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文丨辣说

苹果新举措获人民日报侧面支持

如果在智能领域发展初期,你去问一个苹果用户为什么选择iPhone手机,他或许会说质量好、系统流畅等等。但是现如今在手机品牌诸多的情况下你再去问一个人为什么会使用iPhone,你得到的回答或许可能就变成了“没有广告”。确实,在如今互联网十分发达的今天,我们很难在街头上在看到了纸张形式的广告了。原本以为,这是社会的进步,环境的重视等多个方面努力的结果,但是殊不知,懂得与时俱进的不止是你!

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随着科技的进步,智能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而在手机的使用过程中不知道你是否有经历被各种广告“洗礼”的情形?是的,我想这种情形大多数人都经历过,而且更可气的是这些广告可以说是无时不在、无孔不入,甚至有些广告太“流氓”你关都关不掉,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它播放完。而且这种情形越演越烈,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手机作为这些广告的载体,手机厂商的态度此时就显得尤为明显。

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我想这点是我这个作为一个果粉来说,始终坚持使用iPhone的原因,因为我不想当我在聚精会神专注在某件事上的时候被手机信息提示音而打扰,尤其是打开手机发现是一条所谓的推广信息的时候。不得不说,苹果在这方面做得十分的不错,尤其是在今年的WWDC大会上,苹果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而这个决定瞬间让我被苹果圈粉了。而随着这一决定的放出,更是在网友群体中的表现出了良好的反响。更有网友直言到:“这才是真正的“创举”!”

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是什么决定让网友大加赞赏?在说之前先给大家科普一个词汇“IDFA”码,IDFA码的中文名字是广告客户标识符,而通过IDFA码,一些APP或网站,可以精准了解某一特定用户的数据以及爱好,进而向用户推送个性化广告。而苹果这个决定就是让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将自己苹果设备的IDFA码授权给APP或网站。是不是说到这你还有些困惑?这是什么东西?

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别急,先让我们看段来自中国人民日报发布的消息,内容如下:“由于近期针对微信等App暴露出的广告不能关闭,或者关闭步骤极为繁琐,或则关闭无效的诸多的问题,再度引发了网络上的热议,所以上海市消保委发布《App 广告消费者权益保护评价报告(2020)》。根据报告显示,App 广告 “关不掉”问题仍然严重,以及表示测试的600款App中58%含有广告,其中69.7%的广告没有“关闭键””

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人民日报作为老牌的信息发布平台都对广告这件事发表意见了,很显然手机广告这件事确实该整治整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大家可以去看看,现在市面上以性价比为噱头的电视、手机,打开后是不是有一大堆广告?人家为什么卖得便宜?做慈善吗?显然不是,这些产品之所以性价比满满,是因为厂商可以通过在设备上植入广告来获利!当然,商家盈利进行广告投放来宣传产品,这件事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你的利益是凌驾在用户的基本利益之上!说到这里,我想大家应该能明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了吧?

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现在手机上的广告不仅具有诱惑性、虚假性、夸张性、欺骗性更是具有强迫性,从人民日报的信息来看,很多厂商为了盈利甚至不顾及用户的感受,在投放的广告中都没有任何关闭的措施以及手段,其中颇有你不看不行的架势。而苹果这一决定恰巧将用户的选择权重新夺了回来,除此之外更让网友佩服的就是苹果这个敢想敢干的精神,要知道一些专门做广告投放的平台以及团队每年光靠投放广告就可以获得巨大的收益,而苹果做出此决定势必触犯了他们的利益。

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很显然这是从事相关职业的人不愿意看到的,这不美国的Facebook就针对苹果此举做出了剧烈的反响,该平台创始人扎克伯格不仅专门斥巨资在全美各大媒体上连续投放整版广告,并积极的联合其广告主,只为抵制及谩骂苹果公司做出的这个决定。为什么他的反应这么大?据统计,去年Facebook靠着广告投放,赚了4552亿人民币,占Facebook平台全年总营收的98.52%。

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显而易见,苹果的这项决定无疑是踩中了Facebook的命脉,但是作为一个普通用户来说,我是十分支持苹果的。用户并不是商家盈利的手段,在是否授权IDFA码给应用或网站这件事上,用户不仅要有知情权,还应该拥有决定权。虽然这是外国企业之间的利益的纠纷,但是试问一下身处国内的你没有收到过如下图这样的信息吗?

苹果又出手了,再一次改变行业,这次恐慌的不止扎克伯格

我估计回答没有的人应该没有多少个吧?是的,同样的境遇不仅仅是国外有,国内同样是个重灾区。或许你不了解其中的严重性,那么近期发生的“美团大数据杀熟”事件就是对苹果这个决定最好的回应。你或许不清楚,当你在下载某应用程序的时候或者浏览某些网页的时候,你的信息已经被APP运营团队获取,并进行针对性的广告投放。有的甚至不需要你打开APP就可以实现广告的投递,而苹果这一决定可以说是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苹果公司   苹果   人民日报   反响   恐慌   性价比   出手   情形   手段   利益   网友   广告   用户   行业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