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五不盖房,六不搬家,七不出门”,是什么意思

我们国家文化博大精深,民间流传的俗语有时很难理解。因为俗语是人们通过一代代的口传续而来的,所以也就有了误传误解的说法。

像这句俗语“五不盖房,六不搬家,七不出门”,有很多人解释成初五不盖房,初六不搬家,初七不出门。其实这也是种误传误解。

俗话说:“五不盖房,六不搬家,七不出门”,是什么意思

民间俗语都很简练,这句话的五、六、七,并不是指的时间,而是指的年龄。五就是五十岁,六就是六十岁,七就是七十岁。

“五不盖房”,就是说五十岁的人就不要再考虑盖房的事了。一般情况下,五十岁已步入了老年阶段,家庭也基本上已经稳固下来,到了五十岁已经不是奋斗打拼的年龄了,经历了半生的风风雨雨,攀比的心理已不在强烈,过好当下才是更重要的。

在古代科技医学都很落后,五十岁的人也已经是老人了。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条件的改善,人活到五十岁看都很年轻,还正是奋斗的好时候,五十岁的人不盖房已不太适合现在。

“六不搬家”,都是说人到六十岁以后,就不要再考虑搬家的问题了,这和五十不盖房的意思差不多。人到了这个年龄段,身体已经大不如从前,已禁不起这样那样的折腾了。如果突然之间换了一个新的环境,也需要用一段时间去适应。所以到了一定年龄的人更不愿意搬离自己赖以生存的地方。

现在农村为什么有很多的留守老人,不是子女不接,而是他们不愿离开熟悉的地方,也不愿给子女添麻烦。不管处于什么原因,六十岁不搬家也有一定的道理,这句话适合以前,也适合现在。

俗话说:“五不盖房,六不搬家,七不出门”,是什么意思

“七不出门”,不是说七十岁的人不可以出门,意思是不易出远门。

常言道:“人活十古来稀”。民间传说秦始皇的时代曾经有六十活埋的说法,很显然在古代,能活到七十岁的人,很少很少。

现代虽然医疗水平和生活水平都很先进,但活到七十岁这个年龄,已基本上接近了我国寿命的平均年龄。如果出远门有个不慎就得不偿失了。

出门次数多,危险系数就高,如果出门一定要有人跟随照顾,近距离走走还好,但是路途较远的话,还是需要注意的。

俗话说:“五不盖房,六不搬家,七不出门”,是什么意思

其实,俗语就是俗语,也不是没有道理,总之,老人们这句话是告诉我们,人到了年龄一定要量力而为,活好当下,才是更为重要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量力而为   民间传说   添麻烦   赖以生存   简练   俗语   俗话说   误解   子女   道理   说法   年龄   民间   古代   适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