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念力”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心灵感应也正在被实现。

用意念来移动物体的能力,这正在成为现实

1973年美国科学家雅克-维达尔第一次提出了“脑机接口”的概念,有了它,我们不用说话,不用动手,不用按钮,只要集中注意力,“动动脑子”就可以控制物体。

“意念力”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心灵感应也正在被实现。

脑机接口技术

首先要诠释人脑中的“意念”,就是要记录大脑的脑电波活动

在1924年德国科学家汉斯-贝格尔就发现,将电极放在人的颅骨上可探测到电流,虽然测得的电位非常微弱,只有几十微伏,但已足够显示大脑皮层神经元的活动。

“意念力”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心灵感应也正在被实现。

神经元的活动

记录下的波形不是由动作电位引起(动作电位指的是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在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会产生的快速,可传播的电位变化。)的,而是代表了电极下神经元极化和去极化状态的总和。波形通常不规则,这取决于大脑活动的强度,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按波形的强度和频率得出一些特别的图形。

“意念力”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心灵感应也正在被实现。

脑电波

比如,将电极放在颅骨后部,如果受测者心情平静,双眼闭合,我们就能记录到8—12赫兹的α波,如果受测者双眼睁开,我们就能记录到12—20赫兹节奏更快的β波,当我们小心地将信号与背景噪音分开后,还能看出大脑对刺激的回应,通过这种被称为“脑电图”(EEG)的技术,我们能分辨出好几种活动,当然这种技术不能测出你在想象什么具体的事物,但是只要电极放置的位置准确的话,还是能测出你正在做什么动作的。

“脑机接口”的原理

将脑电图接收器放在颅骨上,记录大脑的电活动,再交给计算机诠释,然后发出合适的指令。

为了在现实中实现意念力,放置得当的电极要将信号传给计算机处理,而困难就在于此,首先要过滤并去掉底噪,然后放大信号并分析,找到明确的任务,比如“从上到下动左胳膊”,这是最棘手的部分,一旦意念被正确解码了,那么命令被遥控的物体前进,停止,或者命令关联软件做出移动光标,点击等动作即可,这项技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而且造价经济实惠,只是动作不太精确。

当信号穿过颅骨时就会改变,记录下的电流也会对应更多的神经元,为了让动作更快,更准确,就要用入侵方法,在大脑皮层中或硬膜(灰质)下植入电极栅,这样获得的信号只对应1个至10个左右神经元,这时就可以更精细的区分大脑中的不同任务。

脑机接口给肢体残疾者带来了正常生活的希望,在2004年6月有了第一个成功的案例,美国人马特-內格尔被人用刀袭击后瘫痪了,科学家将含有100多个电极的装置植入他的大脑皮层区,在计算机与电极相连时,立刻识别出马特想要运动左臂的脑活动,有了这个脑机接口,马特可以控制计算机光标,遥控电视,查阅电子邮件,还可以在屏幕上以一定的(低)精度绘画。更难得是在2011年一位四肢瘫痪的妇女成功地控制机械手臂给自己倒了一杯饮料。

“意念力”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心灵感应也正在被实现。

用意念移动机械手臂

在2019年8月,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神经工程与康复实验室研究生魏斯文,在世界机器人大会的“BCI脑控机器人大赛:第三届中国脑机接口”比赛中,以每分钟691比特的脑控打字解码速度夺冠。而我们普通人在触屏手机上打字速度为600比特/分。

心灵感应马上就要实现了吗?

心灵感应——就是通过意念来沟通的能力,这又该如何做到呢?

看过上文后,我们可能会想到,能不能再两个感应者之间加个“脑机接口”呢?我们记录其中一个人的脑电图,通过计算机解码,然后在另一个人的大脑皮层释放脑电波。这样能否可行呢?

在2013年,华盛顿的一个研究团队,在两个研究员之间第一次实现了大脑连接,在2014年,该团队又在志愿者身上重复了这一实验,他们让第一个被试者面对屏幕上的电子游戏,让他用大炮击退敌人,保卫城市,但是不许他直接动手。而是想象开炮时手的操作动作,当他带着装满电极的头盔,其脑活动以脑电图的形式被记录下来,实时传给计算机,接受信号的被试者坐在另一个房间,也带着一个头盔,这个头盔里面带有线圈,这时接收的磁刺激就可穿过颅骨,他看不见游戏画面,只是把手放在触板上,当脑接口起作用时,发令者只要想着开炮,相应信号就会传到接收者头盔的线圈上,刺激后者的大脑皮层控制手产生动作,这时他的手就会按压触摸板并完成开炮。

“意念力”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心灵感应也正在被实现。

网络配图

心灵感应曾被现代科学认为是一种伪科学和迷信,在1988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这个结论“经过了130年对心灵学现象的研究,没有科学的证据能证实其存在”。

但是英国生物学家鲁伯特-谢尔雷德经过多年的科学实验,认为人类思维能力的强大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心灵感应和预感等现象可以从生物角度得到解释,它们是一种正常的生物行为,是经过了数百万年的演变,为适应生存的需要而形成的。

鲁伯特还认为“思维不是被关闭在大脑里,而是在我们周围,与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相连接”,也就是说人类的思维是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同时也在周围的环境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

“意念力”不是神话而是真实的,心灵感应也正在被实现。

脑电波

这里用现在的科技就可以基本诠释鲁伯特的论证了,那就是我们周围存在着无数的脑电波,我们人类有接收脑电波的能力,但受限于个体和距离,还有接收能力大小等原因,也许我们正在无意识的接收着各种脑电波,有时候我们会因为别人的一个眼神,或一个微小的动作就能感觉到会发生什么事情。这不就是一种心灵感应吗。

结语

“脑机接口”技术被誉为人脑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信息高速公路”。是人脑通过计算机做出“意念力”的全新技术。目前“脑机接口”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军事,航天等领域。随着时间和科技的发展,人类一定会进化出“意念力”这种神奇能力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0

标签:意念   感应   心灵   脑电图   脑电波   颅骨   神经元   大脑皮层   电极   电位   大脑   信号   接口   神话   动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