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56亿元,锂电新贵又一项目落地

总投资56亿元,锂电新贵又一项目落地

在新能源汽车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动力电池新旧势力均在加码扩产。

据起点锂电大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国内动力电池扩产项目已达30余起,总投资额达到3700亿元,对应动力电池产能超过880GWh。

近日,“锂电新贵”蜂巢能源又有一动力电池项目落地。

规划200GWh,已投资541亿扩产

6月22日,蜂巢能源科技与南京市溧水开发区签订协议,计划投资56亿元在建设总产能14.6GWh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

据了解,该项目共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预计投资26亿元,规划产能6.6GWh,第一阶段为收购当地闲置电池车间及土地并进行投资改造,预计11月份即可投产;二期预计投资约30亿元,产能规划8GWh。此外,蜂巢能源有意将HEV软包电池等项目向溧水集中。

目前,蜂巢能源公布的动力电池生产基地有江苏常州、德国萨尔州、浙江湖州、四川遂宁、安徽马鞍山和南京溧水,合计投资额达到541亿元,对应产能124.6GWh。

总投资56亿元,锂电新贵又一项目落地

其中常州基地总投资80亿元,将建设产能18GWh,目前一二期12GWh达产,三期6GWh也已经开工建设。

去年11月17日,蜂巢能源宣布在德国萨尔州建立其欧洲电池工厂,项目总投资2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5亿元),将建设一座年产能24GWh电芯工厂和PACK工厂,分别于2023年底和2022年中建成投产。

今年2月19日,投资70亿元、年产20GWh的动力电池项目落户湖州,预计该项目有望在年内正式动工。

3月29日,蜂巢能源遂宁20GWh动力电池项目开工奠基,该项目总投资70亿元。

4月28日,蜂巢能源科28GWh动力电池电芯及PACK项目落户马鞍山,项目总投资110亿元。

根据规划,2021年蜂巢能源预计产能将达到15GWh,2022年预计总产能约达50GWh,2023-2025年蜂巢能源产能目标达到200GWh。

算上此次在溧水的项目,蜂巢能源仅在2021年就已规划新增产能近90GWh,距离2025年实现200GWh产能再进一步。

外供加速,已获25个销售定点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表示,目前蜂巢能源正处于产能爬坡和外销供货加速的重要时期。此次与南京市溧水区签约,将进一步提升蜂巢能源产能,缓解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

事实上,自去年4月实现装机配套以来,蜂巢能源动力电池业务一路高歌猛进。

去年8月,蜂巢能源动力电池装机量冲进top20,此后连续5个月位列前十。今年1-5月,其动力电池装机量累计达到0.63GWh,国内排名第八位。2021年,蜂巢能源更是立志进军Top5。

2018年蜂巢能源剥离长城汽车,正在逐步摆脱对于长城汽车的依赖,加速外供。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已发布的新能源汽车公告中,搭载蜂巢能源动力电池的车型就多达十余款,外供车型已有6款。

蜂巢能源已经拿到长城汽车、吉利、东风等包含国内外主流品牌在内的25个销售定点。此外,长城与宝马合资国产电动项目光束汽车,也将搭载蜂巢能源电池。

国际客户方面,蜂巢能源已与法国PSA签订采购合同,为其全球电动汽车提供配套,预计采购需求将达到7GWh;此外,公司还与土耳其公共汽车商OTOKAR签订了定点协议,为其电动大巴提供配套。

目前,蜂巢能源配套长城汽车之外的量已经接近35%,根据规划,到2025年外销占比将超过70%。

“截至今年3月,公司收到的订单规模超7GWh”杨红新透露,“公司今年以来也在加快产能布局的步伐,尽快落地释放产能,以满足更多客户需求。”

注重创新,发布多项黑科技技术

扩充产能的同时,蜂巢能源也在积极推进动力电池技术的研发,从材料、电芯到电池包,从技术到工艺,多维度实现创新。公司先后推出了高速叠片工艺、无钴电池、果冻电池、热阻隔电池包等技术产品,成为行业颠覆式创新的典范。

NCMA 四元正极材料:蜂巢能源在行业内率先成功研发 NCMA 四元正极材料,预计2021年正式量产。在去年12月举办的“蜂巢电池日”上,蜂巢能源曾透露,公司的四元NCMA正极材料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可以做到与811电池相当的能量密度。

无钴电池:2020年5月份,蜂巢能源发布基于无钴正极材镍锰酸锂的无钴动力电池,并在材料、工艺以及PACK设计等方面均有创新和突破。当年年底,蜂巢能源首个电池日上,无钴电池开始接受预定。今年4月,公司无钴正极材料已正式在金坛量产下线。根据规划,长城汽车第一款搭载无钴电池的汽车将在今年7月上市。

果冻电池:在电芯层面,蜂巢能源发布了“果冻电池”。该产品是一种应用了新型果冻状电解质的锂电池,具有高导电、自愈合和阻燃等特点,做到几乎不降低电性能的同时阻止热扩散。果冻电池电导率为6*0.001s/cm,耐热温度可达150℃,满电(样品)针刺测试中,可实现“不起火、不冒烟”。

固态电池:4月14日,由蜂巢能源全球锂电创新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共同建设的固态电池技术研究中心在无锡成立并揭牌。该研究中心将借助当地科技主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的多方力量,快速突破“卡脖子”的关键技术,推动固态电池技术转化落地。根据规划,蜂巢能源计划2025年在量产车上应用示范能量密度达350-500Wh/kg的固态电池。

LCTP技术:CTP技术也称无模组技术,蜂巢能源主要研发L型的CTP PACK,可使体积能量密度增加30%、成组效率增加20%、PACK零部件数量减少20%、成本降低10%。公司将于2021年量产运用CTP技术的第二代PACK方案。

快充技术:蜂巢能源蜂速快充基于前驱体定向生长精准控制技术和多体度立体参杂技术,可实现充电10分钟,行驶400公里。其中,第一代蜂速快充电芯为158Ah电芯,能量密度250Wh/kg,年底前即可量产;第二代4C快充电芯产品容量165Ah,能量密度大于260Wh/kg,预计2023年2季度量产。

当前,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蓬勃发展期,蜂巢能源以锐意之姿迅速崛起,成为动力电池行业内的一匹黑马,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溧水   正极   项目   蜂巢   固态   量产   新贵   果冻   产能   密度   电池   能源   材料   动力电池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