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与“纸”有一种妙不可言的不解之缘,我们的老祖先在二千多年前便已发明了造纸术,这项技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与文明的进步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今,一位中国科学家又发明出了一种性能优异且不伤眼的“电子纸”,让“纸”这项古老的科技有了完美的“接班人”。

这位科学家作为“主要发明者”,虽然不是唯一发明人,但在《专利法》中,通常将署名专利的前两位发明人视为主要发明人。

也就是说,在研发团队中,他属于领军人物。

“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这位科学家便是周国富,可能很多人没听过他,也不了解他。但是周国富在世界光电显示材料与技术领域却是赫赫有名。

他曾任职于世界500强企业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近20年,并担任过多个研究团队的高级专家。

经过多年颇有成效的科研工作,周国富的个人成就硕果累累,至今已申请专利618项,其中有国际申请217项。

作为荷兰皇家飞利浦公司的首席科学家,周国富本可继续享受欧洲发达国家的高薪与舒适的生活环境。但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回到祖国的怀抱。

“把我的核心技术、专利带回国,与团队一起,在国内创造更多的专利发明,这比参与企业的并购更有效率,也更有效地利用了积累的技术成果的价值。”

周国富看好国内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大环境,想让自己的科研成果在祖国发挥更大的价值。

如今,周国富是华南师范大学全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先进光电子研究院院长,DIRM实验室中方主任,广东省领军人才。

“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大山里走出的博士

1964年,周国富出生在四川省开江县采石乡一个农民家庭,和许多农村长大的孩子一样,他从小就很懂事,知道为父母分担生活压力。

“小时候,连鸡蛋都舍不得吃,因为父母要靠卖鸡蛋的钱给自己交学费。”

回忆让周国富很感慨。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的他为了有个好成绩,每天早起晚睡,刻苦学习。

然而,命运就是如此的作弄人,第一次高考,他落榜了。

但他并没有放弃上大学的梦想。

1982年,第二次参加高考,周国富以优异成绩考入重庆大学金属材料专业。

1986年,被保送中国科学院读硕士和博士。

1994年周国富又获得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磁学与超导博士学位,成为法国亚稳材料国际会议金牌获得者中唯一一位青年科技人员。

博士毕业后,他直接被荷兰飞利浦公司总部研究院聘为高级科学家,2004年升任首席科学家,同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首批海外评审专家。

2006年周国富被飞利浦评为年度最杰出科学家,是这一奖项的全球首位华人科学家得主。

“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一个从山沟里走出的农家娃能成长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学家。是什么样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他一路走过来的?

对于种种的艰辛与困难,周国富往往会淡然一笑:“没有过去的努力和奋斗也就没有今天,有耕耘才有收获。”

电子纸

不言而喻,“纸”有极佳的阅读体验,但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需要掌握更多的知识,处理更多的信息。“纸”的弊端日益明显。

首先,传统纸媒所承载的信息量有限,并且流通效率较低;其次,造纸业还是一个需要砍伐大量木材,以及用水多、污染颇为严重的产业。

基于这些原因,一种既能满足人们平时的阅读习惯,相对安全环保,且能快速更新信息的“电子纸”横空出世。

“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所谓“电子纸”,就是采用电泳显示技术作为显示面板,可同时显示文字和图像。其显示效果接近自然纸张,且既薄又软,还可擦写。

“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电子纸”与显示器、手机等现有的屏幕背光或自发光显示技术不同,电子纸显示技术无背光源也不属于自发光,因此“电子纸”不仅可以节省成本和能耗,还避免了电磁辐射对眼睛的损伤,以及在强光下传统屏幕发黑等问题。

“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不过,最初的“电子纸”只能显示黑白单色,图像也比较粗糙,翻页的响应速度也较慢。

“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20世纪70年代,日本首先研究出用于“电子纸”的电泳显示技术,然而由于存在显示寿命短、不稳定、彩色化困难等诸多缺点,实验曾一度中断。

90年代中后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也开始了电泳显示技术的研究。

到20世纪末,美国E-Ink公司(它是由朗讯公司,摩托罗拉公司以及数家风险投资公司为了开发电子纸于1997年成立的企业)利用电泳技术发明了电泳油墨(又称电子墨水),极大地促进了该技术的发展。

“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电子墨水技术即是利用极其微小的"胶囊",将带有负电的黑色颗粒与带有正电的白色颗粒封装在"胶囊"之中,形成所谓的"电子墨滴"。

电子墨水屏的优点包括易读性,柔韧性和低功耗,但是颜色尚未达到液晶屏的水平。

2011年,周国富在华南师范大学建立团队并着手研发。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在彩色电子纸显示技术研发上取得重大突破,首次研制成功可用于显示彩色和视频图像的电子纸显示屏的彩色油墨关键材料。

这项成果标志着我国彩色视频电子纸显示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很多人曾认为“电子纸”是美国人发明的

其实,“电子纸”的概念源于美国施乐公司,原型来源于麻省理工学院(MIT),E-Ink进行商品化,最后由台湾元太公司进行量产。

“电子纸”可谓经历了一系列的波折,以及错综复杂的关系纠葛。

1997年元太曾经在MIT的实验室里看到E-Ink这项技术,后来E-Ink在1998年从MIT独立成立公司,并在2001年推出样品,E-Ink去找元太进行合作,但由于价格没谈拢,元太没有接手,因此E-Ink又找上飞利浦合作。

2001~2005年,在飞利浦为首席科学家的周国富带领团队研发出了可量产的“电子纸”,并首度在日本市场推出第1代的Sonye-reader。

“电子纸”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位中国科学家,他将核心技术带回祖国

因此,飞利浦拥有“电子纸”的专利,但主要发明人是周国富。

结语

“电子纸”的出现,不仅能够降低传统纸张的使用,进而减少树木的砍伐,对资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有重要的作用。还引发了新一轮的阅读“革命”,具有前所未有的划时代意义。

延伸阅读

电子纸显示屏响应时间会很慢吗?

电子纸反应速度约为50—100毫秒,使用在日常静止画面且切换频率不快的场合是足够适用的,并且相对传统显示屏,有着类纸质感、阳光下可视、超低功耗等诸多优点。

电子纸显示屏为什么可以超长待机?

电子纸在没有供电的状态下,屏幕画面不会消失仍可持续显示。电子纸显示屏使用双稳态技术仅在更换画面时,才消耗电量,画面静止时不耗电,与其他显示产品相比拥有非常优异的节电性能。

电子纸显示屏阳光下可以正常阅读吗?

电子纸显示屏完全不需要背光源,利用环境光源打在电子纸显示屏幕上,再折射光线至观看者的眼中,与传统纸张、或生活中物体的可视原理无异,所以环境光源越亮,电子纸也越清晰可见,更有170°的广视角。

为什么说电子纸显示屏可以保护眼睛?

电子纸显示屏可以反射环境光线,而其他技术的显示屏使用液晶进行调节的强背光,这些光源直射进眼睛,极易导致眼睛干涩视觉疲劳,而且蓝光更会引起眼睛的病变等问题。所以,不需要背光模组的电子纸显示屏,可以保证用眼健康。

电子纸显示屏可以弯曲后不受损害?

像纸张一样轻薄还可以随意卷绕、折叠,非常便于携带的电子纸显示屏是采用柔性基板材料制造出来的。不但可以自由弯曲改变形状,摆脱了传统显示器的形状束缚,还更坚固、不易碎裂,大幅度地减少终端产品的损坏概率。

电子纸到底有多轻薄?

电子纸不管是在厚度还是重量上都有明显的优势,因为结构简单,加之基于柔软的塑料薄膜的材料,可谓轻薄如羽。比如,一片13.3寸塑料基板的柔性电子纸显示屏模组,约等同于15张A4纸张的重量、7张A4纸的厚度。

#谣零零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麻省理工学院   飞利浦   荷兰   发明者   电泳   发明人   电子   显示屏   纸张   科学家   祖国   彩色   团队   眼睛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