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索尼曾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带有主动降噪功能的真无线耳机 WF-1000X,俗称「降噪豆」,虽说降噪能力薄弱、稳定性堪忧,续航也不太给力,但作为先驱,它给后来者指出了方向,过了挺长一段时间市面上才开始出现第二款搭载主动降噪功能的真无线耳机。


而后沉寂了近两年,Sony 的 WF-1000X 真无线降噪耳机系列才迎来了第二代产品,这时候 Sony 直接跳过了 M2 的命名,直接来到 WF-1000XM3,「降噪豆」这个昵称甚至被官方抛弃了,想与第一代产品的不足撇开关系 —— 当然,Sony 成功了,一举将 WF-1000XM3 推向当时最成功的真无线降噪耳机,当时能与之抗衡的只有苹果的 AirPods Pro。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又过去了近两年,Sony 终于更新了 WF-1000X 产线,推出了新的 WF-1000XM4 真无线降噪耳机;在降噪真无线耳机日益平民化的今日,依然以较高的价格坚守着索尼「1000X」无线大系列的高端阵营。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WF-1000XM4 其实并不是世界上第一款 LDAC 真无线耳机,但确是世界上首款 LDAC 真无线降噪耳机,这是什么概念 —— 是目前市面唯一一款能享受到(接近)无损音源的真无线降噪耳机。


三代 WF-1000X 系列的电池盖都是长条天地盒翻盖的设计,而这一代 M4 终于又回到了可以直接正立的状态,体积上也顺应潮流缩小了,也更好携带了。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Sony WF-1000XM4 有黑、铂金银两种配色,手上为后者,整体的「银」其实是银灰,细看表面很有原生态的质感,非常亲近自然,所谓的「铂金」其实主要是在 SONY 的 Logo 上。


耳机本体的配色也一样,「银灰」为基底,「铂金」的双馈降噪拾音麦克风装饰件和开口包边装饰,以及 SONY Logo 作点缀;这一次 SONY Logo 非常非常的低调,并没有印在明显的区域,而是在边缘,路人不一定能一眼分辨这是 Sony 家的耳机。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WF-1000XM4 依然坚持着豆式的设计,而不是跟AirPods 类似的「豌豆射手」的造型,不过一改往代 WF-1000X 的造型结构,将配重心上移,且尽可能地跟耳塞在同一垂直轴上,力学结构更科学,而不是悬在耳外,对比起上一代佩戴时确实不易脱落。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另外 Sony 这一次给 WF-1000XM4 改用了聚氨酯泡沫材料耳塞,一样有 S、M、L 三种规格可选,这种材料就像是记忆海绵,与棉花糖一般弹性较好但复原较慢,塞到耳朵中有更好的被动降噪性能,个人佩戴 S 规格基本足够,而且觉得佩戴舒适;不过这类耳塞对佩戴有一定的要求,需要塞得比较进耳道,因此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这种极致入耳式耳塞的;另外,这类耳塞更需要保养,寿命会相较传统的橡胶耳塞要短些。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当然啦,这类耳机塞都是通用的,如果不喜欢可以自己买传统硅胶塞换上去;至于索尼为什么没有再随包装附送普通的硅胶耳塞,个人推测是为了环保吧,毕竟包装盒全面弃用了塑料包装,改用了竹子、甘蔗、再生纸等混合的材料,抛弃后能直接降解,真的将环保落到了实处,个人感觉要比那些取消充电器的「所谓环保」,而强迫改变用户使用习惯和消费习惯靠谱多了。


前面提到 WF-1000XM4 改用了聚氨酯泡沫材料耳塞,增强耳道环境的密闭性,能一定程度上带来更好的被动降噪能力,这一代 WF-1000XM4 还采用了全新自研的集成式 V1 处理器,在上一代 QN1e 降噪处理器基础上提升了算力同时,降低能耗,再搭配新排布的双馈拾音麦克风采集外部噪声,交由 V1 处理器迅速处理生成与外接声音完全相反的波形声音,并传送到耳机单元实时播出,外界声音和处理过的声音在外耳道相遇时,就会被抵消掉,进而实现降噪的效果。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WF-1000XM4 实际降噪听感确实要比上一代好不少,个人觉得基本能灭掉市面上绝大多数的真无线降噪耳机,接近甚至部分超过之前我听过且自觉降噪能力最好的 BOSE QC Earbuds,属当今真无线降噪耳机的第一梯队。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配合手机上的 Headphones app,除了能实现以往就有的行走、跑步、静止、公交场景的自动降噪切换功能,这次还添加了支持国内百度地图定位的「位置自动切换降噪效果」功能,以及头戴式 WH-1000XM4 也有的识别佩戴者开口讲话就能自动切换环境声的功能,而且误触发几率要比之前降低了不少。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另外,整个耳机的操作反馈也迅速了不少,功能也合理了不少,例如终于引入了大家都有的单边摘下切换环境音的功能、耳塞检测功能等;但不变的是,普通话语音反馈实在是难听(但也比 BOSE 的好听一丢丢),所幸能在 app 里面更换其它语言,我把它更换成了英文,会比较好听点。


LDAC 是一项提升蓝牙传输质量的技术(传输协议),理论上最高传输速率可达 990kbps,支持最高 94KHz/24bit 采样和位宽的传输,能在无线耳机中享受到高解析力的音频。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WF-1000XM4 这种双通路的真无线耳机,要跑上 LDAC 不仅要解决传输效率和功耗的问题,还需要解决两耳之间的声音同步和延迟的问题,这也是市面上稍有 LDAC 真无线耳机那么晚才面世的原因之一。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WF-1000XM4 跑在 LDAC 协议上最让我惊喜的,其实是稳定性,使用的这段时间中基本没有遇到卡顿,抗网络干扰似乎要比以往进步不少。


而声音方面(配合 Xperia 5 II 的 LDAC 模式),它的解析力挺让我满意,在播放 Carrie Grossman 的「Think You」这类只有人声、钢琴、吉他以及些许小提琴这类非常抒情安静的音乐时候,弦乐和钢琴乐器的分离感明显,女声不会过分突出,细节到位且都恰到好处。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Taylor Swift 的「ME!」,低频下层得比较深,但并不会太散,也并不会过分轰耳,人声同样不会感觉到齿音,不乏空间感;张敬轩的「过客别墅」是一首情感和节奏递进的音乐,三频处理得比较均衡,随着情感和节奏的递进,乐器、人声营造的氛围感突出,但在少部分复杂的节点里,男声的齿音会稍稍浮现了出来,但整体还算不错的,个人比较喜欢 Sony 在它上面的调音风格。


而蓝牙延迟方面,这里选来了 Superpowered 开发的 Latency Test 软件,在 Xperia 5 II 手机上,用 WF-1000XM4 支持的三种不同的解码器来进行测试,且每个模式都进行 5 次测试,最终得到的数据会剔除最高和最低值,取剩下三个数值的平均,以尽可能排除随机状况,并尽可能地精确,最终结果如下:


LDAC

268ms


AAC

346ms


SBC

289ms


结果比较意外的是,更高码率的 LDAC 延时控制得竟然比传统的 SBC 和 AAC 都要好,个人推测,LDAC 虽然是高码率传输协议,但它有三档传输档 990kbps、660kbps 以及 330kbps,不同的传输档会有不同的延时;这里用到的 Latency Test,计算延时的原理很简单,只是播放一段固定频率的脉冲声音(嘟地一声),计算声音播放与麦克风接收到耳机发出声音的时间差来确定延时时长 —— 虽然走的是 LDAC,但简单的脉冲声只需走低码率的 330kbps 即可,330kbps 的 LDAC 延时控制要比 AAC、SBC 做得好,如果将码率强制改为 990kbps,用 Latency Test 则测得 428ms 的延迟。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所以说,如果你用的手机支持 LDAC,且追求更好的音质,那尽管开启 LDAC 即可,基本无需太担心延时问题,在玩音游、吃鸡的时候再手动切换「传输优先」就好。


索尼 WF-1000XM4:如何用近两千块的真无线耳机敲行业天花板?


总的来说,作为「传统音频厂商」Sony 新的旗舰真无线降噪耳机 WF-1000XM4,补足了前代 WF-1000XM3 在新时代的种种不足,降噪能力没得说,直接挤到了行业第一梯队,引入的 LDAC 直接刷新了真无线降噪耳机声音 + 降噪的天花板,有长期且成熟的技术积累和研发能力,或许这就是传统音频厂商面对入红海般的市场,却依然能保持高姿(价)态(格)的资本。


但在这低价真无线降噪耳机的红海市场之上,消费者是否吃 Sony 这一套,唯交由市场本身来验证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索尼   红海   无线耳机   齿音   蓝牙   铂金   耳塞   人声   麦克风   天花板   市面   耳机   声音   传统   能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