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小县城凭什么成为“北上广曹”,曹县爆火背后的商业解密

最近山东山东菏泽的曹县火出圈了,“宁要曹县一张床,不要上海一套房!”“山东不能失去曹县,就像西方不能没有耶路撒冷!”“我国的四大城市为:北上广曹”,这样一句句口号响彻几乎互联网每一个角落,并且连续两天登上热搜。

5月16日,“山东菏泽曹县666”这一话题登上了一知名网上互动平台的挑战榜第一位。5月17日,“曹县是什么梗”登上了微博、抖音平台双热搜。

那么曹县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呢?

这个小县城凭什么成为“北上广曹”,曹县爆火背后的商业解密

曹县能火起来的逻辑

其实曹县的梗能在互联网上迅速火起来,主要是来自某视频平台一位叫“大硕”的视频博主,他直播时一副精神小伙的打扮,每次在喊麦环节都会嘶吼“山东菏泽曹县!牛X 666!我的宝贝!”

大硕的语调跌宕起伏,再加上曹县的口音本身浓郁魔性十足,土到极致就是潮,自然吸引到无数网友的注意,同时也让网友们注意到了曹县。

曹县真正爆火的原因,主要还在于其自身,网友本来以为曹县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县城,结果深入了解后才发现,大硕口中的曹县是真的牛,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县城,竟然生产了中国三分之一的汉服,生产的棺材包办了九成日本人的葬礼。

强烈的对比之下,广大网友不免对曹县肃然起敬,并且在网上玩起了“曹县666”的梗。

曹县人的奋斗

一个人,一家企业,甚至是一座城市的成功既要靠自己的努力,也要考虑时代的进程,跟着时代的脚步,不断前进,才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曹县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富家子弟”,也是“穷苦人”一步步奋斗出来的。在2010年之前,打工才是曹县的主旋律,根据齐鲁晚报的报道,2005年,曹县输出了20万农村劳动力,劳务收入达到17亿元,占到了曹县GDP总量的30%。

曹县的崛起和中国的互联网普及有很大的关系。

2008年以前,曹县的优势产业并不是演出服,而是寿衣。2008年曹县才开了第一家网点。

当时大家发现,虽然买寿衣的多,但买戏服和演出服的更多,无论是寿衣、演出服还是日后的汉服本质上都是服装,看到机会的曹县人,纷纷乘着互联网的东风开始卖演出服,通过电商“一条龙”将传统服饰从打版、剪裁、缝纫,再到打包、发货最终销售到全国各地。

电商在曹县发展得十分迅速,2010年还只有二十几家,一年后就达到上百家,并且产品线也拓宽了许多,影楼服饰、影视服饰、学生表演服应有尽有。2019年,曹县下边的大集镇演出服的销售额超过60亿,占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网络总销售额70%,是远近闻名的“戏服镇”。

大有可为的汉服

生意总是越做越宽,业务也会不断扩大,甚至会考虑转型。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转型不是转行,转型是发挥自己的优势开拓新领域,转行则是放弃自己的优势,两者相比较,无疑转行风险更大。曹县人自然也是深谙这个道理,所以他们选择了从汉服下手。

汉服与演出服的差别,无非演出服是面向to B的多一些,汉服是面向to C的多一些,这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与演出服相比,汉服的需求更多样化,但我们都明白,需求的多样化也意味着产品议价能力更强。

这个小县城凭什么成为“北上广曹”,曹县爆火背后的商业解密

从商业的角度去看,汉服与演出服一样,都是带有明显节日周期性的,节假日销量会大增,虽然演出服有很大的外销市场,汉服主要是内销。但两者都很依赖电商销售平台。

并且在汉服的主要消费人群是年轻人,抓住年轻人的心就抓住了未来。

根据《2020汉服消费趋势洞察报告》显示,2019年淘宝平台的汉服成交金额首次突破20亿,在阿里下单购买过汉服的人群已经接近2000万,并且汉服的产业规模已经超过10亿。

化危为机

这个社会可能会淘汰有实力的企业,但是不会淘汰有学习力,懂得创新的企业。

2020年,对于曹县来说是一个转折点,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线下演出停摆,曹县演出服产业滑入低谷,半年时间销量下滑90%。但疫情是危也是机,曹县抓住了直播这条路 ,大力推广汉服。

作为整个大集镇学历最高的胡青春,是博士后,当初顶着父母压力回大集镇开网店,结果取得不俗的成绩。面对疫情的到来,他敏锐地将目光投向汉服,快速转型,将传统的演出服改良成为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汉服,并且通过线上直播等方式进行推广,大获成功。

在曹县的管理层方面,在疫情刚缓解时,曹县女县长梁惠民亲自“披挂上阵”,出现在直播间,亲自推广曹县的汉服,现场卖出去5000款汉服及周边产品。

当时这条新闻在全国引起广泛热议,有了话题,就有流量,有了流量就有生意,曹县的汉服产业也得以进一步走出去。

目前曹县的汉服生意已经占据中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6300余家演出服企业,其中曹县就有1483家,也是我国演出服最多的地方。

用棺材征服日本人

说完了曹县的汉服,我们再说说曹县的另一大特色——棺材。

中国最常用的棺材日本人喜不喜欢?

不喜欢,日本人喜欢曹县的棺材。

这其中主要是文化的差异性。中国人对棺木的要求是厚实,日本人对棺木的要求是轻便易燃,以便和遗体一起火化。

曹县做棺木的生意由来已久,2000年左右曹县人发现了中国和日本在棺木方面的差异,而恰好,曹县毗邻的河南兰考县是个桐木大县,这种木头空心质量轻,在中国根本不会有人用它做棺材,但却在日本大有市场。

为了打开日本市场,曹县人没少费心思,新员工入职的前3个月时,要求不上岗,先得去学习日本文化礼仪课程。一些老板的孩子会被送到日本留学,精通日语后回国打理企业,专门就给日本人做棺材。

其次,曹县做的棺材不仅严丝合缝,还不会发出一点声响,而且还在棺木上刻有樱花等日本文化符号。一系列精心的服务之下,自然抓住了日本人的心。就这样曹县人将祖上传下来的棺材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产品本身不会说话,但可以用极致的服务去赢得市场信任,让结果说话,这靠得不仅仅是过硬的实力,还有站在客户角度的服务,这才是曹县的棺材能占领日本市场的关键。

总结

无论是演出服,汉服还是棺材,甚至这次意外走红,曹县的成功看似是偶然,实则是必然。

每一次关键时刻大胆转型,踩着电子商务与网络直播的东风一次次起飞,对客户细致的服务,以及我们从高知博士胡青春,女县长梁惠民的身上,可以看到曹县人的创新精神,曹县人的拼搏精神,这些精神才是曹县之所以能成为“宇宙的中心”的根本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曹县   寿衣   集镇   棺木   东风   日本人   日本   疫情   棺材   中国   生意   网友   商业   数码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