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跟IOS的区别,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

鸿蒙跟IOS的区别,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

文丨辣说科技

1+8+N舍去N,跟IOS、Android有何区别?

这周华为发布了曾经余承东号称可以马上拿来用的harmonyOS 2,也就是大家俗称的鸿蒙系统!这一行动瞬间引起了科技圈的热议,鸿蒙到底是什么?对行业将带来哪些改变?有人说,鸿蒙是万物互联的基础,亦有人说,这是国内系统突破西方技术垄断的先河,还有人说,鸿蒙的发布,就像那暗夜中的烟花,灿烂夺目的同时带来了光明!我从他们的言语中看到了兴奋,很显然,处于兴奋状态的他们并不能给我一个准确的答案,于是我翻阅了很多近期关于鸿蒙系统的文章以及视频以及再次回顾了鸿蒙系统的发布会,最终我通过他们的描述得到了一个与之相近却又相反的答案!

鸿蒙跟IOS的区别,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

正如标题所说,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华为,用一个系统把所有硬件连接到一起,提供一致的协同体验,比如用一部搭载鸿蒙系统的手机,对着同样搭载鸿蒙系统的豆浆机,“碰一碰”,你就可以在手机上操作豆浆机!同理,换成洗衣机、咖啡机、微波炉,都可以通过“碰一碰”来实现用手机操控!通过王成录在鸿蒙2.0发布会上的讲述,华为设计鸿蒙的初衷是希望通过一套代码能够满足大大小小的硬件要求,同时王成录还表示,截止至今日没有一套系统可以做到覆盖所有设备!至此我忽然想到了苹果的Apple ID以及iCloud!因为安卓系统这边涉及的面很广,所以为了节省篇幅,我们先把安卓放在一边,对照苹果生态来理解华为口中所谓的万物互联!

鸿蒙跟IOS的区别,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

按照王成录先生的释义,华为通过系统将不同的硬件联系到了一起,而作为对照方的苹果,则是通过Apple ID实现了不同产品之间的联动。那么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异呢?王成录先生举了一个例子,他说:智能手机相对于功能手机最大的变化是可以让消费者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软件,而鸿蒙则是进一步做到了让用户自主选择硬件!比如用一部手机拍摄多视角的拍摄,那么此时就可以通过手机连接无人机、摄像机、运动相机连接到一起进行协同拍摄!

鸿蒙跟IOS的区别,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

那么我们反观苹果这边,当你在多设备中登录同一个AppleID的时候,你可以通过iMac调用iPhone的摄像头,可以用Apple Watch 开启iPhone的摄像头,那么它们之间能否做到一款设备开启多个设备的摄像头呢?这一点,作为持有多款苹果产品我的来说,我没有找到相关的软件或者功能,当然我这里说的是苹果产品上自带的功能,毕竟熟悉监控系统的人一定能够明白,你只需要一个APP,就可以在一个屏幕上查看不同位置的摄像头的画面,如果摄像头高级一点的你还可以通过手机APP对他们进行拍摄方向移动等操作,这对安卓以及IOS系统来说都不是难事,但这并不是我要探寻的结果,我想知道的是苹果有没有像王成录说的那样的设计或者功能。

鸿蒙跟IOS的区别,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

为了求证这个问题,我拨打了苹果官方客服电话,并通过客服联系到了相关的技术顾问,或许是出于自身制度的关系,即使是我表明了我自媒体作者的身份,但是该顾问仍没有给我明确的回复,而是希望我留个联系方式给我发送了个链接。最后我在收到的链接中看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可以,但目前还不行!可以的依据是,IOS、MacOS、iPadOS,他们的底层技术是师出同门的!而目前还不行的原因在我看了长达30多页的叙述之后,我认为还不行的原因是不同人眼中的同一事物是不同的!很显然,通过这些描述我发现苹果对所谓的未来包括未来的万物互联有着独特的见解!

鸿蒙跟IOS的区别,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

所谓的万物互联,简单地说就是很多设备连接到一起,它可以操作它,它亦可以操作它,但是你们是否有注意过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硬件或产品形态之间的壁垒是无法通过一个系统来打破的!比如我可以用手机操作豆浆机,但豆浆机可否反过来操作手机?试问可以吗?或许你会说,谁傻到用豆浆机操控手机?但我想说,假如我在豆浆机旁等待倒取豆浆的时候,突然有电话进来,而我的手机却在客厅,怎么办?对呀,怎么办?我可以告诉你,“嘿Siri!帮我接听电话!”于是电话被接通!如果我告诉你苹果正在尝试这方面的设计,在华为鸿蒙号称的万物互联面前,它又该怎么称呼?智能万物互联?

鸿蒙跟IOS的区别,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

苹果对未来的理解一直是独特的,这点在他的产品上足以体现,iMac有OSX,iPhone有IOS系统,iPad有iPadOS系统,Apple Watch也有系统,它们的底层虽然是一样的,但是操作逻辑却是不同的!OS X是基于鼠标键盘的输入输出逻辑,所以它的应用图标可以做得很小却非常精准,而iOS与iPad OS是基于手指触控的操作逻辑而诞生的产品,所以它注定是对手指有着区别于鼠标的亲和感。操作体的不同也造就了产品UI和操作逻辑的不同,从而衍生出了不同的使用体验,而这个差异正是阻止不同产品进行融合的壁垒,这个壁垒很显然苹果在短期内并没有能力去打破,当然这其中包括华为,否则也不会有“碰一碰”的存在了对吗?

鸿蒙跟IOS的区别,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

那么这个壁垒既然短期内无法打破,苹果就放弃了吗?事实上并没有,他正在通过不断地尝试去寻找打破壁垒的方案!比如苹果现在的双平台相互融合的做法,你就可以理解为对未来可能性的一种试探!总而言之,未来仍存在很多未解之谜,今日的言论与见解在未来不一定能够实现,你现在眼中的万物互联,在未来未必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当然,时间的脚步不会停歇,未来也会变成昨日,万物互联究竟会以一个什么形态出现在我们的面前,那么等未来到来的那一天,自然会清晰明了!

鸿蒙跟IOS的区别,不同人眼中的不同,万物互联并非鸿蒙一条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鸿蒙   万物   华为   壁垒   同人   摄像头   逻辑   眼中   区别   苹果   操作   未来   硬件   豆浆机   设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