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本文内容包含对器材的外观手感,静物/扫街实战,人像实战分享以及个人总结。

本文内容绝对会对得起你将要花费的5分钟,下面就开始吧:

GFX100s机身和GF80镜头是我从年初就一直心心念念的器材,无他,就是好奇,定价颇为“丧心病狂”的小弟GFX100s比老大哥GFX100便宜了那么多,到底是因为“刀”了哪些地方,GF80mm F1.7R WR作为富士第一款光圈大于F2的中画幅AF镜头,表现究竟如何,能否让中画幅的空间氛围感优势进一步凸显?

带着这两个问题,邪恶的念头产生了。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Emmm.......

博油贴佛,大大的墨水屏与黑底加上点睛的橙红色与白标识,一切都很和谐。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GFX100s加上GF80的平衡感很好,没有头重脚轻,平放状态下也没有敲头。机身手柄握感很好,由于机身高度保持在了适中的水准,无需附件,五指就能牢牢贴合手柄蒙皮,当然,纵深能再深哪怕3mm,那就真的几近完美了。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镜头标识与规格位于外镜筒前端,焦距标识与金属质感的GF FUJINON位于尾端,光学结构的最后一片玻璃直径很大,也十分靠近卡口侧。

GF80的卡口为金属(黄铜)材质,经久耐磨,这种在GF产线普及的待遇在XF产线则是只有”红标”镜头才能享有的。镜头产地为日本,并带有WR(耐候性)标识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光圈环可以选择三种操控方式:

1. 参照数字标识转动调节光圈大小。

2. 转到A档时由机身接管,CPU自动调节光圈大小。

3. 转到C档,由操作者转动机身拨轮控制光圈大小。

大尺寸的镜头前玉很漂亮,在灯光下散发着幽暗的绿色,配合GFX100s整体观感很协调。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接下来就是静物/扫街实战环节。

由于F1.7的大光圈以及中画幅面的加持,GFX100s+GF80这套组合的虚化与过渡都不错,中画幅的空间感虽然在手机上未必能看得真切(设备参差不齐+平台压缩),但我相信如果在4K大屏显示器上还是能勉强窥得三四分的。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GF80的全开色散抑制水平并没有GF110mm F2人像镜头及GF120mm F4微距镜头那么好,但作为日常挂机泛用头来说,应付主流工况是绰绰有余了: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我发一组从F1.7全开到F2.5,再到F3.6的色散对比给大家评估下。

相信懂行的朋友心里会有数目: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焦外品质比我先前想象的要略好,之前我是以APSC幅面的XF50mm F1.0R的水准来期待GF80mm F1.7的。就实战来看,GF80毕竟是定位于GF产线的拳头产品之一,焦内焦外的均衡性设计得还是很不错的: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对于习惯APSC幅面机器尤其是X-T4的朋友来说,GFX100s的问题就是要习惯中画幅的快门时滞,虽然富士在发布会上宣称GFX100s相比GFX100的时滞有了进一步强化,但对于扫街快拍的朋友,需要花一点时间熟悉提前量,就我个人来说,差不多花了半个多小时适应,并总结了自己的提前量: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GF80镜头的近摄能力并不强,虽然在最近距离全开光圈你依旧能获得画质不错的照片,但这枚镜头的定位并不是花花草草,而是体积更为庞大的静物与人物: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如果你问我在拍摄静物,扫街时,对于这套中画幅系统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首先就是人一定要胜过机器,你的反应速度要高于机器很多才能让它们听话,GF80的对焦速度不算快,所以需要提前构图,放置对焦点,然后拍摄。DC马达的对焦噪音也让GF80不适合拍摄需要同期声的视频(当然,相信没多少人会用GFX100s专门拍摄采访或口播视频)。

其次就是临场感,GFX100s的EVF和LCD素质相对一般,回放时会觉得“似乎和全画幅没有差距”,可一旦文件转到电脑用32吋4K显示器查看时,就会有一种特别的临场感/立体感产生,怎么形容呢.....这是一种即使在低反差工况都能如实传递纵深感,以及在适中反差工况下恰当地剥离主体并传达主体立体感的能力,我也真切希望各位能用较高素质的显示器来看本篇文章,或许能感受到哪怕一丝丝的余韵: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基于GFX100s性能不错地机内防抖,我在扫街时将快门安全底线统一设置为1/30秒以平衡抖动与画质: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接下来就是安全快门必须高于至少1/125s的工况-人像实战了: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在GFX系统上GF80mm F1.7提供了约等效于全画幅64mm F1.4的视角与虚化能力,就人像拍摄而言,这个视角与焦段形成的自然物距是很适合在拍摄过程中与模特沟通的,这次请来了一位在读广告传媒与平面设计的小姐姐(我算是个老前辈),大家一起来看下在这套系统下的人像表现吧: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要我说的话,无论是焦内素质还是焦外虚化,GF80都平衡得挺出色,大光圈营造的氛围感与中画幅塑造的临场感真的是相得益彰。

而且就是经过裁切,丢失了大量像素成为1:1幅面,依旧留有不错的空间感,中画幅相比全画幅在这方面确实有明显的差异: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在抗眩光方面,我特意摘下遮光罩冲光拍摄,有两个情况:

光圈全开时画面确实会有明显的反差损失,但中画幅的强大后期空间可以找回大量细节(就看你要不要找了)。GFX100s在冲光时的由于反差陡降,AF有一定概率迷走(X-T4级别的机器基本没有这个问题):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在这种情况下我通常会把镜头的向光角度稍微调整一些,AF合焦率也随之恢复正常,反正我自己是蛮喜欢用GF80冲光拍小姐姐然后挑几张裁成1:1幅面的: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当然,逆光的原画幅也有,说是刀锐奶化也不为过: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在这里我要插一句:可能是16bit灰阶过度的关系,中画幅拍人像我会更乐意转换成黑白观看明暗过渡与质感还是有氛围,而这些动作,我在全画幅人像处理时是很少做的。

遗憾?还是魅力?富士一亿像素GFX100s机身+GF80mm F1.7镜头体验

最后就是N大的个人总结时间:

先说GF80镜头吧,结合售价,如果这枚镜头的驱动方案如果放在截幅甚至全画幅上,我是绝对会吐槽的,但谁叫它现在只有一个竞品可比(贵一倍有余的哈苏 XCD80mm F1.9),且定价很杀呢。

所以我选择轻轻吐槽:

把GF110mm F2的那套LM驱动方案如果套用在GF80上,绝对会让性价比优势进一步扩大。

至于剩下的,在我看来都对得起售价甚至超值(毕竟可比较的对象是哈苏的XCD体系)。

接下来说GFX100s,在体验方面,内核是没得说,无论是画质,防抖性能,快门时滞都与GFX100的性能保持高度一致甚至略超(良心),手柄深度略有遗憾,高度则很满意,握持手感体验高于及格,但低于优异。

GFX100s和GFX100差异最大的一个项目(废话我当然不会说地球人都知道的体积),其实是EVF的目镜,这玩意是纸面参数体现不了的,只看规格表你会认为GFX100s拥有更细腻的取景体验,其实不仅如此,由于EVF与眼睛之间的那组光学目镜的品质差异,GFX100和GFX100s取景时,眼睛感受到的畸变与色散是不同的,虽然这一小组介于EVF与眼睛之间的光学片只影响了取景体验,但从小细节你就能感受出机型定位的不同(尼康:这个我熟)。有空大家可以去线下店感受下我说的差别。

好啦,N大的体验分享进入尾声,感谢大家这五分钟的陪伴,我们下次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机身   镜头   富士   色散   画幅   幅面   工况   全开   静物   高于   光圈   快门   反差   人像   像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