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以为是国货却变成外国品牌系列 |九十年代“国货之光”

文:单晶晶

近些年来中国制造逐渐被全球各国认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离不开”中国制造。在这一背景下,国产品牌也开始走向国际化,包括老干妈这样的辣酱品牌,在国外市场也受到了追捧。当然在国货“走出去”的同时,也有不少外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

那些以为是国货却变成外国品牌系列 |九十年代“国货之光”


对于这些外资而言,想在国内市场迅速站稳,最好的方式就是收购国产品牌。在这方面不少外资品牌似乎达成了共识,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购国货品牌。要知道国内有着14亿之多的人口,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的需求都不容小觑,正是因为如此才会有不少外资看好这一市场,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外资品牌外,包括一些曾经实打实的国民品牌,其实也有一部分成为了“伪国货”。因为外资收购这些品牌后,对于名称并未进行改动,这也就造成了国人一直误会,以为这些还是国货。而昔日被称为“国货之光”的大宝,其实也早已并非国货,虽然影响了三代人,不过却少有人知。

那些以为是国货却变成外国品牌系列 |九十年代“国货之光”


在股份制改造后,北京三露厂改名为大宝,90年代的时候这一品牌拿下了国内护肤类“销冠”,并且连续7年都保持这一位置。有数据显示1988年的时候,大宝营收就超1亿元之高了。

只不过高光时刻并未维持太久,到了2003年大宝销量开始下滑,市场份额也不断萎缩。现在看来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出在销售渠道,因为那时候大宝销售人员都比较重视销量,时不时还会出现批发价低于出厂价的情况。要知道本身大宝的定位就比较平价,将这一成本进一步压缩,对于公司来说利润也受到了限制。

那些以为是国货却变成外国品牌系列 |九十年代“国货之光”


也就是说大宝光有销量,却不重视新品研发等方面,一再打压价格,导致企业难以回本。无奈之下2007年大宝开始挂牌转让,2008年美国强生宣布收购大宝。自那以后大宝就已经不再是国产了,而是“地道”的外资品牌。

被“雪藏”多年后,现在的大宝在市场已经很少看到了,即便有卖也都放在超市最角落。反而是美国强生旗下有不少产品,都打入了中国市场,并且销量还十分可观。

那些以为是国货却变成外国品牌系列 |九十年代“国货之光”


其实从这些方面就可以看出,很多时候外资收购国货并不是为了“救活”这些品牌,只是利用国产品牌原本的销售渠道,来售卖自己公司的产品。这一点可以说是外资的真正目的,当然也是国产品牌需要“提防”之处。

与其指望外资收购后将品牌“救活”,还不如进行“自救”,多重视产品研发,及时推出新品迎合市场趋势。否则即便被收购,要么就是被外资“雪藏”,要么营收一直不理想的话,就会面临停产、倒闭的情况。

那些以为是国货却变成外国品牌系列 |九十年代“国货之光”


就像之前国产老牌矿泉水品牌益力,以为被达能集团收购后能发展得更好,谁知道却被外资“搞垮”,最终工厂停产,这一品牌在市场也销声匿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国货   目的   实打实   品牌   雪藏   销量   中国市场   美国   国产品牌   外资   新品   重视   外国   情况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