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记得 2013 年,iPhone 5s刚刚问世。

还是穷学生的小编就是一年不吃辣条,也绝不可能买得起一台。

而 iPhone 5s 发布没过多久,一段「积木手机」的概念视频,在网络上爆火。

简单来说,手机中的 SoC、镜头、电池这些组件,都做成了积木一样的方块,用户可以自己动手组装一台手机。

哇,这概念不能不算很潮,简直是要颠覆智能手机。

当时甚至连 Google 都入局,开始推出模块化手机项目,还申请了不少专利。

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不过 2021 年的今天,市面上根本没有模块化手机存在(华强北除外),大家也就知道这个想法已经失败了。

模块化手机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电脑硬件都是参照业界统一标准在做,手机上的组件,根本没有统一标准,难以组装。

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举个例子,比如小编想把小米 11 Ultra 的镜头换成华为的徕卡镜头,结果很可能因为算法、供电甚至接口对不上而无法工作。

二是手机的集成度比电脑高得多得多,机身内部几乎没有空隙,而不同性能功能的组件,尺寸形状都不尽相同,很难做到标准化。

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简而言之,现在手机厂商都在追求差异化的时代,模块化手机根本没有存活空间。


那么,模块化电脑呢?

不要误会,这里说的不是组装台式电脑,而是笔记本电脑。

最近,国外一家叫做 Framework Computer 的公司,已经开始销售他们的模块化笔记本。

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简单来说,这是一家设计、制造和销售可定制笔记本电脑的公司。

消费者可以在这里选择想要为笔记本安装的接口数量、类型,当然还有硬件规格。

目前 Framework 提供三种配置型号,售价从 999 美元(6431 人民币)到 1999美元(12868 人民币)。

CPU 范围从 i5 到 i7,内存从 8GB 到 32GB,硬盘从256GB 到 1TB。

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这些其实没什么稀奇的,现在的笔记本一般也会提供这些常规搭配选择。

不一样的是,Framework 还提供模块化接口选择,例如 USB-C,USB-A,DisplayPort,HDMI 和 MicroSD 等。

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连接处均采用万能的 USB-C 型号,话说这样的话我还有必要专门买 USB-C 转 USB-C 模块吗?


看到这里,你可能觉得模块化笔记本并没有什么意义。

但其实 Framework 打的是环保牌。

在公司理念里,Framework 写道:

我们都曾有过无法修复的屏幕,按钮破损,电池寿命下降,或是装满后无法添加扩充存储的经验。

这迫使我们不得不购买昂贵的新产品。

每年在全球范围内,因为设备更换而产生超过五千万吨电子废物。

我们的理念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折衷方案,为用户提供可定制和持续升级的产品。

这样一来,您就可以准确地获得所需的产品,并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Framework 还表示,即便是最小白的用户,也可以在 10 分钟内完成一台电脑的组装。


不过相信很多朋友和小编一样,更关心的并不是装机难度和环保。

而是节省的购机成本和 DIY 自由度。

自己动手,节省厂商的人工成本,从而节省预算,这在台式机市场非常常见。

加上更透明可控的硬件型号,也让人更加安心。

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模块化笔记本自然也遵循这个原理,Framework 官网现在就提供整机版和 DIY 版两种版本。

整机也就是现成的,起售价999美元,而完全散装的 DIY 版本,因为节省了人工费用,售价降低 250 美元,只要 749 美元,直接省下 1TB 固态硬盘。

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另外,现在市场上只有 Framework 一家公司在搞模块化笔记本,如果今后有更多厂商参与,相信消费者可以选择的硬件组合和更加丰富。

这也是小编这种 DIY 爱好者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不过,模块化笔记本虽然香,但还是有一个很麻烦的问题,散热。

现在笔记本和手机一样,都在追求轻薄,也导致机身内部的密度越来越高。

我们很快就能自己动手,组装笔记本电脑了

如果散热设计不好,必定会大大降低电脑的性能甚至使用寿命。

因此,对内部布局的设计,很可能是考验模块化厂商的第一道门槛。


总而言之,在笔记本市场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能够看到模块化笔记本问世,还是蛮激动人心的。

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笔记本整机,还是自己动手组装一台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笔记本电脑   积木   整机   组件   售价   节省   接口   型号   镜头   厂商   美元   笔记本   硬件   数码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