走,国内半导体还需沉淀。但是,面对我国对实现国产芯片自足的紧迫感,有些同胞开始急了。

不想看到“中国芯”崛起?台积电张忠谋发声:反对芯片自给自足

据台媒报道,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公开表态,称芯片的产业链应以自由贸易体系为基础,追求自主会带来相反的结果。简单来说,就是他反对芯片的自给自足。

他还给出了几个理由:其一是费时费力。芯片产业所需的投入巨大,如果想要把所有的核心技术都掌握在手里,不仅要耗费更多的成本,而且也很难保证企业的正常发展。像台积电如今已是全球第一大芯片代工厂商,但也只专注芯片制造一个环节而已。

不想看到“中国芯”崛起?台积电张忠谋发声:反对芯片自给自足

其二是芯片技术的发展速度会被拖慢。分工协作是制造业的默契,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分工协作,再合并是最好的方式。

如果单一家企业要把控整个产业链,很难保证供应链上不会出现某个短板。一旦出现短板,效率势必也会被拉低许多。

不想看到“中国芯”崛起?台积电张忠谋发声:反对芯片自给自足

诚然,张忠谋的观点合情合理,所说的也都是事实,但针对我国国产芯片现状,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话,就很难让人赞同这一观点了。

基于国内情况来考虑的话,首先,我国是全球芯片需求最大的国家,最近3年来每年的芯片进口金额都超过3000亿美元。实现自给自足,降低对进口芯片的依赖,是必然的发展之路。

不想看到“中国芯”崛起?台积电张忠谋发声:反对芯片自给自足

其次,我国是被迫走向芯片自给自足之路的。如果不是美方的多次打压,破坏贸易准则,令我国的科技企业华为陷入芯片困境,我国在芯片领域尚还在依赖进口。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作为全球知名的“芯片大王”,纵横中美半导体产业界50多年,被称为芯片行业的“活化石”。

以张忠谋的眼光和经验,不会看不到我国科技行业对芯片供应安全的渴求。只能说他是“睁眼说瞎话”,刻意忽略了当前供需紧张的中美科技产业链。

不想看到“中国芯”崛起?台积电张忠谋发声:反对芯片自给自足

正所谓“屁股决定脑袋”。如果站在台积电的角度看待张忠谋的观点,一切就说得通了。过去国内市场十分依赖台积电的芯片产能,每年给予台积电的数额巨大的芯片订单,仅华为在合作中断之前,每年给台积单带来的订单就高达400亿元。

不过碍于美国“实体清单”限制,台积电也成了阻碍国际自由贸易的间接参与者。如今国内芯片产业被迫“成长”,假如有一天羽翼丰满,必然要抢占台积电原有的客户和订单,成为台积电的强劲对手。

不想看到“中国芯”崛起?台积电张忠谋发声:反对芯片自给自足

因此对于张忠谋的“劝言”,我们可以听,但更多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自给自足   芯片   华为   中美   日产量   产业链   半导体   创始人   自由贸易   订单   观点   我国   国内   数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