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C 与 QSYNC 哪一个才是游戏手机该有的?

写下本文的原因是因为今天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篇奇文:「游戏手机中的 DLSS,浅谈 Pixelworks X5 Pro 这颗图像处理芯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 MEMC 如何神奇的提升了帧率,并提高了游戏体验的。

作为一个与屏幕打交道差不多十年的工程师,从原理上介绍一下 MEMC 与 QSYNC,当你理解了原理后应该就会明白,MEMC 与 QSYNC 到底哪个才是游戏手机需要的。


MEMC

MEMC 的全程叫做 Motion Estimation and Motion Compensation,顾名思义是运动预估与补偿,常见于电视当中近几年也逐步被高端手机引入。

MEMC 的原理是通过算法,在正常画面 N 和画面 N+1 之间通过计算得到插帧,来让画面变化更加顺滑和平顺。对于常见的24/30甚至60帧的视频,通过 MEMC 技术在60/120Hz 刷新率的显示器与电视上播放,会得到更加顺滑的效果。

▼MEMC 原理示意

MEMC 与 QSYNC 哪一个才是游戏手机该有的?

当然 MEMC 也并非完美,由于算法是需要预估(Estimation)的,所以算法不够好或者某些特定条件下,经过 MEMC 的视频会出现一些纰漏,这在很多对高端电视的评测中都有提及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我们今天主要要谈的是,为什么游戏中几乎没有厂商会提 MEMC 呢,是 NVIDIA、AMD、Intel 这些 GPU 厂商的工程师不够聪明吗?答案是 MEMC 需要付出的一个代价——延迟

MEMC 需要根据两帧画面去计算中间帧,在使用的时候需要将 N 和N+1 帧的画面存到 Frame Buffer(帧缓存)当中,计算完插帧后再输出对应的画面,这就意味着 MEMC 会带来更大的延迟。

一般来说 MEMC 算法可能会带来1~2帧的延迟(不同的 MEMC 算法与处理方式不同),那么对于不同的帧率我们可以简单的计算出 MEMC 带来的延迟:

对于游戏来说 16.67~66.67ms 已经是非常大的值了,尤其是和平精英或者 CF 手游这种 FPS/TPS 游戏,这种延迟带来的体验退步基本是不可接受的。所以在 PC 平台你没有看到 NVIDIA、AMD 亦或是 Intel 将任何 MEMC 技术用于游戏,GPU 厂家提供的提高帧率方案一般也都是 DLSS 或是智能渲染的办法。

MEMC 与 QSYNC 哪一个才是游戏手机该有的?



QSYNC(FREESYNC,G-Sync,AdaptiveSync,VRR)

由于高通没有可以公开的 QSYNC 资料,这里我们以 AMD 的 FREESYNC PROJECT 白皮书来介绍 PC GPU 厂商是如何提高游戏体验的。常见的 SYNC 技术有三种:FREESYNC(AMD)、G-Sync(NVIDIA)、AdaptiveSync(VRR,DP 协会以及 Intel),三者在具体实现上有细微的差异,但是核心做法都是相同的,通过调整显示画面间的 VBLANK(垂直/帧间间隙)来调整刷新率,以达到垂直同步、无画面撕裂和低延时的效果。

▼FREESYNC 原理示意

MEMC 与 QSYNC 哪一个才是游戏手机该有的?

MEMC 与 QSYNC 哪一个才是游戏手机该有的?

一般意义上来说在显示器领域,无论 AMD、NVIDIA 还是 Intel 都会使用调节 VBLANK(帧与帧间的时间间隔),但为什么这么多年手机领域却看不到类似的技术呢?

其实高通很早就开发了 QSYNC 技术,它的原理与 AMD、NVIDIA 以及 Intel 的技术是类似的,但是它们在手机上应用都会遇到一个严重的问题——亮度变化。PC 领域无论是笔记本还是显示器都使用 LCD(薄膜液晶显示器件),它的一大优势就是电压驱动(电压决定亮度),当 VBLANK 变大时屏幕的亮度基本是不变的,这样就可以做到可变刷新率的同时不影响显示效果。

而 OLED 屏幕是电流驱动型(电流决定亮度),因此当帧率剧烈变化时,需要保证像素点中的电流精确不变,这对于漏电流很大的 LTPS(低温多晶硅) 来说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一般 OLED 屏幕的可变刷新率范围很低,为了保证屏幕画质最低刷新率一般不会低于60Hz。

▼Samsung Display OLED

MEMC 与 QSYNC 哪一个才是游戏手机该有的?

如何实现 OLED 超大刷新率范围?目前唯一的方案就是 LTPO 技术,通过在 LTPS 工艺中加入氧化物晶体管(Oxide,一种漏电率极低的晶体管),来让不同刷新率下屏幕亮度可以精确一致。当120Hz 屏幕最低可以降低到 48Hz 甚至 24Hz(实际上今年三星屏幕做到了最低1Hz),高通的 QSYNC 也就可以开始在手机端真正应用了。

当然如果想要同时做到低频(节省功耗)、低延迟的体验,还需要屏幕的驱动 IC 支持 CMD Mode 以及 SOC 联动调试,首批产品应该是 OPPO Find X3 系列以及一加9系列。


关于高通的 QSYNC 在手机上如何实现,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知乎@沧浪之水的几篇文章:


总结,游戏手机到底需要什么?

本文并不是简单的 MEMC 无用论,对于单机游戏以及响应时间要求不高的游戏,MEMC 确实可以提升画面的流畅度,但是它的缺点——增加延迟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厂商和媒体铺天盖地宣传只说好处,决口不提代价是不可取的,用户实际使用时一定会发现问题的。

我心目中的理想游戏手机应该是直屏(曲面屏手感差)+高刷屏幕+QSYNC/类似技术降低延迟,可惜目前 LTPO 技术只有高端机才能配备,而这些高端手机往往为了外观选择曲面,对于真正的手游玩家来说只能是遗憾。

好了,本篇短文到此结束,我们下篇文章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三星   刷新率   都会   手机   曲面   晶体管   游戏   亮度   电流   算法   画面   屏幕   原理   厂商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