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自己被“窃听”了?千余款APP被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总觉得自己被“窃听”了?千余款APP被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互联网时代,在享受科技带来的便捷生活同时,其背后的隐私泄露也成为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各种关于隐私的报道面前,很多人都觉得自己毫无隐私可言,那句“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像是在裸奔”给大家造成了心理阴影。

有的人刚刚逛了一家品牌店,转眼一看手机就发现有了关于这个店的推送,有的人刚刚打电话说自己喜欢一件衣服,一打开朋友圈微商竟然都在卖。类似这样的事情,让大家本就敏感的神经时刻绷紧,总觉得自己被“窃听了”。

总觉得自己被“窃听”了?千余款APP被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12月29日,科技日报报道称,APP专项处理工作组专家何延哲表示,千余款APP经过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这些APP在偷听技术上确实可行,有些甚至非常容易,但是没有一款APP有这样的现象。

总觉得自己被“窃听”了?千余款APP被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专家还指出,只要APP打开手机的录音权限,“窃听”、“录音”等等操作是都可以实现的,不过用户大可不必担心,一旦进行录音的话,手机的操作系统就会针对录音的权限进行提醒,自然就暴露了,企业完全没有必要冒这样的险。

总觉得自己被“窃听”了?千余款APP被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而且,没有一个企业愿意花费巨大的成本去冒这个险,从录音到提取、保存、筛选,都是需要成本的,要想实现定向推送,肯定不可能只监听一个人,一定是广撒网,还很有可能得不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得不偿失,出力不讨好。

这样一来,开头提到的几种现象就能够解释了,事实上一条广告推送给了全国十亿网民,而你恰好是其中之一,又恰好刚刚逛了这家店,说了这个产品了,这样看来,确实是太过敏感了?

总觉得自己被“窃听”了?千余款APP被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其实也不一定,就像专家所说,APP偷听在技术上可行,就是对于用户隐私的一个巨大威胁,谁能判定未来的科技技术不会骗过用户,在使用者不知情的状态下自动筛选出有利信息?所以大家的担心并不是毫无道理的。

总觉得自己被“窃听”了?千余款APP被检测,结果令人大吃一惊


那么如何防范就必须要引起大家的注意,我们自己能做的,就是谨慎面对各类APP的权限设定,不要为了方便随手一点,一旦造成信息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对此,大家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出力不讨好   毫无道理   余款   敏感   确实   隐私   权限   担心   现象   成本   专家   时代   数码   用户   手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