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白村医麦元春潜心研究中医,三剂中药缓解老翁痛风

今年58岁的麦元春是茂名电白陈村镇镇东村卫生站乡村医生。他从小立志从医,醉心学习中医药,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四处拜师学艺,研读中医书籍。经过多年临床实践,他总结出一套中医治疗慢性病、疑难病的经验,为广大基层百姓解除病痛。从医20多年来,因技术精湛,医德高尚,麦元春赢得了村民的信赖和赞誉,获评“中国好医生”“广东好医生”称号。

电白村医麦元春潜心研究中医,三剂中药缓解老翁痛风

麦元春正在为村民抓药。


自幼学习中医


麦元春出生于1963年,初次接触中医是在他十岁的时候。当时他的伯父因中毒被送到医院急救,医生说已经不行了,让回到家里。家人四处求医,最后是父亲费了很大精力找到一位民间中医,医生用了两个月让伯父脱离危险,半年时间把伯父治好了。


“这位医生在我家里治病期间,我就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经常会问一些中医的知识。”麦元春告诉记者,初中毕业后,他便四处拜师学艺,学习中医中药。


“那个年代农村生活条件很差,没有电灯,只能在煤油灯下看书。”麦元春说,后来,他拜当地老中医戴凤山为师,并且随师父远赴海南行医。


在海南行医期间,他和师父游走在崎岖的山路间,为当地村民诊治疾病。他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积累了很多诊治经验。


麦元春说,跟着师父在海南多年,更能体会到中医的“简、便、效、廉”,也更加坚信中医能够用最朴素的疗法,惠及广大百姓。


一次在三亚市马岭镇行医途中,一位中年男子突然晕倒在集市。麦元春连忙赶去,仅仅用银针和清凉油施救,就挽回了男子生命。


2006年,因家乡的需要,麦元春回到电白陈村当村医。在卫生站,麦元春把村民当作自己亲人一样,竭尽所能为他们解除病痛。村子2000多户人家,他每户都清楚住处,只要有需要,他都力争及时到达。


善用中药治病


在家乡行医过程中,麦元春发现村民世代靠海为生,湿气较重,又爱吃海味,很多人都不同程度地患上风湿病、高血压、痛风、心脑血管病之类的疾病。为此,麦元春总结出治疗这类疾病的心得,特别是治疗痛风疗效显著。


前几年,村里的陈叔愁容满面找到麦元春,说他70多岁的老父亲陈伯突然脚痛难忍,走不了路,日常生活需要两个人来照顾。麦元春一听,立即背上药箱去了他家,见陈伯两脚又红又肿,躺在床上痛得直叫,一摸还发烫。麦元春诊断其为热痹,也就是痛风,当即开了三剂中药,再用自制的药膏给他敷上。


第二天晚上,陈伯就打电话告诉麦元春,说脚不痛了。服完三剂中药后,陈伯就下地干活去了。


67岁的吴阿姨也是麦元春救治的病人之一。30年前因受到外力冲击,导致胸部受伤疼痛,当时未能及时诊治,现在情况越来越严重。找到麦元春时,吴阿姨精神不振、胃口欠佳,并有高血压、支气管炎、颈椎病和腹部肿胀等问题,走路气喘吁吁的,非常艰难。


服完麦元春开的两剂中药后,吴阿姨连续三天大量排便。第三天她一口气跑来跟麦元春说,整个人都舒服许多,血压也降了下来。后来继续按原方加减进行调治,麦元春还叮嘱她加强营养。一个月时间,吴阿姨的身体很快就得到全面康复。


20多年来,麦元春为很多像陈叔、吴阿姨这样的患者解除疾病困扰,也抢救过不少危重病人。在麦元春的卫生站,墙上挂满了各地患者送的致谢锦旗。


服务村民无悔


看到乡亲对自己的信任,麦元春内心倍感高兴和满足,更是竭尽所能为村民服务。在村里,他每个月都会安排时间去看望老人,了解他们的生活起居,为他们检测血压、血糖,做健康档案。


去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麦元春服从上级安排,负责管理30多名自武汉回乡的居民。他每天早晚为居家人员测体温,并配合镇政府、卫生院工作人员深入重点人员家中,对返乡人员进行宣教。


前后两个月时间,麦元春常常是白天为居家隔离人员和重点人员提供医疗服务和体温监测,晚上还要主动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年人看病,但为了全体村民们的身体健康,他始终无怨无悔。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20多年来,麦元春获得村民的信任和赞誉,也得到了政府的表彰。2016年12月,麦元春入选广东省中医药先进典型人物,也是唯一入选的乡村医生。2017年,麦元春获评“中国好医生”“广东好医生”。


【记者】朱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电白   中药   中医   卫生站   老翁   高血压   伯父   海南   竭尽所能   师父   痛风   村民   阿姨   疾病   医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